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惠珍

作品数:8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卫生局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肝炎
  • 5篇病毒
  • 3篇蛋白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抗体
  • 3篇病毒性
  • 2篇毒性
  • 2篇铁蛋白
  • 2篇转铁蛋白
  • 2篇HCV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病毒性乙型肝...
  • 2篇补体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蛋白类
  • 1篇蛋白酶
  • 1篇毒性肝炎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性病防...

作者

  • 8篇刘惠珍
  • 7篇闵福援
  • 2篇汪俊韬
  • 2篇刘毅
  • 2篇李群辉
  • 2篇胡翔鹄
  • 2篇王健
  • 2篇王忠
  • 2篇王忠
  • 1篇赵春惠
  • 1篇骆抗先
  • 1篇李秀惠
  • 1篇杨建国
  • 1篇贺丽香
  • 1篇佟宣
  • 1篇闫惠萍
  • 1篇丁惠国
  • 1篇闵佳

传媒

  • 1篇中国性病艾滋...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2004年肝...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1
  • 3篇1999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C3、Tf、a1-AT的检测及意义
机体很多蛋白由肝脏合成,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其合成蛋白的功能必然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3(C3)、转铁蛋白(Tf)、a1抗胰蛋白酶(a1-AT)含量的变化与肝脏损伤之间的关系.
王忠刘毅闵福援刘惠珍
关键词:乙型肝炎补体肝脏损伤转铁蛋白
文献传递
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补体C_3、转铁蛋白、α_1-抗胰蛋白酶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中补体C3(C3)、转铁蛋白(Tf)、α1-抗胰蛋白酶(α1-AT)含量的变化与肝脏损伤之间的关系。将患者分为急肝组(AH)、慢肝组(CH)、肝硬化组(LC)和肝癌组(HCC)。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其结果为:C3各肝病组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下降(P<0.05);AH组、CH组和HCC组均高于L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Tf:各肝病组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都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AH组和CH组分别高于LC组、HCC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α1-AT:AH组和HCC组高于对照组(P<0.01);HCC组高于CH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C3、Tf、α1-AT含量,对监测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和肝炎的进程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王忠刘毅闵福援刘惠珍
关键词:乙型肝炎补体C3转铁蛋白Α1-抗胰蛋白酶
特异、快速、简便、经济的淋病检测试剂盒的研制被引量:1
1999年
本研究成功地制备了多株淋球菌主要外膜蛋白的单抗,并以胶体金标记。制备兔抗外膜蛋白多抗。在硝酸纤维素膜条上打点包被多抗,加经处理的被检样品和胶体金标记的单抗,直接显色。与细菌培养法一同检测标本312例,两法检测结果符合率力99.36%。结果表明两者特异性、灵敏度基本一致,本试剂稳定性、重复性好,且操作简便,不用仪器,15分钟内即可得到结果。本研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适用于快速临床检测。
闵福援王健胡翔鸪刘惠刘惠珍高清荣刘汝生佟宣王忠张琴
关键词:淋球菌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剂盒淋病
HCVE2/NS1相对保守区多肽体外诱导慢丙肝患者PBMC增殖反应的研究
1999年
为了解HCV感染后细胞免疫在其中的作用,对31例慢丙肝及20例正常献血员以MTT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对HCVE2/NS1相对保守区多肽抗原及C22、NS5的增殖反应。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慢性丙型肝炎患者PBMC对HCVC22、E2/NS1抗原有明显的增殖反应(P<005),而对NS5无明显增殖,其中以C22抗原性最强。作者认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存在针对与HCV相关抗原的细胞免疫,这种细胞免疫不能消除HCV感染,而且与疾病的状态无关。
李群辉胡翔鹄闵福援刘惠珍杨建国汪俊韬
关键词:丙型肝炎PBMC
