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骐

作品数:45 被引量:136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血管
  • 13篇心肌
  • 13篇细胞
  • 13篇内皮
  • 10篇肌细胞
  • 8篇手术
  • 8篇平滑肌
  • 8篇平滑肌细胞
  • 7篇动脉
  • 6篇心脏
  • 6篇肥厚
  • 5篇心肌肥厚
  • 5篇血管平滑肌
  • 5篇增生
  • 5篇停跳
  • 5篇左心
  • 5篇肌肥厚
  • 5篇梗死
  • 5篇干细胞
  • 5篇不停跳

机构

  • 3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2篇重庆医科大学...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复旦大学
  • 4篇深圳大学总医...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清华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5篇周骐
  • 20篇肖颖彬
  • 13篇武晓静
  • 12篇陈林
  • 10篇王学锋
  • 10篇黄岚
  • 9篇钟前进
  • 6篇刘健
  • 4篇葛均波
  • 4篇晋军
  • 4篇陈柏成
  • 4篇周音频
  • 4篇王培勇
  • 4篇宋耀明
  • 3篇邹云增
  • 2篇李爱民
  • 2篇陈劲进
  • 2篇周建业
  • 2篇胡盛寿
  • 2篇黄晶

传媒

  • 4篇重庆医学
  • 3篇心肺血管病杂...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心脏杂志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2篇心血管康复医...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胸心血管...
  • 2篇创伤外科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8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淋巴转运对缺血心肌免疫损伤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既往认为心脏淋巴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组织间隙液体平衡,近年来发现淋巴系统在心肌梗死后的修复中发挥新的功能,调节淋巴管内皮细胞的分化可能是促进梗死后心肌组织愈合的治疗靶点。本文概述心脏淋巴管系统的起源及淋巴内皮细胞的分化调控机制,综述近年来干预淋巴系统对心肌缺血后恢复的影响,为心肌梗死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刘嘉玲武晓静周骐
关键词:免疫损伤心肌梗死后淋巴系统分化调控心肌组织
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中的“问题—读书教学法”
2002年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心血管外科临床见习实际,基于青年学员心理发展规律,探讨了“问题-读书教学法”对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周骐肖颖彬
关键词:教学法临床见习教改医学教育
紫杉醇对兔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影响的差异及意义(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紫杉醇对兔血管内皮和平滑肌增生影响的差异及意义.方法:将兔血管平滑肌细胞接种于共培养体系上室、内皮细胞接种于下室建立体外内膜修复模型,观察紫杉醇对兔血管平滑肌和内皮细胞3H-TdR掺入、细胞计数和迁移率的影响,用直线回归法计算紫杉醇对平滑肌和内皮细胞增生迁移的半数有效抑制浓度IC50.结果:在1 nmol·L^-1~1 μmol·L^-1之间,紫杉醇呈浓度依赖地抑制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细胞计数和迁移(n=6, P<0.01).在10 nmol·L^-1~1 μmol·L^-1之间,紫杉醇呈浓度依赖地抑制内皮细胞3H-TdR掺入、细胞计数和迁移(n=6, P<0.01).1 nmol·L^-1紫杉醇对内皮细胞3H-TdR掺入和细胞计数有抑制倾向,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1 nmol·L^-1的紫杉醇却已显著抑制内皮细胞迁移(n=6, P<0.01).紫杉醇对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迁移抑制的IC50分别为 10.09±0.47、9.16±0.54 nmol·L^-1,对内皮细胞增生、迁移抑制的IC50分别为 19.05±0.35、5.37±0.51 nmol·L^-1.10 nmol·L^-1紫杉醇作用 20 min 在观察时间内能持续抑制融合内皮组平滑肌增生,而对数内皮组平滑肌增殖在10 d时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紫杉醇在抑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同时也抑制内皮增生,紫杉醇干预后平滑肌细胞增生延迟与内皮细胞再生延迟密切相关.
武晓静葛均波黄岚周骐邹云增
关键词:紫杉醇平滑肌细胞增生共培养
大网膜联合组织工程心肌移植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心功能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种植于共聚乙交酯-丙交酯(PLGA)补片上构建组织工程心肌(EHT),在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上观察大网膜增加EHT血供,改善微环境后对心脏间质胶原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为心肌梗死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途径。方法结扎SD大鼠左冠状动脉,制作心肌梗死模型。以大鼠MSCs为种子细胞构建EHT,将符合心肌梗死标准的18只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A组:网膜包裹EHT;B组:单纯EHT移植;对照组:单纯心肌梗死;另设假手术组(n=6):仅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及EHT移植。EHT植入后4周,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彩色室壁运动(CK)方法检测梗死部位心室壁运动,取标本做天狼猩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改变。结果A组EHT植入后4周部分PLGA纤维降解,梗死部位心肌间质胶原含量较B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CK检查显示A组梗死部位心室壁运动较B组和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A组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较对照组和B组明显减小(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较对照组和B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大网膜包裹MSCs-PLGA构建的EHT覆盖于梗死心肌表面能改善心肌梗死后间质胶原重塑和梗死部位心室壁运动,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周骐周建业胡盛寿胡平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大网膜心肌梗死
