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勇

作品数:8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尿药排泄
  • 4篇排泄
  • 3篇吉奥
  • 3篇LC-MS/...
  • 2篇血药
  • 2篇药代
  • 2篇药代动力学
  • 2篇药浓度
  • 2篇液相
  • 2篇液相色谱
  • 2篇异丙肌苷
  • 2篇质谱
  • 2篇色谱
  • 2篇相色谱
  • 2篇肌苷
  • 2篇甲氨基
  • 2篇二甲氨基
  • 2篇氨基
  • 2篇2-丙醇
  • 2篇丙醇

机构

  • 8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篇于勇
  • 6篇丁黎
  • 3篇刘荷英
  • 3篇储妍
  • 3篇朱贺
  • 2篇孙鲁宁
  • 2篇齐谢敏
  • 1篇文爱东
  • 1篇杜晓琅
  • 1篇杨林
  • 1篇云昌宏
  • 1篇唐立超
  • 1篇丁雯
  • 1篇饶雅琨
  • 1篇黄钦
  • 1篇杨靖

传媒

  • 2篇药学与临床研...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学进展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奥替拉西钾血药和尿药浓度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和药物蓄积性评价被引量:15
2011年
本实验建立了人血浆及尿液中奥替拉西钾(potassium oxonate,Oxo)的LC-MS/MS测定方法,研究单次及多次给药替吉奥胶囊(S-1)后,Oxo在晚期胃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评价多次给药后Oxo在人体内的药物蓄积情况。12名晚期胃癌患者分别按体表面积(BSA)口服S-1:单次给药,受试者于早餐后给药60 mg;多次给药,连续28 d,每天2次,于早餐后给药60 mg;晚餐后给药60 mg(BSA≥1.5 m2)或40 mg(1.25 m2
储妍丁黎刘荷英于勇朱贺孙鲁宁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LC-MS/MS
人尿中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N,N-二甲氨基-2-丙醇的液质联用法测定及尿药排泄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建立分别测定人尿中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N,N-二甲氨基-2-丙醇的液质联用法,考察二者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尿液中的排泄特征。方法:以LC-MS法测定尿样中对乙酰氨基苯甲酸,色谱采用Amethyst C18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25∶75),流速为0.4 mL.min-1;质谱采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选择性离子检测。以LC-MS/MS法测定尿样中N,N-二甲氨基-2-丙醇,色谱采用Hedera CN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5 mmol.L-1醋酸铵水溶液(含0.03%甲酸)(55∶45),流速为0.35 mL.min-1;质谱采用气动辅助电喷雾离子化和正离子多反应检测。10名受试者单次口服异丙肌苷片(1.0 g),测定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N,N-二甲氨基-2-丙醇的尿药排泄参数。结果:对乙酰氨基苯甲酸的尿药浓度在0.202 0~20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7.7%;N,N-二甲氨基-2-丙醇尿药浓度在0.797 8~398.9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大于99.1%。受试者服药后,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N,N-二甲氨基-2-丙醇分别在6和12 h后基本随尿排泄完全,36 h内其平均尿药累积排泄百分率分别为(30.7±5.7)%和(49.0±8.6)%。结论:本法适用于人尿中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N,N-二甲氨基-2-丙醇的测定及其尿药排泄特征研究。
于勇孙鲁宁杜晓琅饶雅琨丁雯丁黎肖慧凤陈益智
关键词:尿药排泄异丙肌苷
不稳定生物样品的前处理
2013年
本文综述了几种不稳定生物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易被酶解的蛋白变性或加入抑制剂使酶失活,易被氧化的加入抗氧剂或衍生化掩蔽不稳定基团,光不稳定的避光操作,易受pH值和温度影响的选择合适条件等,最大程度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黄钦于勇
关键词:酶解光解PH值温度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人血浆中氯马斯汀及其药动学
