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磊 作品数:16 被引量:105 H指数:6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科委基金 卫生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重组活化人凝血因子Ⅶ替代下手术治疗血友病假瘤合并FⅧ抗体患者1例报告 被引量:1 2013年 甲型血友病(haemophilia A,HA)是凝血因子Ⅷ(factor Ⅷ,FⅧ)缺乏的一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无明显诱因或轻微外伤后即可关节或肌肉出血,最终导致关节炎或血肿。患者往往需要多次输注FⅧ制剂进行替代治疗,但反复输注可诱发体内产生抗FⅧ的同种抗体。 翟吉良 翁习生 彭慧明 边焱焱 周磊关键词: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假瘤 活化 血友病性关节炎及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量的比较 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比较血友病性关节炎(HA)及骨关节炎(OA)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出血量,判断围手术期凝血因子替代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以18例血友病性关节炎(HA)及19例骨关节炎(OA)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关节功能、血液学指标、出血量、输血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HA组患者的中位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分别为2240ml(1892~3415ml)和1326ml(934~2256ml),明显高于OA组的1746ml(1259~2246ml)(P=0.010)和846ml(504~1217ml)(P=0.017),两组的显性失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80ml(370~1330ml)比730ml(200~1190ml),P=0.620]。HA组患者人均中位输血量和需要输血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3U(1.8~6.0U)和84.2%,明显高于OA组的0U(0~2.0U)(P=0.015)和47.4%(P=0.017)。结论 HA患者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较OA患者高,但两者显性失血量相当,增加凝血因子用量可进一步减少失血量。 翟吉良 翁习生 彭慧明 边焱焱 孙天闻 周磊关键词:血友病 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出血量 术前ESR和CRP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中的价值 目的 了解类风湿性关节炎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不同水平ESR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和CRP(C-Reactive protein)与术后类风湿活动及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翟吉良 翁习生 彭慧明 周磊 边焱焱氨甲环酸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13年 背景:目前针对氨甲环酸(TXA)能否安全有效地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失血量和输血率尚未达成共识。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TXA在THA围手术期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2003年至2013年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发表的有关TXA在THA中应用的相关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TXA组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失血量、总失血量、异体输血率及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9篇,共460例(460髋)。与对照组比较,TXA可减少THA患者的术中失血量[WMD=-87.04,95%C(I-148.54,-25.55),P=0.006],术后失血量[WMD=-123.35,95%C(I-215.04,-31.66),P=0.008],总失血量[WMD=-247.74,95%C(I-350.60,-144.89),P<0.00001],降低输血率[OR=0.34,95%C(I0.21,0.55),P<0.0001],而VTE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TXA可明显减少THA围手术期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同时不增加发生VTE的风险。 周磊 李涛 翁习生 蒋超 翟吉良 彭慧明关键词:氨甲环酸 META分析 全髋关节置换术 失血 异体输血 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量肝素抗凝罕见合并症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与处理 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术后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所致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症(HIT)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LMWH抗凝所致HIT患者的临床表现、处理及预后。结果关节置换术后LMWH抗凝所致HIT的发病率为0.3%(4/1376)。4例患者于术后第4—9天发现血小板计数(PLT)低于70×10^9/L,最低降至16×10^9/L。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肺窘迫症状及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确诊为HIT,立即停用LMWH,换用阿加曲班、磺达肝癸钠、利伐沙班或华法林替代抗凝治疗。3例经治疗后DVT变小或消失,治愈出院;1例发生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并确诊合并多发肺栓塞(PE),治疗1个月效果不佳,无法苏醒,呈植物人状态。结论HIT较罕见,发病隐匿凶险,可继发DVT、PE和脑出血等严重后果;早期确诊和及时处理可以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周磊 翁习生 金今 唐宁 王炜 盛林 赵丽娟超低磨损聚乙烯人工关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对超低磨损聚乙烯人工关节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初步评价,为进一步的人体试验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国家GB/T-16886/ISO-10993对医疗器械外科置入物的评价要求,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CCK-8比色法)、溶血试验、急性/慢性全身毒性试验、肌肉置入试验。[结果](1)细胞毒性试验的试验组L929细胞在培养24、48、72 h后相对增殖率依次为95.25%、104.96%、102.81%,显示无细胞毒性;(2)血液相容性试验溶血率为0.81%,提示该材料无溶血作用;(3)急性全身毒性试验试验组小鼠无特殊行为学表现,试验组与对照组小鼠体重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肌肉置入试验术后病理切片证实该材料置入大鼠体内后炎性细胞反应逐渐减轻;(5)慢性全身毒性试验术后12周试验动物肝肾均无明显病理表现。[结论]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 周磊 李涛 翁习生 肖刻 翟吉良 董玉雷 边焱焱关键词:生物相容性 聚乙烯 人工关节 磨损 甲型血友病合并抗体阳性患者骨科大手术的替代治疗三例 被引量:3 2012年 病例1 患者男,26岁,57kg,因“确诊甲型血友病25年,右大腿疼痛2个月”就诊于我院,患者2年前因“右股骨干骨折”于外院行“右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固定术”,术后伤口愈合良好。人院诊断“右股骨髁上骨折、右膝血友病性关节炎、甲型血友病”,拟行“右股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同种异体骨植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 翟吉良 翁习生 彭慧明 孙天闻 周磊关键词:甲型血友病 阳性患者 骨科大手术 骨折切开复位 右股骨干骨折 股骨髁上骨折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被引量:9 2013年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是因股骨头供血不足导致的严重致残性疾病,好发于30-50岁男性,65%~80%的患者会进展到股骨头塌陷。Fukushima等研究发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ONFH,SONFH)已居非创伤性ONFH首位(51%)。 周磊 翁习生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动物模型 人工全膝关节假体覆盖率与术后引流量的关系 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背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出血与输血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而假体对术中截骨面的覆盖对术后引流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目的:比较不同假体覆盖率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量的关系。方法方法: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30例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16例患者,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6±8.2)岁。B组14例患者,男4例,女10例,平均年龄(74.6±5.3)岁。统计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术后引流量、截骨后股骨及胫骨前后径和左右径、使用假体大小。结果结果:A组假体对于截骨面覆盖率较B组优良率高,分别为43.8%和21.4%,术后A组患者引流量为(378.1±266.1)ml,较B组术后引流量(473.2±243.2)ml明显减少。结论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对于截骨面的覆盖率是影响术后引流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假体覆盖对于减少术后引流有积极的意义。 翁习生 边焱焱 周熹 周磊 张磊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输血 失血 一种骨折定位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折定位钳,在骨折复位时使用,其包括定位钳本体、供操作用的两钳柄和两个钳头,所述定位钳本体包括两个铰接的钳柄,所述两钳头的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为一细长部件,所述细长部件沿两钳头闭合... 周磊 翁习生 彭慧明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