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晓敏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瑞芬太尼
  • 5篇痛觉
  • 5篇痛觉过敏
  • 5篇芬太尼
  • 4篇强啡肽
  • 3篇地佐辛
  • 3篇术前
  • 3篇术前应用
  • 2篇脊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参与
  • 1篇动物
  • 1篇动物模型
  • 1篇镇痛
  • 1篇受体
  • 1篇鼠模型
  • 1篇切口
  • 1篇切口痛
  • 1篇Μ受体
  • 1篇CTOP

机构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赤峰市医院

作者

  • 6篇吕晓敏
  • 4篇薛朝霞
  • 3篇师瑾
  • 3篇胡古月
  • 1篇张鹏

传媒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实用疼痛学杂...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6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术前应用地佐辛对瑞芬太尼诱发早期痛觉过敏大鼠模型的抑制效应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在瑞芬太尼诱发术后2h痛觉过敏大鼠模型中,探讨术前应用地佐辛抑制痛觉过敏的效果及机理。方法制备瑞芬太尼痛觉过敏模型:将大鼠分为切口组(I)和切口加瑞芬太尼组(IR),分别泵人生理盐水和瑞芬太尼(1.3μg·kg。·min-1),同时行切口手术。模型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A、B、C、D、E5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x受体激动剂U50488、小剂量”受体拮抗剂CTOP、U50488加小剂量CTOP和地佐辛,建立痛觉过敏模型。于术前、术后2h测量各组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检测脊髓强啡肽表达。结果(1)PWTL:与I组相比,IR组明显缩短(P〈0.05);与A组相比,B、C、D、E组延长(P〈0.05);与B、C组相比,D、E组延长(P〈0.05);D、E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强啡肽:与A、C组相比,B、D、E组均增加(P〈0.05);I、IR组之间,A、c组之间,B、D、E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泵人瑞芬太尼在术后2h诱发了痛觉过敏;地佐辛通过两方面协同抑制痛觉过敏:一方面拮抗部分”受体,另一方面激动x受体促进内源性强啡肽表达增加。
吕晓敏薛朝霞胡古月师瑾
关键词:地佐辛强啡肽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术前应用地佐辛对瑞芬太尼诱发早期痛觉过敏的抑制效应
目的本实验选择在大鼠尾静脉持续泵入大剂量瑞芬太尼30分钟,建立痛觉过敏大鼠模型,并在切口手术前应用κ受体激动剂U50488、小剂量μ受体拮抗剂CTOP、U50488+小剂量CTOP和地佐辛,检测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
吕晓敏
关键词:地佐辛强啡肽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文献传递
脊髓强啡肽在镇痛与致痛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3年
强啡肽(dynorphin,Dyn)作为内源性阿片肽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类重要的神经递质。其功能涉及广泛,对神经、感觉、运动、免疫等系统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其中以调节疼痛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就近十年来关于强啡肽在疼痛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机制总结做一综述。
吕晓敏薛朝霞
关键词:强啡肽镇痛
不同剂量μ受体拮抗剂CTOP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CTOP对瑞芬太尼引起的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为5组(每组6只):正常组(A组);切口痛组(B组);切口痛+瑞芬太尼组(C组);切口痛±瑞芬太尼±CTOP低剂量组(D组);切口痛±瑞芬太尼±CTOP高剂量组(E组)。测定各组大鼠基础状态下(T0)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awwithdrawalthermallatency,PWrL)后,以5%水合氯醛350mg/kg大鼠腹腔麻醉,A、B、C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4ml,D、E组分别注射CTOP0.5μg/kg、0.5mg/kg,溶于0.4ml生理盐水内。给药结束10min后,除A组外全部于右后爪做切口,同时由尾静脉以0.8ml/h的速度40μg/kg的剂量分别给A、B组泵生理盐水,C、D、E组泵瑞芬太尼,各30min。术后2(T1)、24h(T2)测定PWTL,处死大鼠取脊髓,用酶联免疫法(EusA)测定强啡肽表达。结果T1、T2时间点C组PWTL结果[(10.2±3.0)、(6.2±2.6)s]与A组[(13.3±2.4)、(13.4±2.2)s]、B组[(13.5±2.7)、(11.5±4.1)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WTL时间缩短;且C组强啡肽结果(172±17)ng/L与A、B组(78±9)、(120±10)ns/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啡肽表达增多;D、E两组T2的冈汀L值和强啡肽结果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WTL时间延长,强啡肽表达减少;D、E两组强啡肽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瑞芬太尼导致了切口周围组织痛觉过敏;应用斗受体拮抗剂可以缓解痛觉过敏,低剂量的效果更加显著。
师瑾薛朝霞胡古月吕晓敏张鹏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切口痛强啡肽
脊髓Gs蛋白参与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痛觉过敏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脊髓Gs蛋白在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6组(n=8),均做切口痛模型。对照组(I组)尾静脉泵注生理盐水;实验组(R组、C1组、C2组、U1组和U2组)均制备瑞芬太尼痛敏模型。R组:单纯泵注瑞芬太尼;C1、C2组分别静注小剂量和中剂量μ受体拮抗剂(CTOP)+瑞芬太尼;U1组:小剂量CTOP+κ受体激动剂(U-50488)+瑞芬太尼;U2组:中剂量CTOP+U-50488+瑞芬太尼。测定各组大鼠给药前、后2 h热痛刺激潜伏时间(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及给药后大鼠脊髓Gs蛋白mRNA水平。结果:(1)行为学结果:与给药后I组相比,R组PWL明显缩短。与R组相比,C1、C2、U1和U2组PWL均延长,其中以U1组最为显著。(2)Gs蛋白结果:R组Gs mRNA水平较其余各组均高,C1、C2、U1和U2组Gs mRNA无差异。结论:瑞芬太尼诱发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Gs mRNA表达增加。给予μ受体拮抗剂可使Gs mRNA水平降低,对抗瑞芬太尼诱发的痛敏效应。联合κ受体激动剂可获得更为明显的抗痛敏(或镇痛)效应,小剂量μ受体拮抗剂和κ受体激动剂较中等剂量更为有效。
薛朝霞胡古月师瑾吕晓敏
关键词:瑞芬太尼痛觉过敏
术前应用地佐辛对瑞芬太尼诱发早期痛觉过敏大鼠的抑制效应
目的:本实验选择在大鼠尾静脉持续泵入大剂量瑞芬太尼30分钟,建立痛觉过敏大鼠模型,并在切口手术前应用κ受体激动剂U50488、小剂量μ受体拮抗剂CTOP、U50488+小剂量CTOP和地佐辛,检测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
吕晓敏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痛觉过敏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