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安健

作品数:12 被引量:200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2篇农业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气候
  • 4篇旱涝
  • 2篇缺测
  • 2篇夏季
  • 2篇降水
  • 2篇车贝雪夫多项...
  • 1篇低温冷害
  • 1篇行星波
  • 1篇沙漠化
  • 1篇数据缺测
  • 1篇年代际
  • 1篇年代际变化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数据
  • 1篇气候特征
  • 1篇气候序列
  • 1篇气候异常
  • 1篇气候资料
  • 1篇气象
  • 1篇气象参数

机构

  • 8篇中国气象局国...
  • 4篇国家气象信息...

作者

  • 12篇孙安健
  • 2篇刘小宁
  • 2篇张尚印
  • 2篇郭艳君
  • 2篇高波
  • 2篇张秀芝
  • 1篇陈乾金
  • 1篇李晓燕
  • 1篇田林
  • 1篇刘德松

传媒

  • 2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高原气象
  • 1篇交通标准化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干旱气象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浑善达克沙地气候及沙漠化规律的研究被引量:7
1992年
本文选用浑善达克沙地及其边缘巴彦郭勒、正镶白旗等七个气象站的30年的气象资料,通过均权合并统计,获得一组表征整个沙区气候状况的气象要素时间序例,并依此分析了与沙漠化有关的各气象因子的演变趋势,探讨了该区温度、降水以及干燥系数的准周期振动规律及其影响因子。
刘德松孙安健
关键词:气候沙漠化温度降水
气候资料缺测插补方法的对比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采用均生函数正交筛选(MGF)和一维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CP)进行了年降水量各种缺测情况下资料的插补试验,并计算各种统计量,结果表明:无论何种缺测MGF法拟合或插补精度一般高于CP法,尤其对连续多年缺测和序列一开始便连续缺测更为明显;同一种方法1a缺测拟会精度高于多年缺测,连续4—5a缺测但在序列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拟合结果差别不大,但多段同时缺测拟合精度低于一段缺测.
张秀芝孙安健
关键词:车贝雪夫多项式气候数据
江淮流域旱涝年份准定常行星波分布与平均纬向风速的差异被引量:9
1994年
利用欧洲数值预报中心1980-1989年6-8月资料,讨论了80年代江淮流域夏季旱涝年份亚洲地区平均纬向风速和准定常行星波分布的差异,旱年类与涝年类相比,热带东风急流强度偏强,纬度位置偏南;副热带急流强度相近,位置偏北.旱年(涝年)类的夏季准定常行星波的分布反映了菲律宾周围水域上空和青藏高原地面的热源均为偏强(弱)的异常外源强迫的结果。二者的主要差异表明,在中高纬度振幅大值区,旱年类纬度位置较涝年类偏北几个纬度,厄尔尼诺与反厄尔尼诺年份之间,准定常行星波各纬向波数的振幅距平分布基本上具有完全相反的型式,亚洲平均纬向风速分布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孙安健
关键词:江淮流域旱涝准定常行星波风速
公路工程建设标准《公路建设低气压环境施工气象参数》介绍
2000年
孙安健田林
关键词:公路建设气象参数
利用车贝雪夫多项式进行资料缺测插补的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使用一维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进行历史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各种缺测情况下资料的插补试验,在选代计算过程中,还对理想初值的两种临界迭代次数选取方案和迭代终值法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结果表明,一般情况下迭代终值计算精度较高,旱涝年则理想初值拟合结果更好一些;一年缺测插补精度高于连续多年缺测;双向插补计算结果优于单独使用顺序或逆序插补结果.
张秀芝孙安健
关键词:车贝雪夫多项式气候序列数据缺测
华北平原地区夏季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被引量:101
2000年
利用华北平原地区 1 3个站 1 951~ 1 995年 6~ 8月的降水量资料讨论了该地区发生的严重旱涝特征 ,发现各有 7年出现严重干旱和雨涝。严重干旱主要发生在 6、7月份 ,严重雨涝主要发生在 7、8月份。特大旱涝发生最频繁的地带在燕山南麓和太行山东麓。 50年代多雨涝 ,60~ 80年代多干旱 ,进入 90年代雨涝增多 ,反映华北平原地区旱涝变化阶段性和群发性。东西伯利亚 (或鄂霍茨克海 )阻塞高压及亚洲中高纬度东高西低分布的稳定维持 ,则分别对华北平原的严重干旱与雨涝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西 (偏南、偏东 ) ,华北平原地区易发生严重雨涝 (干旱 )。夏季风偏强 (弱 )年份 ,华北平原多发生雨涝 (干旱 )。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与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处于明显正距平阶段 ,华北平原地区易分别发生严重干旱与雨涝。
孙安健高波
关键词:华北平原夏季旱涝旱灾
秋季华南低温冷害气候特征被引量:3
1995年
利用1951—1990年9—10月广东、广西、福建和海南48个气象台站资料,讨论华南秋季低温冷害天气气候特点。分析发现,低温冷害过程频数自北往南递减,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加,年总日数自北往南迅速减少,南北差别大;出现的时间和降温强度随高度分别提早和增强,持续时间从北往南迅速缩短,极端最低气温从北往南升高,沿海高于内陆,强低温冷害年有9年,主要集中在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
张尚印刘小宁孙安健
关键词:秋季冷害气候特征
1994/1995ENSO与全球气候异常被引量:1
1996年
1994/1995ENSO与全球气候异常孙安健李晓燕(国家气候中心气候诊断室北京100081)近10多年来,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给许多国家造成了严重灾害。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00亿美元以上,其中70%左右是天气气候灾害造成的。因...
孙安健李晓燕
关键词:全球气候变化气候异常热带气旋ENSO赤道太平洋热带太平洋
我国西北地区春季旱涝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20
2003年
利用西北地区 1 60个台站 1 950~ 2 0 0 0年春季降水量资料 ,讨论了西北 5个区域的旱涝气候特征 ,发现西北东部和北疆山前地带降水气候变化最为激烈 ,旱涝事件频繁。整个西北地区春季干旱虽较雨涝多见 ,但严重雨涝的发生多于严重干旱 ,且严重旱涝的发生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有增加的趋势。西北各区的旱涝演变具有阶段性和群发性的特点 ,存在年代际的变化周期和 5~ 6年的准周期振荡。西北东部春季严重雨涝和严重干旱发生时 ,中高纬度大尺度环流及副热带大气环流特征迥然不同 ,且分别对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北太平洋西风漂流区海温异常表现出遥响应的关系。
孙安健郭艳君
关键词:春季旱涝气候降水量年代际变化大气环流
华南寒潮气候特征研究被引量:14
1995年
本文利用华南地区48站逐日气温资料,分析寒潮气候特征.经分析发现:华南寒潮频数由北向南减少,内陆多于沿海。寒潮过程年代际变化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华南寒潮平均过程降温居全国之首,80%以上集中在10.0~19.0℃降温幅度内。
刘小宁孙安健张尚印
关键词:寒潮气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