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举
- 作品数:32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吉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一个商品拜物教的神话——读《马克思的外套》被引量:1
- 2011年
- 商品拜物教把人的社会关系"物化"和抽象化,掩盖了"物"的人本属性。揭开商品拜物教的迷雾在于:其一,反思"体面生活"。"体面生活"社会认同体系通过控制物的符号意义使个体的自我建构失去了主体性。其二,找回"物"的历史记忆价值。市场交换价值与个体特殊的历史记忆价值的二律背反关系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无人性逻辑。反思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逻辑不是重温"自然经济"的温情主义,而是在资本的夹缝中寻求人的自由和解放。
- 刘举
-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历史记忆
-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个体精神生活困境及其重构被引量:2
- 2016年
- 作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文化消费已成为当代个体寻求精神自我的重要策略。然而,在拜物教思维境遇中,个体的文化建构却局限在自我意识层面,并难以摆脱文化资本逻辑的束缚。在颠覆传统并向商品化、休闲化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表现出了活力和丰富性,但其后现代特点却又使精神生活失去根基并走向虚无主义。因此,个体在秉持精神独立的同时必须摆脱与传统、他者之间的对立偏见,从民族视角出发为大众文化注入公共内涵、传统意蕴与形上精神。
- 李威娜刘举
- 关键词:大众文化文化消费社会批判
- 消费语境下的身体解放与审美救赎
- 2011年
- 消费语境下,"感性身体"所进行的主体建构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消费主义释放了身体的欲望,却用细化的欲望生产和审美诉求使身体异化为对商品的依赖。因此,身体的解放是一项未尽的事业。马克思"实践身体观"的社会性、生产性将身体从"形象"中拯救出来,最终使身体生产向健康、自然、未来敞开。
- 刘举
- 关键词:审美
- 伦理文化的“物化”与精神生活的失落
- 2013年
- 现代伦理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理性主义。它使以情感关系为根基建立的集体型、情感型的伦理文化被以利益关系为中心的个体型、契约型的伦理文化所取代。物与物之间的抽象利益关系统治着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所以对那个剥离了人类生活具体语境的抽象伦理的批判构成了现代伦理学自我反思的重要内容。伦理文化的物化使现代人不得不独立经营并操劳于复杂的世俗伦理之中。现代人若想重新照亮人类的精神世界,就必须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建构一种相互承认的社会伦理关系。
- 刘举
- 关键词:伦理文化现代性批判
- 外语教育中的价值观渗透与文化信仰培育探析被引量:2
- 2015年
- 长期以来,基础外语教育的育人功能仅局限于知识论视域之内,而忽视了背后隐藏着的文化批判与价值观塑造功能。在全球化语境下,注重文化教学与交际能力培养的外语教育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价值观传播,这也对语言教学的价值中立观点提出了挑战。西方的价值观还通过网络媒体、国际交流、文化商品输出等渠道对中学师生进行渗透,导致他们难以客观公正地审视东西方文化及价值观的差异性。笔者认为,在外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必须主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评价能力和文化批判意识,在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同时肩负起价值观德育建设和中外文化平等交流的任务。
- 吴冬刘举
- 关键词:外语教育价值观文化信仰德育
- 批判与重构:资本的社会化变革与生态建设被引量:2
- 2014年
- 生态问题是在"人化自然"过程中产生的,这种不和谐不仅反映了入与自然之间的对立,也反映了人类社会超越自然界的悖论。现代资本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忽视了人类发展的社会效益乃至生态效益。生态的资本化加剧了生态恶化,也从侧面反映了生态政治中的民主、平等和社会矛盾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也辩证地考察了资本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两极对立的机械思维方式。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尝试资本的社会化变革有利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 刘举
- 关键词:人化自然生态问题
- 历史解释的界限——韦伯对庸俗唯物主义者“经济决定论”的批判被引量:2
- 2015年
- 第二国际庸俗唯物主义者们的"经济决定论"具有一元论、还原论等特点,以及自然主义倾向。韦伯从价值中立立场出发,认为庸俗唯物主义者把"价值与事实"、"形式与实质"、"观察者与行动者"混淆在一起,超出了历史解释的界限。其实质是对"经济决定论"的方法论批判。但其因果多元论亦没能走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困境,在追求历史解释客观性的同时无法致力于道德关注和社会历史总体性逻辑构建。马克思的实践观和辩证法或许能成为历史唯物主义"正名"的钥匙。
- 刘举庞立生
- 关键词:经济决定论方法论批判辩证法
- 消费社会的物化处境及其现代性批判被引量:7
- 2013年
- 消费社会的物化逻辑不但演绎了物质世界的社会关系,也折射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命运。物化逻辑以社会符号系统的方式渗透到日常生活之中,使欲望释放的自由个性成为一种需求幻象。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当代视阈,持续不断地揭露和反思物化处境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超越消费社会的意识幻象,引导时代精神的文明转换,依然是现时代面临的严峻挑战和紧迫任务。
- 庞立生刘举
- 关键词:消费社会公共理性
- 性与秦汉社会
- 性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对社会发展、民族振兴有很大影响,而且与个人幸福、家庭和睦息息相关。但由于长期以来性禁锢、性封闭的影响,这个领域鲜有涉足者。伴随着近年来社会学研究的兴起,社会史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本...
- 刘举
- 关键词:秦汉社会性学社会学婚姻家庭社会风俗
- 批判与妥协:消费时代的美学态度被引量:1
- 2011年
- "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成为20世纪以来美学研究的时尚话语,所谓当代的美学转向,首先是美学在"解构与重建"的双重压力下的一种态度选择。消费时代大众文化凯歌高奏,审美泛化促成了审美与生活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但随之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消费时代的美学在妥协于日常生活中感性的欢乐解放的同时,更应坚守意义维度的批判与超拔。
- 辛子刘举
- 关键词:传统美学中国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