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会娟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氢溴酸东莨菪...
  • 2篇注射
  • 2篇莨菪
  • 2篇莨菪碱
  • 2篇下注
  • 2篇角膜
  • 2篇干眼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眼表
  • 1篇移植物
  • 1篇移植物存活
  • 1篇皮下
  • 1篇皮下注射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刺激
  • 1篇细胞移植
  • 1篇细胞因子
  • 1篇膜下
  • 1篇结膜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会娟
  • 2篇李斐
  • 2篇赵少贞
  • 2篇张琰
  • 1篇茹玉莎
  • 1篇黄悦

传媒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结膜下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角膜移植物生存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背景 间充质干细胞(MSCs)已用于多种器官移植抗排斥反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鼠尾静脉注射MSCs可延长大鼠角膜植片的存活时间,但治疗时MSCs的需求量较大且存在一定的全身不良反应.眼局部应用MSCs是否能够替代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全身治疗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结膜下注射骨髓MSCs对大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从清洁级Wistar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中分离获得MSCs进行培养和传代,以体外成骨细胞分化和脂肪细胞分化法进行鉴定,取第3代MSCs用于实验.将20只Wistar大鼠双眼角膜作为角膜供体植片,40只Lewis大鼠右眼作为受体植床,行同种异体穿透角膜移植术.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受体大鼠分为PBS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另取6只正常Lewis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MSCs治疗组大鼠分别于角膜移植术后即刻和第3天结膜下注射含2×106 MSCs的PBS 0.1 ml,PBS对照组大鼠以同样的方法仅给予等容积PBS.各组大鼠术后每天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植片的混浊、水肿和新生血管情况,并按角膜植片排斥反应标准进行评分.于术后第10天分别处死PBS对照组和MSCs治疗组各12只大鼠,取出术眼角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Th1细胞相关炎性因子γ干扰素(IFN-γ)mRNA和白细胞介素-2(IL-2)mRNA及Th2细胞相关炎性因子IL-4 mRNA和IL-10 mRNA在角膜中的相对表达量;采用ELISA法检测角膜组织中Th2细胞相关因子IL-4和IL-10蛋白的质量浓度. 结果 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成骨细胞分化的细胞茜素红染色呈橘黄色,脂肪细胞分化的细胞油红O染色呈红色,证实为MSCs.角膜移植术后MSCs治疗组角膜植片存活时间为(11.8±1.6)d,长于PBS对照组的(9.6±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MSCs治疗组大鼠角膜植片中IFN-γmRNA、I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PBS对照组下降,但2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李斐张琰茹玉莎刘会娟赵少贞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Γ干扰素LEWIS大鼠
α-黑素细胞刺激素对东莨菪碱诱导的大鼠干眼眼表的保护作用
研究背景干眼是一种泪液和眼表的多因素性疾病,可引起眼部不适、视觉障碍、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并伴有泪液渗透性升高和眼表炎症,是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既往的研究已经表明炎症在干眼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抑制炎症对...
刘会娟
关键词:干眼氢溴酸东莨菪碱Α-黑素细胞刺激素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大鼠干眼模型的建立及其角膜神经的改变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通过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大鼠干眼模型,并对其眼表病理及角膜神经改变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6周龄Wistar健康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高(H)、中(M)、低(L)剂量组和对照(C)组,每组各8只,H、M、L组皮下注射东莨菪碱,剂量分别为6 mg·mL-1、4 mg·mL-1、2 mg·mL-1,C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用药后0 d、7 d、14 d、21 d、28 d对各组大鼠行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及泪液蕨类试验分析。用药后28 d时,处死大鼠取整个眼球,石蜡切片后行HE及PAS染色;其余眼取角膜行Real-time PCR及神经氯化金染色。结果 H组大鼠在用药后7 d即出现BUT缩短为(6.800±1.033)s,与C组(9.111±1.269)s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H组较L组缩短(P<0.05)。14 d时,H、M、L组的BUT分别为(5.200±0.632)s、(7.200±0.789)s和(9.000±0.816)s,短于C组(10.222±1.30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L、M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随着时间延长,H、M、L组的BUT进一步缩短。用药后21 d、28 d,除21 d时L组与C组、H组与M组差异无统计意义(均为P>0.05)外,余组间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用药后7 d,H组、M组出现少量角膜上皮细点状荧光素钠着色,并随实验进程角膜上皮染色分级逐渐加重。用药后14 d,H组、M组的泪液分泌开始减少,分别为(5.200±0.978)mm、(6.350±1.528)mm,分别与C组(7.944±1.130)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1 d,各组的泪液分泌量略有增加;用药后28 d,H组、M组的泪液分泌量分别为(4.900±1.075)mm、(5.650±0.747)mm,较C组(7.600±1.600)mm显著减少(均为P<0.01)。而L组的泪液分泌量在各时点均较C组无明显减少(均为P>0.05)。泪液蕨类试验显示,H、M、L组泪液蕨类物结晶数量减少,分支减少,形态不完整,其中H组改变最明显。HE染色显示,H、M、L组角膜上
刘会娟黄悦张琰李斐赵少贞
关键词:干眼动物模型氢溴酸东莨菪碱皮下注射角膜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