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结肠
  • 8篇溃疡
  • 7篇结肠炎
  • 7篇溃疡性
  • 7篇溃疡性结肠炎
  • 4篇幽门螺
  • 4篇幽门螺杆菌
  • 4篇细胞
  • 4篇螺杆菌
  • 3篇胃炎
  • 3篇肠癌
  • 2篇单核
  • 2篇单核细胞
  • 2篇血清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三联疗法
  • 2篇淋巴
  • 2篇螺杆菌感染
  • 2篇慢性
  • 2篇慢性胃炎

机构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马天恒
  • 10篇吴尚农
  • 7篇王宏刚
  • 7篇谢睿
  • 5篇高成城
  • 5篇严伟
  • 3篇杨晓钟
  • 3篇戴伟杰
  • 3篇周静芳
  • 2篇沈鹏
  • 1篇李倩君
  • 1篇刘业六
  • 1篇王海啸

传媒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胃肠病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严重程度的意义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评估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对判断溃疡性结肠炎(UC)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01~2017-07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就诊的UC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06例不同严重程度的UC患者。依据Truelove-Witt标准,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轻度和中重度UC两组,其中轻度UC为157例,中重度UC为149例。回顾性分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的浓度差异,评价这些指标与UC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单核细胞计数对判断中重度U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轻度UC和中重度UC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重度UC患者的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显著高于轻度UC,而这两组患者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以及淋巴细胞计数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轻度UC相比,中重度UC患者的单核细胞计数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示单核细胞计数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610。当最佳临界值为0.395时,其判断中重度U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6%和75.8%。当ESR、单核细胞计数和CRP三者的乘积取值为36.561时,判断其为中重度UC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8.7%和92.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对于单核细胞计数超过正常高值(0.8×109/L)的UC患者,判断其为中重度UC的风险是轻度UC的3.91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与轻度UC相比,单核细胞计数在中重度UC患者外周血中显著升高。单核细胞计数对判断UC严重程度有一定参考价值。
严伟王宏刚石运涛马天恒谭跃进吴尚农周静芳
关键词:单核细胞计数溃疡性结肠炎特异度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HP)情况及二者关系。方法选取80例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患者作为UC组和80例经电子肠镜检查未见明显结肠病变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同时经13C尿素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比较HP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将UC组患者按病情活动程度及病变范围分组,比较HP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UC组HP感染的阳性率为47.5%,明显低于对照组(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33,P=0.017)。UC患者中,轻度、中度和重度活动组HP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7.9%,34.5%和23.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59,P=0.042);按照病变范围分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09,P=0.447)。结论 UC患者HP感染率低于无明显结肠病变者,UC患者病情越轻HP感染率越高。
马天恒杨晓钟谢睿王宏刚严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幽门螺杆菌
标准三联加益生菌疗法和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8
2014年
目的探讨标准三联加益生菌疗法和铋剂四联方案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对根除率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150例Hp检查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给予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B组:给予四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C组:给予三联疗法;疗程均为10 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以评估Hp根除疗效,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39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A、B、C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78.0%,76.0%,56.0%,按方案(PP)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81.3%,86.4%,59.6%,A、B组ITT和PP根除率均显著高于C组(P<0.05),ITT和PP根除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和C组(33.3%vs 61.4%和55.3%,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标准三联加益生菌疗法和铋剂四联方案均能大大提高Hp根除率,而加用益生菌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谢睿杨晓钟高成城吴尚农马天恒
关键词:益生菌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
血清迁移率蛋白-1、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清迁移率蛋白-1(HMGB-1)、白细胞介素-6(IL-6)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93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有关检查,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分为发生组(35例)与非发生组(5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7例设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HMGB-1、IL-6水平,分析HMGB-1、IL-6在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不同病理下的表达,并对结肠癌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完成相关性分析。结果: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HMGB-1、IL-6与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7、7.112;F=7.135、6.993;t=8.453、7.10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分期、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均为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OR=3.582、1.034、1.24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与血清HMGB-1、IL-6水平呈正相关性(r=0.781、0.683,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血清HMGB-1与IL-6联合测定在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中预测效能高于血清HMGB-1、IL-6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较高,能反映肿瘤直径、分期及类型,加强患者血清HMGB-1、IL-6水平测定能预测淋巴结转移。
左浩刘业六李祥伟马天恒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结肠癌淋巴结转移
