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晓俊

作品数:101 被引量:304H指数:11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专利
  • 4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5篇皂苷
  • 29篇药学
  • 28篇医药学
  • 16篇药物
  • 16篇三七皂苷
  • 15篇细胞
  • 12篇人参
  • 12篇黄芪甲苷
  • 11篇基因
  • 9篇心肌
  • 9篇药物组合物
  • 8篇炎症
  • 8篇抑郁
  • 8篇人参皂苷
  • 7篇愈合
  • 7篇伤口
  • 7篇糖尿
  • 7篇糖尿病
  • 6篇心梗
  • 6篇心肌梗死

机构

  • 101篇上海中医药大...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药科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市市立医...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中医老...
  • 1篇上海市复方中...

作者

  • 101篇吴晓俊
  • 60篇王峥涛
  • 28篇石海莲
  • 28篇杨莉
  • 26篇胡之璧
  • 26篇高波
  • 24篇吴辉
  • 20篇张二云
  • 16篇张蓓蓓
  • 12篇黄菲
  • 10篇黄玲芳
  • 9篇杜旻
  • 8篇赵淑娟
  • 7篇曹秦
  • 7篇黄菲
  • 6篇王子艳
  • 6篇刘涤
  • 6篇李佳
  • 5篇刘宏帅
  • 5篇刘青

