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春水
作品数:
7
被引量:3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化学工程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苏志国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
邓继先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
冯小黎
大连理工大学
殷剑宁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肖成祖
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6篇
期刊文章
1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篇
生物学
3篇
化学工程
2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重组大肠杆菌
2篇
肿瘤坏死因子
2篇
微载体
2篇
流加
2篇
坏死因子
2篇
灌注培养
2篇
CHO细胞
2篇
PH
1篇
代谢调控
1篇
蛋白质纯化
1篇
电极
1篇
动力学方程
1篇
动物细胞
1篇
多孔微载体
1篇
血小板
1篇
血小板生成
1篇
血小板生成素
1篇
液相
1篇
人肿瘤坏死因...
1篇
人肿瘤坏死因...
机构
5篇
大连理工大学
5篇
军事医学科学...
1篇
第四军医大学...
1篇
中国科学院化...
作者
7篇
丛春水
5篇
苏志国
5篇
邓继先
1篇
程萱
1篇
殷剑宁
1篇
冯小黎
1篇
肖成祖
传媒
2篇
微生物学杂志
1篇
生物技术
1篇
生物技术通报
1篇
中国生化药物...
1篇
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5篇
1999
1篇
1998
1篇
1997
共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恒pH葡萄糖流加方法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1999年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流加方法──恒pH流加葡萄糖法,用于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肿瘤坏死因子-α。流加后培养液中菌体OD(600)达到9.0,是在LB培养基培养的15倍,而α-肿瘤坏死因子的比活保持(1.05±0.11)×105u/mg,并建立了菌体生长的动力学方程。
丛春水
邓继先
苏志国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动力学方程
高效液相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和对基因重组α-干扰素的纯化
被引量:4
1997年
以硅胶为基质,经表面改性和单克隆抗体固定化,制备了高效液相亲和层析介质。在改性反应中,以γ-缩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改性剂,比较了水相法键合与有机相法键合的硅烷化率。用合成的α干扰素单克隆抗体高效液相亲和介质纯化由大肠杆菌表达的基因重组人α干扰素,层析过程的活性回收率为94%,纯化倍数为79倍,比活为7.94×106IU/mg。
冯小黎
殷剑宁
丛春水
苏志国
关键词:
蛋白质纯化
干扰素
动物细胞的灌注培养方法
被引量:14
1999年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细胞融合技术和杂交瘤技术在细胞中的应用,IFN、EGF、t-pA、UK、EPO等一些高价值的蛋白,相继在动物细胞中表达成功。但是,同传统的微生物细胞培养相比,动物细胞培养存在着细胞倍增时间长、代谢途径复杂、对营养的要求高、对外界环...
丛春水
邓继先
苏志国
关键词:
动物细胞
灌注培养
重组大肠杆菌的分批补料培养方法
被引量:8
1998年
在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菌体的高浓度与外源蛋白的高表达这一矛盾,使得重组菌的比生长速率通常远远低于宿主菌,限制了基因工程菌由实验室规模向工业化规模的转变。要实现重组大肠杆菌的高密度培养,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分批补料流加培养。
丛春水
苏志国
邓继先
关键词:
重组大肠杆菌
分批补料培养
用多孔微载体Cytopore高密度培养CHO工程细胞生产rHEPO
被引量:1
1999年
在2.2Lceligen灌注培养系统中采用Cytopore多孔微载体培养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的细胞C2。细胞密度达到1×107/mL,rHEPO最高可达9.7mg/L。该载体具有表面积高,使用浓度低,便于扩大培养的特点。
丛春水
邓继先
肖成祖
程萱
苏治国
关键词:
多孔微载体
CHO细胞
RHEPO
重组CHO细胞高密度灌注培养生产促血小板生成素
该论文以中国仓鼠卵母(Chinese Hamster Ovary,CHO)工程细胞株为例,以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为目标产物,系统研究了贴壁依赖细胞(Attachment Dependen...
丛春水
关键词:
CHO细胞
代谢调控
灌注培养
微载体培养
促血小板生成素
文献传递
利用pH电极流加葡萄糖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α-肿瘤坏死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7
1999年
应用一种新型的pH电极流加葡萄糖方法,用于培养重组大肠杆菌生产人α肿瘤坏死因子。流加后培养液中菌体OD600达到90,而α肿瘤坏死因子的比活保持105±011×105u/mg。与指数流加方法比较,二者能达到的最大菌体密度相近,而利用pH电极流加葡萄糖更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丛春水
邓继先
苏志国
关键词:
Α肿瘤坏死因子
重组大肠杆菌
流加
PH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