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燕

作品数:23 被引量:73H指数:5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预后
  • 7篇细胞
  • 7篇病毒
  • 6篇衰竭
  • 6篇肝炎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细胞
  • 4篇乙型
  • 4篇禽流感
  • 4篇禽流感病
  • 4篇禽流感病毒
  • 4篇流感
  • 4篇肝衰
  • 4篇肝衰竭
  • 4篇TH17
  • 3篇血清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急性肝
  • 3篇功能衰竭
  • 3篇肝功

机构

  • 23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无锡市第五人...

作者

  • 23篇黄燕
  • 20篇甘建和
  • 10篇罗二平
  • 6篇陈丽
  • 6篇黄小平
  • 5篇赵卫峰
  • 4篇朱义玲
  • 4篇孙蔚
  • 3篇牛丹
  • 2篇杨柳
  • 1篇匡玉庭
  • 1篇朱海超
  • 1篇冯婷婷
  • 1篇江敏华
  • 1篇吕胜祥
  • 1篇胡凤霞
  • 1篇王艳
  • 1篇顾静
  • 1篇崔娟娟
  • 1篇纪辉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临床荟萃
  • 1篇祝您健康
  • 1篇肝脏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sAg>3000 IU/mL慢性乙型肝炎非优势人群临床治愈2例报告
2022年
2015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1] 首次提出慢性乙型肝炎(CHB)功能性治愈(临床治愈)的概念,即停止治疗后获得持续的病毒学应答、HBsAg消失、伴ALT恢复正常和肝脏组织学改善。指南明确指出,在治疗过程中,对部分适合的患者应尽可能追求CHB的临床治愈。2019年《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功能性治愈)专家共识》 [2] 总结出核苷(酸)类似物(NUC)序贯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过程中基于HBsAg动态变化的CHB临床治愈路线图,并强烈推荐HBsAg<3000 IU/mL优势人群的治疗方案,但目前针对非优势人群的相关研究证据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两例CHB 且HBsAg>3000 IU/mL非优势人群经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 180 μg/周治疗出现HBsAg转阴,并且在后续PEG-IFNα-2b延长疗程治疗后实现HBsAg血清学转化达到临床治愈的病例,以期临床针对CHB中HBsAg>3000 IU/mL非优势人群的治疗提供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黄燕张琼月罗二平赵卫峰甘建和
关键词:干扰素Α-2B临床治愈
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比值(CC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与胱抑素C比值(CCR)评估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病科住院治疗的130例HBV-ACLF患者(治疗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结局分为生存组(n=87)和死亡组(n=43);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感染组(n=37)和非感染组(n=93)。以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入院当天血常规指标,包括白细胞、血小板、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观察入院当天、住院第5天、第10天、第15天血清肌酐、胱抑素C、血清Alb、PT,计算CC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营养指数(PNI)、CCR5(入院后第5天CCR)、ΔCCR5(入院后第5天CCR-入院当天CCR)、CCR10(入院后第10天CCR)、ΔCCR10(入院后第10天CCR-入院后第5天CCR)、CCR15(入院后第15天CCR)、ΔCCR15(入院后第15天CCR-入院后第10天CCR),比较生存组和死亡组、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上述指标的差异。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CCR对HBV-ACLF死亡事件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 Long检验。结果治疗组基线CCR、NLR、PNI、PT和Alb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入院当天CCR、NLR、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130例HBV-ACLF患者中,有25例处于前期,48例处于早期,32例处于中期,25例处于晚期。各分期HBV-ACLF患者基线CCR、PLR及P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基线ΔCCR5、NL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患者入院第5天、第10天、第15天生存组与死亡组ΔCCR5、CCR10、CCR1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
刘大晴黄燕甘建和
关键词:肌酸酐预后
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3例H7N9禽流感患者(A组)根据临床治疗预后分为治愈(A1)组15例和死亡(A2)组8例,以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B)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前,A组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高于B组[(2.64±1.40)%vs.(0.29±0.21)%](P<0.05)。治疗后,A1组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增高[(6.08±1.70)%vs.(3.26±1.64)%](P<0.05),而Th17细胞百分率较治疗前下降[(2.12±1.28)%vs.(2.76±1.33)%](P<0.05);A2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7N9禽流感患者存在Th17和Treg细胞比例的改变,监测H7N9禽流感患者外周血Th17和Treg细胞指标的变化对评估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朱义玲黄燕张星崔娟娟甘建和
关键词: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新时代背景下传染病学教学的困境及纾解
2022年
近年来,各种新发传染病给全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因此引发了对传染病学教学的深入思考。本文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目前传染病学专业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有针对性地从提升教学地位、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模式、建设教学团队等5个方面提出了纾解策略,为探索提升新时代高校传染病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路径。
黄燕黄小平甘建和赵卫峰罗二平
关键词:传染病学感染病科教学改革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的疗效。方法对7例AILD患者通过外周静脉移植UC-MSCs,分析治疗前后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UC-MSCs治疗后,全部患者饮食、睡眠、体力、疲劳等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ALB、ALT及AST明显好转(P<0.05),TBil、ALP及GGT亦有所改善(P>0.05)。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MSCs治疗可明显减轻AIL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肝功能,且安全性好。