传媒

  • 8篇中国药理学与...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药物生物技术
  • 4篇中药药理与临...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药学学报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上海中医药杂...
  • 2篇中成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国外医药(植...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食品与药品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神经病学与神...
  • 1篇国际药学研究...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12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13篇2016
  • 17篇2015
  • 9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2000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疗效机制的研究策略
2021年
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一种发病后快速进展的致命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能够延缓其疾病进展或改善其临床症状。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可以延缓ALS的疾病进展,并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是对其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的基础研究发现,ALS的发病和疾病进展均与兴奋性神经元毒性、线粒体功能障碍、轴浆转运障碍、神经营养因子缺陷以及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等有关。中医药可能通过干预上述途径,发挥治疗ALS的作用。本文提出可以通过已经建立的ALS动物模型,研究中医药治疗ALS疗效的多靶点分子机制,为中医药治疗ALS提供基于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的依据。
潘昊刘特吴晓俊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中医药治疗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
黄芪皂苷Ⅰ调控PI3K/Akt/NF-κB通路抑制LPS诱导BV-2细胞激活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黄芪皂苷Ⅰ(ASTⅠ)对脂多糖(LPS)诱导BV-2小胶质细胞激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ASTⅠ(25、50、100μmol/L)预处理BV-2细胞2h后,加入LPS(200ng/m L)诱导20h,收集培养基上清及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STⅠ对BV-2细胞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ELISA和Grei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q PCR法检测细胞中CD11b,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白介素1β(IL-1β)m 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PI3K/AKT/NF-κB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细胞免疫荧光(ICC)法观察p-NFκB的入核情况。结果:ASTⅠ在不影响BV-2细胞存活率的条件下,能显著抑制LPS诱导BV-2细胞TNF-α和NO分泌的增加(P<0.01)。q PCR结果显示,ASTⅠ能够显著抑制TNF-α,i NOS及IL-1β的m RNA生成(P<0.001,P<0.001,P<0.05),但对BV-2细胞CD11b的m RNA水平无显著影响。同时,ASTⅠ能显著抑制BV-2细胞中LPS诱导上调的i NOS,COX-2蛋白表达。ASTⅠ能够降低LPS诱导的p-NF-κB的核转位作用,并且能够减少LPS引起的PI3K/Akt/NF-κB/IκB蛋白的磷酸化作用。结论:ASTⅠ能够抑制LPS诱导BV-2细胞的大量激活,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刘宏帅李文慧沈慧唐韵迪石海莲吴辉黄菲吴晓俊胡之璧
一种黄芪甲苷的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芪甲苷的新用途,所述用途是指以黄芪甲苷作为活性成分用于制备预防或者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制剂。因实验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可以显著降低EAE小鼠的发病,脱髓鞘以及炎症反应。因此,以黄芪甲苷作为活性成分可望开...
吴晓俊王峥涛胡之璧贺一新高艳
文献传递
中药草豆蔻抗肿瘤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中药草豆蔻为姜科山姜属植物草豆蔻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其主要成分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制主要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侵袭转移、调节能量代谢及抗炎作用等相关。本文主要综述了中药草豆蔻主要抗肿瘤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中药草豆蔻抗肿瘤活性成分和抗肿瘤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萍石海莲吴晓俊
关键词:草豆蔻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
人参皂苷Rh2治疗急性心梗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人参皂苷Rh2在防治急性心肌梗死的用途。
王峥涛高波鞠政财张二云李佳杨莉吴晓俊
文献传递
黄芪甲苷合成差异基因克隆和鉴定(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IV,ASI)是黄芪中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抗炎,改善心肌,脑缺血,促淋巴细胞繁殖,促抗体生成等作用。但由于其在黄芪中含量低,以及缺乏必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限制了其临床药用,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提高其表达量将有助于其应用。本文应用了差减杂交方法(SSH)结合斑点杂交,从黄芪甲苷合成差异株系中分离鉴定了19个黄芪甲苷合成差异基因片断,其中7个具有同源序列,同源性约80%以上,而另外12个未发现同源序列,推测可能是新基因片断或者是全长cDNA的3’末端序列。
杜旻吴晓俊王子艳胡之璧
关键词:黄芪甲苷毛状根
人参皂苷CK急性心梗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参皂苷CK的医药用途。本发明的人参皂苷CK可用于防治急性心肌梗死。
王峥涛高波鞠政财张二云李佳杨莉吴晓俊
文献传递
黄芪提取物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黄芪提取物(RAE)对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糖蛋白(MOG35-55)诱导雌性C57BL/6小鼠建立EAE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及模型+RAE 125,250和500 mg·kg^-1组。模型+RAE组于造模前2 d ig给予RAE,每天1次,共23 d。给药的同时采用双盲法记录神经功能评分及体质量变化;HE和劳克坚劳蓝(LFB)髓鞘染色检测脊髓组织炎症浸润和脱髓鞘情况;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脾CD4,CD11b和CD11c阳性细胞百分比;Western印迹法检测脊髓组织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NF-κB抑制蛋白(IκBα)、磷酸化NF-κB抑制蛋白(p-IκBα)、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Bax、Bcl2、活化胱天蛋白酶3及钙离子结合衔接分子1(Iba1)等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增高(P<0.01),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P<0.01);在给药第3周,模型组相比,模型+RAE 125和500 mg·kg^-1组EAE小鼠的发病症状明显改善,体质量降低减轻(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脊髓组织炎症浸润、脱髓鞘现象明显(P<0.01),模型+RAE组脊髓组织炎症浸润及脱髓鞘明显改善(P<0.01);模型组脾CD4,CD11b和CD11c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模型+RAE组其增高得到逆转(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脊髓NF-κB通路蛋白磷酸化及Iba1,Bax和活化胱天蛋白酶3等蛋白表达均增加,PI3K/Akt通路蛋白磷酸化及Bcl2/Bax蛋白表达比值降低(P<0.01);模型+RAE 125 mg·kg^-1组上述蛋白表达的变化明显被逆转(P<0.05,P<0.01)。结论RAE能有效缓解EAE小鼠的发病症状,减少中枢神经系统的炎症浸润和脱髓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周边炎症细胞激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炎症以及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相关。
邢发萍杨柳韩欣研石海莲黄菲吴辉吴晓俊
关键词: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神经细胞细胞凋亡神经炎症
大豆皂苷药理活性及抗癌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3年
大豆皂苷是豆科植物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作为保健品、食品添加剂及化妆品长期应用,具有降血脂以及抗衰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其在抗炎、抗凝血、抗诱变、抗肿瘤和抑制肾素等方面亦有广泛的作用。目前大豆皂苷的抗肿瘤作用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唾液酸的表达、降低蛋白激酶活性、干扰细胞周期、破坏细胞膜及诱导凋亡有关。本文从化学组成、药理活性和抗癌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大豆皂苷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刘宏帅吴晓俊胡之璧
关键词:大豆皂苷化学结构药理活性
黄芪甲苷调控STAT1/IκB/NFκB信号通路抑制γ-干扰素诱导的BV-2细胞激活
:研究黄芪甲苷(ASI)对γ-干扰素(IFN-γ)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方法:不同浓度的ASI(25、50、100μM)预处理BV-2小胶质细胞2h后,以IFN-γ刺激1.5或24h后,分别收集细...
兰云意贺一新石海莲刘宏帅吴辉张蓓蓓吴晓俊王峥涛胡之璧
关键词:黄芪甲苷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