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英杰

作品数:77 被引量:11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7篇原虫
  • 47篇疟原虫
  • 29篇约氏疟原虫
  • 17篇免疫
  • 16篇细胞
  • 11篇再感染
  • 11篇疟疾
  • 10篇小鼠
  • 9篇传播阻断
  • 8篇氧化氮
  • 8篇一氧化氮
  • 8篇疫苗
  • 8篇免疫应答
  • 7篇吸虫
  • 7篇伯氏疟原虫
  • 6篇原虫感染
  • 6篇疟原虫感染
  • 6篇免疫调节
  • 6篇根治性
  • 6篇根治性治疗

机构

  • 77篇中国医科大学
  • 5篇佳木斯大学
  • 3篇沈阳医学院
  • 3篇沈阳军区总医...
  • 3篇沈阳市传染病...
  • 3篇沈阳市卫生防...
  • 3篇沈阳医学院附...
  • 2篇辽宁医学院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大理学院
  • 1篇大理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沈阳市疾病预...
  • 1篇辽宁省疾病预...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国中化集团...
  • 1篇沈阳市沈河区...
  • 1篇沈阳市和平区...
  • 1篇沈阳市第四人...

作者

  • 77篇刘英杰
  • 48篇曹雅明
  • 26篇刘军
  • 17篇王继春
  • 11篇陈光
  • 11篇郑丽
  • 11篇冯辉
  • 9篇罗恩杰
  • 9篇潘艳艳
  • 8篇李莹
  • 8篇朱晓彤
  • 7篇阎建忠
  • 5篇安春丽
  • 4篇王海鹏
  • 4篇邓立军
  • 4篇李冬梅
  • 4篇马世红
  • 4篇单风平
  • 4篇张守平
  • 4篇郭生玉