初级胆汁酸合成途径参与左心衰竭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压力超负荷导致大鼠左心衰竭相关肺动脉高压(HF-PH)时血清代谢组及代谢通路的变化。方法:通过主动脉弓缩窄(TAC)建立大鼠压力超负荷左心衰竭模型,根据TAC术后不同时点分为0周组(n=6)、6周组(n=6)和9周组(n=6),另设假手术对照组(n=6)。行心脏彩超检测左室重构和心功能,通过心导管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分析血浆代谢物,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及t检验筛选HF-PH形成过程中差异性代谢物并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与0周组相比,心脏彩超提示TAC术后6周和9周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增加,6周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9周时LVEF减少[(67.09±2.61)%vs(82.91±7.79)%,n=6,P<0.01]。心导管检测发现,与0周组相比,术后6周mPAP增高,但仍在正常范围之内[(19.53±0.97)mmHg vs(15.81±0.78)mmHg,n=6,P<0.05],术后9周mPAP增高[(30.08±1.07)mmHg vs(15.81±0.78)mmHg,n=6,P<0.01],提示TAC术后6周肺动脉高压开始形成,9周发展为HF-PH。OPLS-DA分析提示6周和9周组代谢模式分离,根据VIP>1和P<0.05的筛选标准,两组间16个代谢物表达差异显著;进一步用KEGG分析提示初级胆汁酸合成途径变化显著;与该途径相关的代谢物有胆酸和鹅脱氧胆酸,ROC分析两者预测HF-P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9和0.905。结论:初级胆汁酸合成途径可能参与了HF-PH的形成和发展;胆酸和鹅脱氧胆酸可能成为HF-PH的预测标志物及治疗新靶点。
董博谭兰兰胡骏豪牛欢周骐武晓静
关键词: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
逆灌浅低温氧合血心脏不停跳和冷血心脏麻痹液对心肌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对比逆灌浅低温氧合血心脏不停跳与中低温冷血心脏麻痹液对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肌代谢的影响。方法 观察 18例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心肌氧摄取率、动脉血及冠脉回流血乳酸、H+ 浓度及主动脉阻断前后房间隔心肌组织腺苷酸类物质含量、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本组分为心停跳组和心不停跳组。结果 心不停跳组心肌氧摄取率高于心停跳组 (P <0 .0 1) ,动脉血 冠脉回流血乳酸、H+ 差值低于心停跳组 (P <0 .0 5 ) ;心停跳组主动脉开放前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心脏不停跳组明显 ,房间隔心肌组织ATP、TAN含量低于主动脉阻断前 (P <0 .0 5 ) ,心不停跳组降低不明显 (P >0 .0 5 )。
周骐肖颖彬陈林钟前进王学锋
关键词:不停跳心肌代谢
骨髓基质干细胞种植体外修复内皮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被引量:15
2005年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种植体外修复内皮的可行性及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影响。方法培养兔血管内皮、平滑肌和人MSCs,通过细胞共培养模拟血管内皮修复过程,用流式细胞仪分析MSCs分子表型特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与内皮共培养的MSCsFlk1和vWF蛋白表达,根据下室内皮生长状态及是否接种MSCs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纯MSCs组、融合内皮组、对数内皮组和MSCs种植组。氚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检测平滑肌细胞DNA合成,Westernblot检测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结果分离的MSCs表达基质细胞标志CD105和CD166,不表达造血干祖细胞和内皮细胞标志CD34、Flk1、vWF;与内皮共培养5天时,vWF染色仍为阴性,但约25.71%MSCs开始表达Flk1;MSCs种植组平滑肌细胞3HTdR掺入虽高于融合内皮组,但与对数内皮组比较显著降低;MSCs种植组平滑肌细胞PCNA蛋白吸光度相对值虽高于融合内皮组,但与对数内皮组比较明显减少。结论MSCs种植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种植在成熟内皮中的MSCs具有微环境依赖向内皮分化的能力。
武晓静黄岚周骐宋耀明李爱民晋军
关键词:干细胞骨髓内皮血管增生
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子表型特征及微环境依赖向内皮分化的能力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分子表型特征及与成熟内皮共培养时向内皮分化的能力。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干细胞 ,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法分析其CD34、CD10 5和CD16 6表达率 ,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观察与成熟兔主动脉内皮共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Flk -1和vWF蛋白表达 ,并分析anti VEGF抗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Flk -1表达的影响。结果 :分离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CD34表达率为 (4 .16± 0 . 16 ) % ,与阴性对照 (4. 0 6± 0 . 2 3) %相比无统计学差异 ,CD10 5表达率为(90 .2 0± 2 . 35 ) % ,CD16 6表达率为 (82. 30± 3. 2 2 ) % ,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 (n =6 ,P <0 .0 5 ) ;与成熟内皮细胞共培养 5d时 ,vWF染色仍为阴性 ,但部分骨髓基质干细胞开始表达Flk -1;anti VEGF抗体呈浓度依赖地抑制Flk- 1阳性骨髓基质干细胞计数 (n =6 ,P <0 .0 5 )。结论 :与成熟内皮共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微环境依赖向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
武晓静黄岚周骐宋耀明周音频崔斌
关键词: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子表型微环境血管形成
促进心肌梗死区心肌再生的组织工程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病例数逐年增加,随着手术技术逐渐完善,辅助装置在部分重症病例的成功应用,冠心病的外科治疗效果不断提高。同时,提高CABG的远期疗效和危重症冠心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在不断寻找新技术与传统外科手段相结合的新的治疗方法,而材料科学与基础医学的交叉产生了组织工程的概念。
周骐周建业胡盛寿
关键词:心肌再生梗死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重症冠心病手术技术重症病例
冠状动脉钙化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4
2019年
冠状动脉钙化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随着广泛应用的新技术,其检出率逐年增高。冠状动脉钙化常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慢性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通常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进展过程。然而,随着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冠状动脉钙化又有了新的认识。
何贵均周骐
关键词:冠状动脉钙化内皮损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