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华
- 作品数:157 被引量:488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土家族杰出的女故事家孙家香被引量:3
- 1999年
- 刘守华
- 关键词:土家族故事家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文艺学故事类型
- 谈《卜起传》故事原型及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中国唐宋典籍中 ,载有一士人由中原去南方赴任为官 ,途中被贼人所害 ,儿子长大后为父报仇的故事。其内涵丰厚 ,情节曲折 ,影响深远 。
- 刘守华
- 关键词:故事原型宋代民间故事唐代
- 珍爱“非遗” 加强“活态保护”
- 2012年
- 人类历史跨人新世纪,文化遗产倍受珍视。由保护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成锐不可挡的世界文化潮流。中国于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2005年开始强劲实施保护“非遗”的宏伟文化工程,设立了“文化遗产日”,通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2008年起评审通过国家名录“非遗”代表作1218项,建构了从地方到国家的三级名录体系,以及科学保护工作制度,在全社会初步形成珍爱“非遗”的共识。
- 刘守华
- 关键词:活态保护文化遗产日文化潮流国际公约文化工程
- 对推进荆楚文化研究的一点意见——重视荆楚地区帝王将相文化的研究与借鉴
- 2015年
- 2014年末,“弘扬荆楚文化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与会的代表围绕主题发表了真知灼见,对于湖北省全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著名教授刘守华老师在会上发言提出应重视荆楚地区帝王将相文化的研究,做到古为今用吸取借鉴,丰富荆楚文化研究的内涵。在此,编者将刘守华老师的发言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 刘守华
- 关键词:荆楚文化汉光武帝
- 追故事的乐趣——写在《刘守华故事学文集》出版之际
- 2022年
- 《刘守华故事学文集(十卷本)》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作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一流学科的代表性成果之一,2022年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收录了笔者已出版的11部著作(字数约460万字)。其中五部著作获得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部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花奖。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文章的启迪,笔者以“追故事的乐趣”为题来发表这部文集的出版感言。笔者把1956年在《民间文学》杂志发表的《慎重地对待民间故事的整理编写工作》一文,作为自己投身以民间故事为主的民间文艺学研究的起点。60多年来,笔者深深地为中国民间故事所吸引,不倦追求,紧跟时代潮流,坚持“个人兴趣、教师职业和社会责任”三位一体的学术人生理想,在党的民间文化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引领下,为中国本土材料的发掘和中国故事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应有贡献。
- 刘守华
-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引量:37
- 2006年
- 我国于2003年启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抢救与保护工程,2004年中国政府签字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近年正以强劲势头实施这一宏伟文化工程。本文就这一工程中的文化生态建设,按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项目的生存状况,分别阐述了相关文化生态的保护、修复和重建问题,提示人们应将文化生态建设置于保护工程的重要位置,着力实现“活水养活鱼”的科学目标。
- 刘守华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
- 中国民间故事的艺术世界被引量:9
- 2002年
- 本文运用现代民间文艺学中的母题、类型分析方法 ,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口头与书面形态 ,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跨文化比较与源流探寻等分别进行个案解析 ,体现出微观与宏观审视的结合 。
- 刘守华
- 关键词:民间故事艺术世界
- 两姐妹与蛇丈夫──“蛇郎”故事的中华文化特色被引量:13
- 2001年
- “蛇郎”是一个覆盖欧亚土陆,以它的奇光异彩与丰富内涵为世界所注目的幻想故事。中国“蛇郎”围绕两姐妹之间的冲突来编织故事,象征男人命运在发生戏剧性转变过程中所引起的婚姻纠葛,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台湾高山族的“蛇郎君”和祖国大陆同型故事形态惊人相似,有力地显示出它们共同的民俗文化根基。
- 刘守华
- 关键词:民间故事民俗文化民间文学研究
- 伯牙、子期传说的文化解读被引量:3
- 2013年
- 有关俞伯牙、钟子期在汉阳江口偶遇,以一曲"高山流水"结成知音的传说故事世代相传,千古不衰。这一传说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省级名录之中彰显于世。其精妙的音乐艺术,诚信纯真的友情,脍炙人口的知音佳话,既是荆楚历史文化的辉煌一角,也是当今滋润大众心田,促进中国和谐社会乃至和谐世界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 刘守华
- 关键词:知音伯牙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被引量:2
- 2008年
-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保护名录,正日益受到国人的重视。以神圣与世俗的交替这一新视角来考察这些传统节日的文化特质,需强调指出的是,既要在民众节日活动中保持传统节日固有的神圣性,使其合理文化内核或文化基因得以延续,不可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同时也须防止那些迷信愚昧活动的蔓延。
- 刘守华
- 关键词:传统节日神圣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