传媒

  • 14篇中国人兽共患...
  • 10篇中国人兽共患...
  • 8篇中国医科大学...
  • 8篇微生物学杂志
  • 8篇寄生虫与医学...
  • 6篇中国病原生物...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4篇中国寄生虫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中国海洋药物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日本医学介绍
  • 1篇实用寄生虫病...
  • 1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 9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8
  • 15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10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1
  • 4篇1990
  • 1篇1989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病人血清及瘤组织中β-葡萄糖醛酸酶同步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索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病人体内 β-葡萄糖醛酸酶 (β- glucuronidase,β- G)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nzym e- linked imm unsorbent assay,EL ISA)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13例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 β- G进行同步测定 ,并对其中 3例进行了免疫电镜研究。结果 :β- G在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患者血清及瘤组织中均呈明显表达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对 β- G进行机能学与形态学的联合检测 。
张弘郑锐杨波胡静许斌贺书涛于安民刘英杰
关键词:非何杰金恶性淋巴瘤Β-葡萄糖醛酸酶免疫电镜
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2005年
目的:探讨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小鼠免疫应答的差异性。方法:约氏疟原虫腹腔感染DBA/2、BALB/c和C57BL/6小鼠,制备薄血膜,姬姆萨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通过ELISA和Griess实验分别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感染第3d之后,DBA/2小鼠的虫体血症水平显著低于BALB/c和C57BL/6小鼠;将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PRBC)和脂多糖(LPS)或IFN-γ分别与3种感染第3d小鼠脾细胞共同培养后,DBA/2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FN-γ和NO水平明显高于BALB/c和C57BL/6小鼠。结论:约氏疟原虫感染早期,不同遗传背景小鼠在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的建立和巨噬细胞活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刘军刘英杰汪绍伯曹雅明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小鼠TH1免疫应答
伯氏疟原虫感染早期的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疟疾感染早期根治性治疗对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用伯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d进行再感染。通过吉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0d)和再感染后(1、3、5d)不同时间点脾T细胞中活化性T细胞百分含量,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TNF-α、IL-4和IL-10水平。结果同源疟原虫再感染后,根治性治疗小鼠仅出现短暂的低水平虫体血症;再感染后第1~5天活化性T细胞百分率持续升高。IFN-γ于再感染后第1天即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第3天达到峰值水平,与此同时,TNF-α和IL-10水平也开始出现有意义的升高,但IL-4的升高出现在再感染后的第5天。结论疟疾感染早期的根治性治疗并不影响宿主在再感染时产生有效的细胞免疫应答,CD4+Th1应答反应也是抵御疟疾再感染的关键因素之一。
刘英杰李莹潘艳艳冯辉刘军曹雅明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根治性治疗再感染细胞免疫应答
实验观察伯氏疟原虫再感染对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疟疾再感染对免疫记忆形成的影响。方法用伯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感染后3 d进行根治性治疗,并于初次感染后90 d进行再感染。通过姬姆萨薄血膜染色法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再感染前(0 d)和再感染后(1、3、5 d)不同时间点脾细胞中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百分率。结果再感染前小鼠脾细胞中记忆性T、B细胞百分率均略高于正常鼠;再感染后,小鼠仅出现短暂的低水平原虫血症,记忆性T、B细胞百分率分别于再感染后第1 d和第3 d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但再感染后第5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疟疾再感染可促进免疫记忆的产生,但高水平的免疫记忆不能持久存在。
刘英杰李莹潘艳艳朱晓彤刘军曹雅明
关键词:伯氏疟原虫再感染记忆性T细胞
斑须按蚊唾液腺中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活性动态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斑须按蚊生长、发育过程唾液腺中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的活性动态。方法 应用体外雄配子体出丝分析方法 ,检测雌性斑须按蚊羽化后、吸血及产卵前后唾液腺中疟原虫配子体激活因子对柏氏疟原虫雄配子体出丝诱导活性的变化。结果 羽化后未吸血组斑须按蚊唾液腺配子体激活因子活性与按蚊生长、发育呈同步变化 ;吸血后未产卵组按蚊唾液腺抽提物的配子体激活因子活性在吸血后显著下降 ,吸血后第 8天恢复到吸血前水平 ;而吸血后产卵组按蚊唾液腺抽提物的配子体激活因子活性在吸血后第 4天恢复到吸血前水平。结论 吸血后斑须按蚊唾液腺配子体激活因子的消长与按蚊产卵相关。
王继春安春丽罗恩杰刘英杰
关键词:唾液腺疟原虫
间日疟原虫中国湖北分离株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8的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03年
从间日疟原虫感染患者血样制备的干滤纸片中提取寄生虫基因组DNA ,以实验室Sall株的Pvs2 8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 ,以各分离株基因组DNA为模板 ,采用PCR技术扩增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 8基因全长 ,其大小为 6 96Bp的片段 ,将PCR产物直接测序。所获得的序列用MacVector软件分析并以Sall株为标准进行突变比较。结果表明 ,该Pvs2 8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共存在两种突变形式 ,即 3个点突变与 5~ 7个不同数目的重复片段。点突变情况与我们以前的研究相同 ,但重复片段数目 5和 7与以前报道有差异。本文是对我国间日疟原虫单纯流行区湖北省疟原虫分离株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2 8基因多态性的首次报导 ,研究结果为我国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的实际开发与应用提供了必需的前提依据。
阎建忠徐卫民刘英杰郑丽曹雅明
关键词: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基因多态性
TLR9激动剂对约氏疟原虫体液免疫记忆的影响
2017年
为探讨TLR9激动剂对疟疾体液免疫记忆的影响,用非致死型约氏疟原虫感染BALB/c小鼠,感染前2 d注射TLR9激动剂CpGl826,90 d后进行二次感染。薄血膜染色法观察红细胞感染率,流式细胞术检测脾细胞悬液中记忆性和活化性B细胞百分比,双夹心ELIS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显示,二次感染前,TLR9激动剂处理鼠记忆性和活化性B细胞以及抗体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二次感染后,其再感染发生率和虫血症水平均略低于对照组;活化性B细胞和抗体以及记忆性B细胞也分别于二次感染后1 d和3 d出现了有意义的升高,且升高幅度均略高于对照组。表明TLR9激动剂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后体液免疫记忆的建立和维持有一定促进作用。
季迁刘英杰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体液免疫
依昔苯酮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观察依昔苯酮 (Exifone,Exf)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显微录像静画步进法观察Exf对大鼠肠系膜微血管血流速度 (BFV)、血流状态 (BFS)、细动脉管径(AD)、细静脉管径 (VD)及血流量 (BFR)的变化。结果当Exf给药30min后 ,Exf2.7mg/kg、5.4mg/kg和10.8mg/kg组能明显增加BFV ,增加百分率分别为14.19 %、22.55 %和25.14 %。AD增加百分率分别为21.01 %、24.64 %和31.97 %。VD增加百分率分别为5.47%、14.19 %和18.27 %。BFS得到明显改善 ,毛细血管开放数呈增加趋势。结论Exf具有明显改善大肠系膜微循环作用。
余秋颖陈魁敏周宏伟刘英杰
关键词:大鼠肠系膜微循环
约氏疟原虫Pys25、Pys21抗原的表达及其传播阻断免疫的研究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约氏疟原虫有性发育阶段虫体抗原Pys2 5、Pys2 1的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传播阻断效应。方法 :分别用抗Pys2 5和抗Pys2 1单抗 (McAb4和McAb10 )被动免疫感染约氏疟原虫的小鼠 ,通过直接蚊喂养试验 ,观察抗Pys2 5McAb4和抗Pys2 1McAb10对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过程的影响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ting试验 ,检测疟原虫有性发育阶段虫体抗原Pys2 5和Pys2 1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 :与抗Pys2 1McAb10比较 ,抗Pys2 5McAb4具有更完全的传播阻断效应。Pys2 5和Pys2 1抗原蛋白存在于从配子体到动合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 ,但Pys2 5在合子表面的表达显著早于Pys2 1。结论 :约氏疟原虫Pys2 5和Pys2 1均是传播阻断免疫的靶抗原 ;抗Pys2 5McAb4具有更强的传播阻断活性与Pys2 5在合子表面的早期表达有关。
刘英杰曹雅明闫建忠
关键词:约氏疟原虫单克隆抗体传播阻断疟疾疫苗
青蒿琥酯治疗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特异性免疫建立的影响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阐明青蒿琥酯治疗对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特异性免疫建立的影响。方法DBA/2和BALB/c小鼠经腹腔感染约氏疟原虫后均分为三组:感染后未治疗组、感染第3天和第6天青蒿琥酯治疗组。初次感染痊愈后30天用同种疟原虫再次感染,再感染疟原虫清除后30天进行第三次感染,观察每次感染后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对重复感染的特异性抵抗能力。结果未治疗的自然自愈组和不同时间治疗组的DBA/2小鼠,其再次感染的感染率、原虫血症水平基本相同,第三次感染均未见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除非治疗组BALB/c小鼠于初次感染早期死亡外,不同时间治疗组的BALB/c小鼠再次感染的感染率与虫体血症水平、第三次感染情况与各组DBA/2小鼠也无差异。结论对于约氏疟原虫初次感染免疫应答能力不同的DBA/2和BALB/c小鼠,青蒿琥酯根治性治疗不影响其特异性免疫的建立和免疫记忆性的维持。
阎建忠刘军马世红刘英杰曹雅明
关键词:青蒿琥酯约氏疟原虫特异性免疫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