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月欣
- 作品数:12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攻关计划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脊髓压迫时间与后期病理生理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研究持续性脊髓压迫的时间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及功能恢复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下,水囊压迫T13节段脊髓,压力持续30min或180min,比较不同时期(t=0、5、10、15……)SEP的变化情况以及减压后早期(60min)及晚期(28天)的SEP恢复情况。观察28天内动物运动功能。28天后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确定损伤的范围。结果30min组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可以较快恢复,但180min组动物的运动功能不能恢复。脊髓病理组织学分析表明180min组脊髓损伤范围与30min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病理改变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性。结论脊髓长期的移位加重继发性损伤过程,并导致SEP幅度持续降低,血流量持续降低,功能恢复受限及更大范围的组织损害。减压的时间是提高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 吴月欣李增炎陈居文张基仁
- 关键词:脊髓压迫水囊体感诱发电位
- 持续脊髓压迫与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探讨组织压迫时间与脊髓损伤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20只犬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水囊压迫造成脊髓损伤,分别压迫30min和180min。在压迫期间和去除压迫后不同时间监测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SEP)和脊髓灰质血流量。去除压迫后不同时间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去除压迫后28天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脊髓压迫期间SSEP波幅迅速下降并消失。30min组去除压迫后SSEP波幅缓慢恢复,180min组始终无恢复(P<0.05)。加压后两组血流量迅速下降,去除压迫即刻两组血流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后肢运动功能检查30min组恢复较快,180min组较慢(P<0.05)。180min组较30min组组织损伤重(P<0.05)。结论:脊髓压迫时间越长组织破坏程度越重,神经功能恢复时间越长,效果越差。脊髓受压后尽早行减压术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 吴昊天张英泽李增炎王鹏程吴月欣
- 关键词:神经功能恢复脊髓损伤
-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脊髓受压及减压后,大剂量维生素C(vitaminC)联合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P)对脊髓灰质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SEP),组织学变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犬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A组于SEP消失后5 min静脉注射MP 30 mg/kg,以5.4 mg(kg.h)输液泵静脉注射;B组于SEP消失后5 min以同样方式注射vitaminC 200 mg/kg+MP 10 mg/kg,减压后12 h,24 h各注射vitaminC 200 mg/kg;C组于SEP消失后5min静脉注射0.9%氯化钠,同样以5.4 mg(kg.h)输液泵静脉注射。均持续90 min后减压,期间检测SEP及脊髓灰质血流量,减压后3 h重复检测,并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减压后28 d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确定损伤的范围。[结果]在持续压迫期间A组4只犬出现了SEP,B组5只犬出现了SEP,C组无一出现。减压后A组有2只犬出现SEP,B组有2只犬出现SEP,C组有1只犬出现SEP。三组犬中出现SEP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没有出现SEP的犬(P<0.05)。A、B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C组(P<0.05)。A、B组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可以较快恢复,C组不能恢复。A、B组脊髓损伤范围与C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病理改变与SEP及脊髓血流量具有相关性,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性。[结论]大剂量维生素C与小剂量甲基强的松龙联合应用在神经功能保护及恢复方面提供了显著持续的作用,可能增加了脊髓局部的血流量。维生素C可以部分替代甲基强的松龙对于脊髓损伤的作用。
- 吴月欣梅晰凡李增炎张英泽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流量SEP
-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替拉扎特对脊髓损伤的作用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MP)联合21-氨基类固醇化合物替拉扎特(21-aminosteroid tirilazad)对脊髓灰质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SEP)、组织学变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60只犬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SEP监测下水囊法压迫犬T13处脊髓造成脊髓损伤模型,A1、B1、C1组于减压后3h内给药,各组输液泵静脉注射MP 30mg/kg持续15min,暂停45min后,A1组以5.4mg/(kg.h)持续静脉注射至23h,B1组持续静脉注射至47h,C1组以替拉扎特1.5mg/(kg.6h)持续静脉注射至47h。A2、B2、C2组于减压后3-8h以同样方式给药。于4h、12h、1d、7d、14d、28d检测SEP及脊髓灰质血流量,并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减压后28d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确定损伤范围。结果 A1、B1、C1三组的SEP、脊髓灰质血流量及运动功能恢复无统计学差异,但B1组动物感染、脓毒败血症、肺炎等并发症明显高于A1、C1组。B2、C2组SEP恢复明显好于A2组,B2、C2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A2组(P<0.05)。B2、C2组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恢复较快,A2组不能恢复。B2、C2组脊髓损伤范围少于A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6组中出现SEP犬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没有出现SEP犬(P<0.05)。病理改变与SEP及脊髓血流量,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性。结论脊髓损伤后3h内给药与3h后给药,运动功能恢复显著不同,延长MP的治疗对脊髓功能的恢复有显著作用但也有不良反应;抗氧化剂21-氨基类固醇化合物替拉扎特可以替代24h后MP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
- 吴月欣梅晰凡杨立民齐勇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
