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防震

作品数:29 被引量:117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民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主题

  • 14篇杨梅素
  • 14篇二氢杨梅素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藤茶
  • 6篇细胞
  • 6篇腺癌
  • 4篇蛋白
  • 4篇蛋白酶
  • 4篇小鼠
  • 4篇活性
  • 3篇凋亡
  • 3篇增殖
  • 3篇肿瘤
  • 3篇细胞凋亡
  • 3篇基质
  • 3篇番茄
  • 3篇Γ-氨基丁酸
  • 3篇阿霉素
  • 3篇氨基丁酸

机构

  • 2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0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广州军区机关...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作者

  • 27篇周防震
  • 8篇郭勇
  • 8篇张晓元
  • 4篇陈秋凤
  • 3篇袁德培
  • 3篇郑小江
  • 2篇张新芳
  • 2篇孙奋勇
  • 2篇黄敏
  • 2篇田梦洋
  • 2篇范霞
  • 1篇彭振坤
  • 1篇詹远京
  • 1篇邓伯勋
  • 1篇张婵娟
  • 1篇武芸
  • 1篇吴晓英
  • 1篇张驰
  • 1篇罗祖友
  • 1篇王麒

传媒

  • 5篇湖北民族学院...
  • 2篇中国酿造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中国教育技术...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成药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中国蔬菜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7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氢杨梅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体外抗增殖作用被引量:12
2012年
0引言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化学名为3,5,7,3′4′5′-六羟基-2,3双氢黄酮醇,是从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等植物茎叶中提取的一种二氢黄酮醇化合物。
周防震张晓元孙奋勇郭勇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人乳腺癌细胞抗增殖细胞凋亡金属基质蛋白酶
二氢杨梅素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机制,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MY对MDA-MB-231细胞的致凋亡能力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改变,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的变化。结果表明:MDA-MB-231细胞随DMY质量浓度加大而变圆变小,细胞存活数减少;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随DMY质量浓度的增加,DMY对MDA-MB-231细胞有促凋亡作用,胞内钙离子浓度逐渐增加,而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逐渐减少;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DMY可诱导MDA-MB-231细胞中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质活化,并呈现浓度依赖关系。表明DMY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
周防震张晓元孙奋勇郭勇
关键词:细胞凋亡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二氢杨梅素
试卷分析中学生成绩的正态检验被引量:1
2015年
以生物制药工程与设备考试试卷为例,分别利用概率图(P-P plot)、分位数图(Q-Q plot)和矩法进行学生成绩的正态性检验,并对三种方法的检验效率进行讨论,以期为教师客观评价学生成绩的分布提供参考。
陈秋凤周防震袁德培
关键词:试卷分析
二氢杨梅素对顺铂肾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tin,DMY)对顺铂(Cisplatin,CIS)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小鼠)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CK组)、100 mg/kg.d-1二氢杨梅素组(DMY组)、2 mg/kg.d-1顺铂组(CIS组)、2 mg/kg.d-1顺铂+100 mg/kg.d-1二氢杨梅素组(联合组),实验第24 d,测定小鼠体重变化、肾脏指数(KI)、尿素氮(BUN)及肌酐(CRE)水平、肾脏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CK组相比,DMY组小鼠体重前期无明显差异,后期有明显下降,KI、BUN、CRE及MDA均无显著差异;CIS组及联合给药组小鼠体重及KI显著下降,BUN、CRE及MDA均显著增加。与CIS组相比,联合组小鼠体重前期无明显差异,后期显著增加,KI有一定增加,而BUN、CRE及MDA显著降低。结论在活体条件下DMY对小鼠CIS引起的肾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DMY增强小鼠肾脏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田梦洋郭援丽周防震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顺铂肾损伤小鼠
二氢杨梅素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影响
2017年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MY)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影响。方法:用532 nm激光对成年日本大耳白兔眼底进行光凝,创建AMD模型。光凝4周后,DMY(100 mg·kg^(-1)·d^(-1))灌胃给药,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水平;实验结束时,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解剖实验动物,分别计算肝脏、肾脏和脾脏指数。结果:给药4周,模型组外周血VEGF降低幅度为63.3%,而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48.6%;给药8周,模型组外周血VEGF降低幅度为46.7%,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20.1%。给药4周,模型组外周血PEDF降低幅度为55.9%,而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58.6%;给药8周,模型组外周血PEDF降低幅度为12.1%,模型对照组降低幅度为53.1%。给药8周,模型对照组可见明显CNV,而模型给药组未见明显CNV;模型给药组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147和P=0.223),模型给药组肾脏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P=0.874)。结论:DMY具有一定的抑制湿性AMD模型日本大耳白兔CNV生长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VEGF的表达、上调PEDF表达和益气活血、健脾疏肝有关。
陈秋凤张新芳周防震袁德培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明胶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2年
明胶酶,亦称Ⅳ型胶原酶[1]、基底膜性胶原酶[2]等,属于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范畴,包括明胶酶A(MMP-2或称72kDaⅣ型胶原酶)和明胶酶B(MMP-9或称92kDaⅣ型胶原酶),可降解Ⅳ型胶原、明胶和V型胶原等基底膜成分,
陈秋凤周防震
关键词:明胶酶
二氢杨梅素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10年
二氢杨梅素是黄酮类化合物之一,大量存在于藤茶植物中,具有多种生理和药理活性。重点介绍它的抗肿瘤活性和4种抗肿瘤作用机制:诱导肿瘤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认为二氢杨梅素具有作为抗癌药物开发利用的巨大潜力,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
周防震张晓元郭勇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抗肿瘤作用
二氧化碳厌氧处理对藤茶GABA含量的影响
2016年
为制备富含γ-氨基丁酸(GABA)藤茶(Ampelopsis grossedentata),采用二氧化碳(CO2)厌氧处理野生藤茶和人工栽培藤茶鲜叶,经杀青、烘干和粉碎后,利用丙酮和AlCl3去除色素,分光光度法测定藤茶中GABA的含量。结果表明:未厌氧处理时,藤茶中GABA含量为0.874 91.270 7mg/g;而CO2厌氧处理4h,野生藤茶和人工藤茶中GABA含量均达最高值,分别为1.751 8mg/g和2.509 3mg/g;CO2厌氧处理4h能显著提高野生藤茶和人工藤茶GABA的含量。
范霞孙钰椋朱川周防震
关键词:藤茶Γ-氨基丁酸厌氧处理
富硒微生物的筛选、富硒条件优化及鉴定被引量:8
2013年
从富硒土壤中筛选富硒微生物、并进行富硒条件优化和分子鉴定。选取加硒质量浓度、加硒时间和培养温度3个因子,设计富硒条件优化正交试验。用原子荧光法测定菌体中硒含量,得到其富硒的最优条件为Na2SeO3溶液质量浓度20μg/mL,加硒时间5h后,培养温度37℃。在此条件下培养菌体硒含量平均为0.7108μg/mL,富硒率为58.3%。经鉴定该富硒微生物为一株枯草芽孢杆菌。
周防震谢园园赵婷田梦洋
关键词:
番茄采后病害拮抗酵母菌的筛选和应用
番茄采后的腐烂一直是困扰番茄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目前所广泛使用的化学杀菌剂存在着农药残留、污染环境、病菌抗药性等诸多弊端.生物防治是近年来被证明很有成效的新途径,它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选择对农产品不造成危害的...
周防震
关键词:拮抗酵母菌采后病害生物控制番茄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