尿胰蛋白酶原-2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判断胰尿蛋白酶原-2(尿TPG-2)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价值。方法:比较急性胰腺炎起病4 h内、4~120 h之间以及120 h后尿TPG-2和血清淀粉酶的阳性率,了解尿TPG-2诊断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比较在其他急腹症时,尿TPG-2和血清淀粉酶的阳性率,了解尿TPG-2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特异性。结果:起病4 h内患者75例,蛋白酶原-2阳性51例(68%),血清淀粉酶阳性39例(52%),尿TPG-2阳性率高于血清淀粉酶阳性率(P<0.05)。起病4-120 h之间,患者211例,尿TPG-2阳性204例(96.7%),血清淀粉酶阳性199例(94.3%),尿TPG-2阳性率和血清淀粉酶阳性率之间无差异(P>0.05)。起病120 h之后,患者211例,蛋白酶原-2阳性97例(46.0%),血清淀粉酶阳性62例(29.4%),尿TPG-2阳性率高于血清淀粉酶阳性率(P<0.05)。肠梗阻、胆系结石以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所构成的急腹症45例,尿TPG-2阳性11例(24.4%),血清淀粉酶阳性4例(8.9%),尿TPG-2阳性率和血清淀粉酶阳性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TPG-2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可靠指标,早期与回顾性诊断急性胰腺炎,较血清淀粉酶敏感。
吴尚农马天恒严伟高成城
关键词:血清淀粉酶急性胰腺炎
布拉氏酵母菌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3
2012年
背景: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Hp对抗生素耐药率的升高,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逐年下降。目的:评价布拉氏酵母菌(S.boulardii)联合标准三联疗法根除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35例经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活动性胃炎并经^(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证实Hp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口服克拉霉素500 mg bid+阿莫西林1 g bid+雷贝拉唑10 mg bid+S.boulardii散剂250 mg bid,疗程7 d;B组:前7 d口服S.boulardii散剂250 mg bid,后7 d口服克拉霉素500 mg bid+阿莫西林1 g bid+雷贝拉唑10 mg bid+S.boulardii散剂250 mg bid;C组:口服克拉霉素500 mg bid+阿莫西林1 gbid+雷贝拉唑10 mg bid,疗程7 d。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C-UBT以评估根除疗效。结果:128例患者按方案完成治疗。A、B、C组按意向治疗(ITT)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75.6%、80.0%、62.2%,按方案(PP)分析Hp根除率分别为82.9%、83.7%、63.6%,A、B组PP根除率显著高于C组(P<0.05),ITT根除率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TT和PP根除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39.0%、18.6%对63.6%,P<0.05),B组显著低于A组(P<0.05)。A、B组对药物的耐受程度显著高于C组(P<0.05),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S.boulardii联合标准三联疗法可提高Hp根除率,且安全性较高。
高成城谢睿马天恒吴尚农
关键词:布拉氏酵母菌螺杆菌胃炎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美沙拉秦治疗伴焦虑抑郁状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4年
背景:除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外,精神心理因素亦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评价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美沙拉秦治疗伴焦虑、抑郁状态U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轻、中度活动期UC伴轻、中度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美沙拉秦片3.0 g/d,观察组同时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每日2次,每次1片,疗程8周。以治疗第0天和1、4、8周末为观察点,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1周末起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即显著降低(P<0.01),治疗4周末起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显著降低(P<0.01),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显著增高(P<0.05)。治疗8周末,观察组临床和内镜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间治疗意外症状量表(TES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UC患者,应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美沙拉秦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
谢睿高成城吴尚农严伟马天恒
关键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美沙拉秦焦虑抑郁
冠状病毒相关基因在IBD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与COVID-19患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0年
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肠黏膜的冠状病毒相关基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ACE2)、跨膜丝氨酸蛋白酶2(transmembrane protease serine 2,TMPRSS2)、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 4,DPP4)、氨基肽酶N(aminopeptidase N,ANPEP)]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腹泻发生率,并且利用IBDMDB数据库,分析IBD患者肠黏膜ACE2、TMPRSS2、DPP4、ANPEP的表达差异。结果:COVID-19患者的腹泻发生率为5.8%(136/2350)。与直肠黏膜相比,末端回肠ACE2、TMPRSS2、DPP4、ANPEP的差异表达倍数分别为9.800、0.571、5.318和11.127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4种基因的表达在IBD与非IBD患者中未显示出显著差异(P>0.05)。GO分类显示这些基因都参与了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生物学过程,且各基因之间有相互作用。结论:冠状病毒相关基因(ACE2、TMPRSS2、DPP4、ANPEP)在IBD与非IBD的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推测IBD没有显著增加COVID-19的患病风险。
王宏刚杨晓钟吴尚农戴伟杰马天恒谢睿沈鹏李倩君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肠黏膜
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探讨肠上皮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功能变化
2022年
目的: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挖掘溃疡性结肠炎(UC)结肠黏膜单细胞测序数据,探讨肠上皮细胞在UC中的功能变化。方法:下载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集(GSE150115),分析该数据集中5例UC患者肠黏膜组织10 X Genomics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进行细胞亚群分类、肠上皮细胞识别、细胞间差异基因筛选、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从10个细胞亚群中识别出cluster 5为肠上皮细胞,并筛选出细胞间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在肠上皮细胞中显著差异基因包括PI3、IgG-Fc段结合蛋白(FCGBP)、紧密连接蛋白4(CLDN4)等,其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核苷酸代谢;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结论:肠上皮细胞的核苷酸代谢异常可能参与UC发病,同时可能增加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风险。
沈鹏谢睿马天恒吴尚农戴伟杰王宏刚
关键词:肠上皮细胞神经系统疾病
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54例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根除幽门螺杆菌(Hp)和溃疡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6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标准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观察组54例,给予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电子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Hp根除率明显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溃疡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疗法联合黄连素应用能提高Hp根除率,不良反应轻微,但对溃疡愈合无明显影响。
马天恒吴尚农高成城谢睿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黄连素幽门螺杆菌三联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