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荣

作品数:24 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厦门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威海市科技局资助项目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动脉
  • 10篇血管
  • 9篇冠状
  • 9篇冠状动脉
  • 6篇动脉疾病
  • 6篇冠状动脉疾病
  • 5篇心脏
  • 5篇心脏起搏
  • 5篇起搏
  • 5篇房颤
  • 4篇心病
  • 4篇心房
  • 4篇心房颤动
  • 4篇介入
  • 4篇冠心病
  • 3篇心肌
  • 3篇血管病
  • 3篇血压
  • 3篇造影
  • 3篇起搏器

机构

  • 22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威海市立医院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4篇吴荣
  • 21篇李卫华
  • 17篇谢强
  • 8篇马欲晓
  • 8篇滕志涛
  • 5篇林开敏
  • 5篇郭启军
  • 5篇唐蓉
  • 3篇戴淑惠
  • 3篇陈小萍
  • 3篇赵培勇
  • 3篇李尚艾
  • 3篇郑武扬
  • 2篇张丽娟
  • 2篇钱焕德
  • 2篇高磊
  • 2篇李婧
  • 2篇陈津翰
  • 2篇陈焕章
  • 2篇腾志超

传媒

  • 10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2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左房大小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对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P波离散度及左房大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接受厄贝沙坦150mg/日降压治疗,必要时可加用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对照组接受非ACEI类,及非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类的降压药,治疗6个月。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的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心房舒张期内径大小(LADd)及血压;并计算每组在随访期间房颤复发的次数,及平均每例复发次数。进行治疗前后组内、组间Pmax、Pd、LADd的比较,及组间治疗后房颤复发次数、平均每例复发次数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max、Pd、LADd分别为(110.32±7.91)ms、(38.33±8.27)ms、(31.33±2.16)mm较对照组治疗后(126.33±7.78)ms、(46.57±8.20)ms、(36.25±2.28)mm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房颤复发总次数及平均每例复发次数(55次、1.83次)较对照组(175次、5.83次)显著减少,P<0.05。结论厄贝沙坦能缩短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max,并减少Pd,缩小LADd,并能进一步减少房颤的复发。
马欲晓李卫华吴荣谢强林开敏
关键词:厄贝沙坦高血压阵发性房颤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8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行PCI,并于术前5min、术后即刻、术后6h、24h、术后1个月采取外周动脉血,测定IL-18、hsCRP的血清水平。结果:PCI后即刻、6h、24hIL-18、hs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CI术可能在短期内触发并加重了冠状动脉炎症反应。
李卫华高磊林开敏谢强林玲戴淑惠吴荣郭启军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白细胞介素-18C反应蛋白
局部灌注丹参酮ⅡA纳米球对损伤血管内膜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纳米球对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5只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动脉损伤模型组(A组),空白纳米粒组(B组)以及丹参酮ⅡA纳米球组(C组),A组与C组每组为15只,B组为5只,然后局部灌注空白纳米粒以及PLGA包载的丹参酮ⅡA纳米球于球囊损伤后的兔颈动脉内,观察内膜增殖以及MMP-2表达的情况。结果局部灌注28d后C组与另两组相比,内膜面积明显减少(P<0.01),MMP-2表达进行IOD值分析,发现C组和A组在同一时期比较,其表达明显减少(P<0.01)。结论丹参酮A纳米粒不仅表现出显著抑制损伤后血管内膜增殖的效应,而且能够明显减少MMP-2的表达。
梁玲李卫华吴荣谢强熊素彬李斌曾智
关键词:球囊损伤内膜增殖基质金属蛋白酶-2
起搏方式对病窦综合征伴阵发性房颤的影响被引量:2
2003年
吴荣滕志涛李卫华张丽娟谢强
关键词:心房颤动病窦综合征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超声影像学特征与sCD40L水平的关系
2008年
目的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SA)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在血管内超声(IVUS)下的表现特征;可溶性CD40L(sCD40L)血清水平在SA、UA患者中的变化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21例SA、30例UA患者行冠脉造影,"犯罪"血管同时行血管内超声(IVUS)检查;另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NS);所有的患者均检测sCD40L血清水平。结果SA组以稳定型纤维性斑块为主,UA组以不稳定型脂质斑块为主。SA组主要表现为负性重构或无重构,而UA组主要表现为正性重构。UA组的脂质斑块数、不稳定型斑块数、偏心指数(EI)、重构指数(RI)显著高于SA组。UA组的sCD40L血清水平显著高于SA组和NS组,SA组的sCD40L血清水平高于NS组。结论SA患者和UA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成分和结构特点存在显著差异,sCD40L血清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冠心病不稳定斑块的参考指标之一。