- 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损伤后脊髓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脊髓受压及减压后,甲基强的松龙对脊髓灰质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SEP),组织学变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36只犬随机分为2组,每组18只。实验组:甲基强的松龙(30mg/kg)以5.4mg/(kg.h)用静脉泵静脉注射。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以同样方式静脉注射。两组注射时间均为SEP消失后5min。均持续90min后减压,期间检测SEP及脊髓灰质血流量,减压后3h重复检测,并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减压后28d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确定损伤范围。结果在持续压迫期间实验组7只犬出现了SEP,对照组无一出现。减压后实验组对照组均有3只犬出现SEP。两组犬中出现SEP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没有出现SEP的(P<0.05)。实验组犬的脊髓灰质血流量在减压后5min恢复到基线水平,对照组始终未恢复到基线水平。实验组脊髓灰质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可较快恢复,对照组不能恢复。实验组脊髓损伤范围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病理改变与SEP及脊髓血流量具有相关性,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性。结论甲基强的松龙在神经功能保护及恢复方面提供了显著持续的作用,可能增加了脊髓局部的血流量。
- 吴月欣梅希凡李增炎张英泽
-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
- 吻合口位置对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观察吻合口位置对神经端侧吻合术后再生神经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58只,随机选10只为定位组,行胫神经干功能束鉴定,确定运动神经纤维集中、混合神经集中位置;余48只随机分为A、B组,各24只,切断腓总神经远端,并与外膜开窗的胫神经端侧缝合。A组为实验组,吻合口位于运动神经纤维集中处;B组为对照组,吻合口位于混合神经纤维集中处。于术后1、2、3个月,A、B组每次各取8只,于吻合口近端行电生理检测,取吻合口远端0.5 cm处的腓总神经进行组织学及抗神经丝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光镜下可区分有髓神经纤维及无髓神经纤维团块并定位。随着术后时间延长,A、B组再生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逐渐缩短,波幅逐渐增大、肌湿重和肌纤维截面积逐渐增大、腓总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和神经束截面积显著增大,抗神经丝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逐渐增强,且A组均优于B组。结论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时,吻合口位于运动神经束集中处,其再生的运动神经纤维数目多,质量高,所支配肌肉的功能恢复较好。
- 杨立民李秀华张基仁齐勇肖强张彩顺吴月欣
- 关键词: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术神经再生
- 镍钛聚髌器联用中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观察镍钛聚髌器(NTPC)联合中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82例髌骨粉碎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格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均行镍钛聚髌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4周、8周及12周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记录首次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观察1周内膝关节肿胀恢复情况及疼痛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7.6±1.1)d、骨折愈合时间(2.7±0.6)月均明显少于对照组(11.7±1.3)d和(3.8±0.7)月,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4周(71.2±6.7)分、8周(85.4±5.1)分、12周(90.5±5.8)分]均明显较对照组[4周(58.1±7.5)分、8周(73.6±6.3)分、12周(84.7±6.7)分]高,术后1周内肿胀恢复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快,疼痛评分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较对照组17.1%(7/41)明显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髌骨粉碎性骨折应用镍钛聚髌器治疗的同时,对症给予中药辅助治疗,有消肿祛痛,活血化瘀之效,利于患者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及康复进程加快,有临床推广价值。
- 肖强张学普吴月欣
- 关键词:髌骨粉碎性骨折镍钛聚髌器中药
- 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术吻合口位置选择的实验研究
- 2013年
-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行端侧吻合术时吻合口位置对术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58只,随机选10只为定位组,行胫神经干功能束鉴定,分别确定运动神经纤维和混合神经集中的位置;余48只随机分为A、B组,各24只,切断腓总神经远端,并与外膜开窗的胫神经端侧缝合。A组为实验组,吻合口位于运动神经纤维集中处;B组为对照组,吻合口位于混合神经纤维集中处。于术后1,2,3个月,A、B组每次各取8只,于吻合口近端行电生理检测,取吻合口远端0.5cm的腓总神经进行组织学及抗神经丝蛋白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光镜下可区分有髓神经纤维及无髓神经纤维团块并定位。随着术后时间延长,两组再生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逐渐缩短,波幅逐渐增大、肌湿重和肌纤维截面积逐渐增大、腓总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和神经束截面积显著增大,抗神经丝免疫组化阳性表达逐渐增强,且A组均优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行端侧吻合术时,吻合口选在运动神经束集中处时,其再生的运动神经纤维数目多,再生神经纤维束截面积大,质量高,所支配肌肉的功能恢复较好。
- 杨立民吴月欣齐勇何勇李秀华
- 关键词:周围神经损伤端侧吻合术神经再生
- 脊髓受压时间与损伤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讨脊髓受压时间与脊髓病理改变、灰质血流量、体感诱发电位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将24只犬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水囊分别压迫30min和180min造成脊髓损伤。在受压期间和去除压迫后不同时间监测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脊髓灰质血流量。去除压迫后不同时间进行后肢运动功能评价,去除压迫后28d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评价。结果脊髓加压后两组血流量迅速下降,去除压迫即刻及去除压迫后28d两组血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压期间SEP波幅迅速下降并消失,30min组去除压迫后SEP波幅缓慢恢复,180min组始终无恢复(P<0.05)。30min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较快,180min组恢复较慢(P<0.05)。180min组较30min组的组织损伤重(P<0.05)。结论脊髓受压后尽早行减压术是提高局部血流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 吴昊天吴月欣李增炎张英泽王鹏程
- 关键词:脊髓受压血流量SEP体感诱发电位
- 桡神经非创伤性麻痹的临床研究与解剖学基础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桡神经非创伤性麻痹的发病机制与解剖学基础。方法结合临床7例桡神经非创伤性麻痹的术中所见之形态学改变,对10具20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桡神经进行显微解剖,比较其自旋角度的差异。对左右各20具成人肱骨标本桡神经沟旁纵嵴两侧面之夹角进行测量。结果术中见桡神经非创伤性麻痹患者之桡神经臂段的自旋角度明显增大,断裂位置在桡神经沟起始处。解剖学发现正常成人桡神经臂段存在自旋性,全程约为114°~122°,成人肱骨桡神经沟旁纵嵴两侧面之夹角在75°~125°之间,平均为98.5°。结论桡神经非创伤性麻痹系因为桡神经臂段自旋角度增大而在特定的力点扭转而断裂。
- 肖强郭云财张基仁张彩顺齐勇周宏斌杨立民吴月欣
- 关键词:桡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