丙型肝炎病毒(HCV)E2/NS1相对保守区多肽抗原在检测抗-HCV抗体中的意义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研究(HCV)E2/NS1相对保守区多肽抗原在检测抗-HCV中的意义。方法利用HCVE2/NS1基因编码的膜区糖蛋白合成E2/NS1相对保守区多肽抗原,建立酶免疫试验(EIA),对96例HCV感染者及40例正常献血员进行抗HCVE2/NS1抗体的检测,同时平行检测HCVRNA和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抗HCVE2/NS1在HCV感染者的检出率为41.67%,其中急性丙型肝炎为13.55%,慢性丙型肝炎为25.04%,无症状感染者为2.08%;正常献血员中发现3例抗HCVE2/NS1抗体弱阳性,而HCVRNA阴性;对抗HCVE2/NS1与HCVRNA比较,两者的共同阳性率为62.5%,抗HCVE2/NS1与HCVRNA具有相关性;在抗HCVE2/NS1阳性的急慢性患者中ALT值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急性比慢性高;抗HCVE2/NS1与RNA共同阳性率中慢性感染明显高于急性感染。结论抗HCVE2/NS1阳性同时也有病毒核酸存在,但抗HCVE2/NS1相对保守区抗体可能有一定的中和作用,这种体液免疫在清除HCV感染中有一定的作用,抗HCVE2/NS1相对保守区抗体是否就是中和抗体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李群辉胡翔鹄闵福援刘惠珍汪俊韬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中和抗体HCV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特种蛋白的检测及意义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急性期血清特种蛋白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SARS急性期组:本院临床诊断为SARS,发病后5 d内患者42例。正常对照组:体检健康成年人30名。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C3)、补体C4(C4)、C反应蛋白(CRP)、al酸性糖蛋白(al-AG)、al抗胰蛋白酶(al-AT)、转铁蛋白(TRF)、铜蓝蛋白(CER)的浓度。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中CRP、al-AG、al-AT明显升高(P<0.01);TRF明显降低(P<0.01);CER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补体中C3水平降低(P<0.01);C4水平升高(P<0.01)。免疫球蛋白中IgG、IgA、IgM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ARS急性期患者血清中特种蛋白的浓度变化有一定的规律。在SARS急性期联合检测CRP、al-AG、TRF,对急性期SARS患者炎症的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忠刘惠珍闵福援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急性期免疫球蛋白类
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研究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GH-IGF轴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8例,其中急性重型2例,亚急性重型5例,慢性重型11例;正常对照20例。ELISA法测定血清GH、IGF-1、IGFBP1及IGFBP3,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常规方法测定肝脏生物化学指标。结果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GF-1、IGFBP3水平明显降低 [(5.5± 6.2)μg/ml对 (17 ±70)μg/ml, (2.4±1.3) μg/ml对(9.4± 1.7), P< 0.001]。 GH、IGFBP1水平增高[(9.1±12.4)ng/ml对(16±2.4)ng/ml,P<0.05;(679±50.2)ng/ml对(45.8±33.l)ng/ml, P<0.01)]。血清IGF-1与IGFBP3呈正相关(r=0.91, P<0.001); IGF-1降低与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0.001)。IGF-1<10μg/ml,预测死亡的符合率为90%;IGF-1>10μg/ml,预测存活的符合率为89.5%。结论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GH-IGF轴发生显著异常变化,GH增高与IGF-1水平降低相矛盾。
闵佳丁惠国闫惠萍贺丽香刘惠珍赵春惠
关键词:重型肝炎预后
乙型肝炎病毒前S_1抗原及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4
1997年
用合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肽及其免疫抗体制备的试剂,检测19例急性、10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前S1抗原和抗体。结果:前S1抗原及抗体的阳性率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84.2%和89.5%,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为25.0%和84.2%。前S1抗原在血清学表达上与HBVDNA、HBeAg的阳性符合率分别高达89.3%和87.5%。前S1抗体与抗HBs在体内有明显相伴随关系。提示:前S1蛋白是HBV在体内复制的可靠标志,而前S1抗体反映疾病的恢复和病毒的清除。
刘惠珍闵福援王健李秀惠黄己实骆抗先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