林开敏李卫华张世科吴荣陈津翰谢强戴淑惠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超声
调脂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调脂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与小动脉弹性指数(C2)的影响。方法检查61例ACS患者和33名健康人血脂,采用动脉功能检测仪测定C1、C2;观察患者服用阿托发他汀42 d后血脂和C1、C2变化。结果治疗前患者C1、C2显著低于健康人(15.2±3.8vs11.8±5.2及6.82±2.65vs4.08±1.61,P<0.05)。经42 d调脂治疗后,患者血脂降低,C1和C2明显升高(11.8±5.2vs13.85±4.01,4.08±1.61vs6.82±2.54,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显著降低。调脂治疗可以改善其动脉弹性功能,并且这种作用先于血脂下降。
陈小萍李卫华谢强吴荣马欲晓高磊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动脉降血脂药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Cypher)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17例冠心病患者植入Cypher支架 ,治疗 2 3处病变 ,包括左前降支 (LAD) 15处、左回旋支 (LCX) 3处、右冠状动脉 (RCA) 5处 ;5例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分别为LAD 4例和RCA 1例。术前病变狭窄程度 75 %~ 95 %。 结果  17例患者共治疗 2 3处病变 ,植入Cypher支架 2 3个 ,手术即刻成功率 10 0 % ;术后残余狭窄 <5 % ,血流TIMI 3级。所有患者术中无并发症 ,术后临床随访 3~ 16个月 ,无心脏事件发生。 4例患者术后 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血管支架植入处管腔通畅 ,无内膜增生征象。 结论 Cypher支架植入成功率高 ,可通过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支架本身拮抗病理性血管重塑的作用 ,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近中期疗效满意 ,安全性较高。
李卫华吴荣谢强郭启军腾志超刘圣文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血管成形术
血浆脑钠肽在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在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中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 急性胸痛(1~5 h)入院的患者分别测定血浆BNP、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肌酶同功酶(CK-MB)浓度.根据临床诊断将241例患者分为NSTEMI组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115例及非心源性胸痛组(其他组)30例,进行组间血浆BNP、CTNI、CK-MB对比,比较血浆BNP、CTNI、CK-MB这3项指标在NSTE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血浆BNP浓度在NSTEMI组(225.6±104.5)ng/L高于UA组(150.2±67.3)ng/L和其他组(45.2±13.1)ng/L(P<0.05和P<0.01).在NSTEMI早期,血浆BNP测定的敏感度(81.2%)、阴性预测值(84.8%)较同时段测定的CTNI敏感度(36.4%)及阴性预测值(30.3%)、CK-MB敏感度(32.3%)及阴性预测值(32.0%)增高(P均<0.01),但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低.结论 血浆BNP的检测有望成为NSTEMI的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指标.
马欲晓李卫华谢强吴荣吴雅芳
关键词:心肌梗死
普伐他汀对高血压病人降压平滑性指数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观察调脂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降压的平滑性指数(Smoothnessindex,SI)影响。方法选取110例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血脂正常或略高LDL-C<3·1mmol/L)随机分为调脂降压治疗组和对照组,调脂降压治疗组采用普伐他汀20mg,1次/d,两组病人降压药物治疗无差异,药物剂量调整直至降压目标血压<140/90mmHg,所有病人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月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降压值及降压平滑性指数变化。结果调脂降压治疗组治疗后血压(129·9±8·4/81·7±5·5)mmHg较对照组(131·3±9·8/85·7±7·5)mmHg无差异(P>0·05);调脂降压治疗组SI6·8较对照组3·2为高(P<0·05)。结论调脂治疗能够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降压平滑性。
滕志涛唐蓉陈焕章郭丽蓉马欲晓黄蕊茵吴荣李卫华
关键词:高血压调脂治疗
永久心脏起搏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接受DDD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及临床意义。方法:47例安装DDD永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分别于术后3、6个月随访程控起搏器,记录患者发生心房颤动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及发生心房颤动时的症状。结果:术后3个月随访时18例(38.3%)出现心房颤动,其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9例,占总心房颤动人数的50%;术后6个月随访时19例(40.4%)出现心房颤动,其中无症状性心房颤动10例,占总心房颤动人数的52.6%。结论:永久起搏器置入后许多患者出现心房颤动,许多心房颤动事件是无相关症状的,通过起搏器自动模式转换功能可以发现此类患者并进行适当的临床干预。
滕志涛赵培勇钱焕德吴荣李婧郑武扬李尚艾
关键词:起搏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