牛丹甘建和罗二平陈丽黄燕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糖皮质激素对HBV相关肝衰竭前期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HBV相关肝衰竭前期患者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住院治疗的HBV相关肝衰竭前期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糖皮质激素治疗组42例,非激素治疗组36例,以同期24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甲强龙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Treg细胞比例的变化。三组均数的比较采用Kruska1-Wallis检验,两两比较采用Man whihaey检验。结果激素组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3.8‰±1.600/0)较治疗前(2.76%±0.73%)明显升高;激素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Treg细胞比例(3.97%±1.59%)较治疗前(2.70%±0.7戳)上调,P值均<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能上调Treg细胞比例,可能是阻断肝衰竭前期患者发生重症化的免疫学机制之一,重视Treg细胞比例检查和监测有助于判断预后。
黄燕甘建和罗二平王晓红陈丽杨柳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肝功能衰竭糖皮质激素
系统性炎症指标预测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指标对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2年7月贵州省铜仁市石阡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救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6例(治疗组),46例患者随访60 d后根据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22例和死亡组24例。收集患者入院后治疗前血常规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小板计数,计算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同时记录生化中肌酐(Cr)、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比较治疗后存活组和死亡组上述指标的差异,观察NLR、PLR、LMR与Cr水平的相关性。以Shapiro-Wilk检验进行正态性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非正态分布的两组计数资料;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影响脓毒性休克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危险因素预测脓毒性休克发生死亡事件的价值。结果: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入院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血小板计数、NLR、PLR、LM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入院当天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CRP在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脓毒性休克患者肌酐水平与NLR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仅有NLR是影响脓毒性休克患者60d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8,P=0.031)。ROC曲线分析发现曲线下面积为0.705(95%CI:0.597-0.812,P=0.001);根据约登指数原则提示NLR预测死亡风险的截断值为16.35(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2.7%),即NLR>16.35时脓毒性休克的死亡率较高。Kaplan-Meier法分析治疗后60天生存预后,结果显示NLR≤16.35组中位生存期显著高�
刘雨萌黄燕唐礼庹俊董有智王雄甘建和
关键词:脓毒性休克预后评估
以AFP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成人Wilson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
2023年
目的探讨以AFP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外显子组捕获和测序患者的致病突变,并对突变前后的蛋白空间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为49岁的中年女性,临床表现为AFP升高,病理表现为肝脏脂肪变性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分析结果显示ATP7B基因突变c.3316G>A和c.2333G>T的复合杂合子,蛋白结构预测分析显示突变c.2333G>T影响ATP7B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和运输,是致病性突变。结论以AFP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成人肝豆状核变性,青霉胺治疗效果确切。
李旋黄燕赵卫峰杨永峰甘建和
关键词:AFP升高ATP7B基因
HEV相关肝衰竭患者CD4^+/CD8^+比值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戊型肝炎病毒(HEV)相关肝功能衰竭患者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计数分别对戊型肝炎病毒相关肝功能衰竭(HEV-LF)患者15例,普通急性戊型肝炎(AHE)患者21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水平进行检测,同时检测TBiL、PTA等指标。15例HEV-LF患者根据预后不同分为好转组与死亡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HEV-LF组与AHE组CD4^+T细胞频数分别为(30.72±11.14)%,(32.61±8.96)%,比健康对照组(37.95±2.0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V-LF组与AHE组CD8^+T细胞频数分别为(31.15±8.69)%,(24.23±7.50)%,比健康对照组(19.14±5.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HEV-LF组与AHE组CD4^+/CD8^+比值分别为(1.06±0.47)、(1.54±0.90),比健康对照组(2.13±0.88)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比值水平降低是HEV-LF组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HEV-LF、AHE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其中CD4^+/CD8^+比值水平降低是HEV-LF组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孙蔚阚延婷黄燕冯婷婷甘建和
关键词:戊型肝炎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
如何读懂“乙肝两对半”报告单
2021年
"乙肝两对半"是健康体检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很多人拿到"乙肝两对半"的报告单时,看到报告单上的加号后会非常恐慌。其实,报告单上并不是所有的加号都是危险信号。"乙肝两对半"的报告究竟应该怎么读?我们常听到的"大三阳""小三阳"又代表哪些含义呢?
朱义玲黄燕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大三阳危险信号报告单小三阳加号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