2011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氯马斯汀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快速测定方法,并研究氯马斯汀注射液在健康中国人体内的单、多剂量药动学特征。方法血浆样品用氢氧化钠碱化并加甲醇沉淀蛋白后,以正己烷提取,采用LC-MS/MS法测定。以0.2%甲酸(含5 mmol·L^(-1)醋酸铵)-甲醇(30:70,V/V)为流动相。采用ESI源在MRM模式下用于定量分析的反应离子对分别为m/z344.2→215.1(氯马斯汀)和m/z275.1→230.1(内标氯苯那敏)。12名健康志愿者单次及多次肌内注射氯马斯汀2mg,评价其药动学特征。结果氯马斯汀在0.02~24μg·L^(-1)内线性良好。氯马斯汀单次给药及多次给药d3后主要药动学参数:ρ_(max)分别为(2.4±1.4),(5.5±0.7)μg·L^(-1);AUC_(0-96)分别为(65±16),(257±33)μg·h·L^(-1);t_(1/2)分别为(40±7),(47±19)h。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测定方法快速灵敏。氯马斯汀注射液的人体药动学特征无性别差异,多次给药后在人体内存在蓄积现象。
齐谢敏杨靖云昌宏于勇丁黎文爱东杨林
关键词:氯马斯汀串联质谱法
异丙肌苷片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于勇
关键词:异丙肌苷肌苷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洛哌丁胺胶囊在健康中国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洛哌丁胺的HPLC-MS/MS测定方法,研究洛哌丁胺在健康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10名健康受试者口服易蒙停(洛哌丁胺胶囊)4mg后,采用HPLC-MS/MS测定其血浆药物浓度,并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洛哌丁胺在10.50~3150p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10.50pg.mL-1。洛哌丁胺血药达峰浓度为(927±354)pg.mL-1,达峰时间为(3.0±1.2)h,AUC0~72h为(15487±4242)pg.h.mL-1,消除半衰期为(19.1±4.9)h。结论:洛哌丁胺在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与文献报道的其在德国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基本一致,但与其在韩国人体内的药动学参数有明显的差异。
唐立超齐谢敏于勇朱贺丁黎
关键词:洛哌丁胺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尿液中5-氟尿嘧啶和吉美嘧啶浓度及其尿药排泄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建立5-氟尿嘧啶和吉美嘧啶尿药浓度的LC-MS/MS同时测定方法,研究胃癌患者口服替吉奥胶囊后其活性代谢物5-氟尿嘧啶和增效剂吉美嘧啶的人体尿药排泄特征。方法:尿液样品酸化后用异丙醇-乙酸乙酯(15∶85)提取,采用HederaODS-2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01%的乙酸水溶液(35∶65);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和负离子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6名胃癌患者单次口服替吉奥胶囊60mg后,测定尿药浓度,评价其尿药排泄特征。结果:5-氟尿嘧啶和吉美嘧啶的最低定量下限分别为0.15μg·mL-1和0.10μg·mL-1;高、中、低浓度的日间与日内精密度均小于15%。6名胃癌患者单次口服替吉奥胶囊后尿液中5-氟尿嘧啶和吉美嘧啶的平均累积排泄率分别为4.9%和18.1%。结论: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适用于尿药排泄研究。
刘荷英储妍于勇丁黎
关键词:5-氟尿嘧啶LC-MS/MS尿药排泄
替吉奥胶囊在晚期胃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研究单次及多次给药后替吉奥胶囊在晚期胃癌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12名晚期胃癌患者,单次给药时口服60 mg;多次给药时100 mg.d 1或120 mg.d 1,连续服药28天。单次给药后替加氟、5-氟尿嘧啶、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和尿嘧啶的Cmax分别为(2207±545)、(220.0±68.2)、(374.9±103.0)、(110.5±100.8)和(831.1±199.9)ng.mL 1;t1/2分别为(11.8±3.8)、(4.4±3.3)、(7.8±5.1)、(3.1±0.9)和(8.8±4.1)h;多剂量连续给药6天后平均稳态血药浓度(Cav)分别为(2 425±1 172)、(73.88±18.88)、(162.6±70.8)、(36.89±29.35)和(435.3±141.0)ng.mL 1。48 h内替加氟、5-氟尿嘧啶、吉美嘧啶和奥替拉西钾的尿药累积排泄率分别为(4.2±2.8)%、(4.7±1.6)%、(18.5±6.0)%和(1.7±1.2)%。多次给药过程中替加氟有一定的蓄积现象,5-氟尿嘧啶、吉美嘧啶、奥替拉西钾和尿嘧啶均无蓄积现象。
刘荷英丁黎于勇储妍朱贺
关键词:尿药排泄LC-MS/MS替加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