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新华

作品数:6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民航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空中交通
  • 3篇稳定性
  • 3篇空中交通流量
  • 3篇空中交通流量...
  • 2篇跟驰
  • 2篇跟驰理论
  • 1篇运行系统
  • 1篇跑道
  • 1篇平行跑道
  • 1篇终端区
  • 1篇系统结构
  • 1篇协调控制
  • 1篇决策系统
  • 1篇空管
  • 1篇空管安全
  • 1篇空运
  • 1篇空中交通安全
  • 1篇空中交通管理
  • 1篇基于AGEN...
  • 1篇计算方法

机构

  • 6篇中国民航大学

作者

  • 6篇黎新华
  • 5篇张兆宁
  • 3篇王莉莉
  • 2篇何健生
  • 1篇王一明
  • 1篇张秀辉
  • 1篇卢婷婷
  • 1篇张晓燕
  • 1篇赵玉环
  • 1篇郭爽
  • 1篇刘计民
  • 1篇佐江丽
  • 1篇李冬宾
  • 1篇丁松滨
  • 1篇吴金栋
  • 1篇杜实
  • 1篇聂润兔
  • 1篇蔡明
  • 1篇周鹏
  • 1篇孙畅

传媒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空中交通流运行系统稳定性初探
空域中的航路航线构成航空交通网络,飞机流在航空网络中流动构成了空中交通流运行系统(ATFOS),为保证其安全稳定的高效运行所建立的流量管理系统则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ATFMS)。ATFOS稳定性理论能为我国ATFMS...
黎新华
关键词:运行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跟驰稳定的终端区容量评估方法被引量:12
2009年
终端区已成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瓶颈,它的容量评估直接关系到流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将道路交通的跟驰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引入到空中交通系统容量分析中,首先建立了终端区交通跟驰模型,并对终端区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参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跟驰稳定的终端区容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并量化了管制员和飞行员对终端区容量的影响,所评估出的容量既可以达到又能保证交通的安全稳定,更具有实际价值.
黎新华张兆宁王莉莉
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终端区稳定性跟驰理论
协调决策在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中的应用
决策贯穿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活动的始终,掌握现代决策技术、提高决策能力和效率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重要条件。本文首先探讨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环境特性,然后分析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决策过程中存在的决策和协调问题,最后在对协调决策...
Li Xinhua黎新华Zhang Zhaonin张兆宁He Jiansheng何健生
关键词:航空运输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协调控制决策系统
基于CNS性能的空管安全间隔模型和方法研究
张兆宁王莉莉聂润兔杜实赵玉环丁松滨李冬宾张晓燕张秀辉黎新华吴金栋何健生郭爽卢婷婷刘计民蔡明周鹏孙畅佐江丽王一明
完成著作《飞行间隔安全评估引论》.在著作中,介绍飞行间隔安全评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安全目标水平的确定、RECIH改进模型及应用、基于时间的碰撞风险模型及应用、基于冲突区域和位置误差的概率模型及应用、最小安全间隔计算方法...
关键词:
关键词:平行跑道
基于Agent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结构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ATFM)对于适应飞行量的不断增长、减少延误、充分利用空域和地面资源,具有战略性意义。多Agent具有实时性高、可扩充性好、自治能力强的特点,符合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要求。本文充分考虑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三级结构的特点,把那些具有自主性和智能性、并对系统有重要影响的实体用Agent来实现,基于Agent技术构建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框架,详细阐述了系统工作方式及各分Agent系统的结构;将多Agent应用到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环境适应性和自治性,降低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复杂性,为建设流量管理系统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黎新华张兆宁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多AGENT系统系统结构
基于飞行跟驰模型的纵向安全间隔计算方法被引量:23
2008年
为了精确计算飞机飞行的纵向安全间隔,分析了纵向间隔的影响因素,利用管制员和飞行员的反应时间统一度量人为因素对纵向安全间隔的影响,根据反应时间建立了飞机飞行跟驰模型。通过量化反应时间对纵向安全间隔的影响,提出了考虑反应时间的安全间隔计算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航路飞行阶段,相近飞机的纵向间隔小于3·0km为纵向危险接近,为了保证跟驰飞行安全,纵向间隔最小应为3·6km。可见模型和方法是可行的,能够为飞行间隔标准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张兆宁黎新华王莉莉
关键词:空中交通安全跟驰理论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