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荣距

作品数:70 被引量:245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创伤
  • 15篇严重创伤
  • 15篇胰岛
  • 15篇胰岛素
  • 13篇胰岛素强化
  • 13篇胰岛素强化治...
  • 10篇早期胰岛素强...
  • 10篇细胞
  • 9篇内皮
  • 8篇蛋白
  • 8篇血管
  • 7篇咬伤
  • 7篇基因
  • 7篇分化
  • 6篇严重创伤后
  • 6篇伤患者
  • 6篇蛇咬伤
  • 6篇创伤后
  • 6篇创伤患者
  • 5篇血管内皮

机构

  • 3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0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70篇孙荣距
  • 44篇赵晓东
  • 31篇党伟
  • 30篇张宪
  • 19篇马俊勋
  • 17篇苏琴
  • 15篇姚咏明
  • 15篇张建波
  • 14篇果应菲
  • 14篇秦宇红
  • 12篇黎檀实
  • 12篇袁晓玲
  • 10篇罗向东
  • 9篇苏踊跃
  • 6篇杨宗城
  • 5篇刘波
  • 5篇潘菲
  • 5篇蔡震
  • 5篇唐红英
  • 4篇陈建

传媒

  • 9篇中国急救医学
  • 8篇中国急救复苏...
  • 5篇第八届全国创...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临床急诊杂志
  • 4篇感染.炎症....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中华危重病急...
  • 2篇2008北京...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2
  • 10篇2011
  • 16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64例严重创伤病人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护理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通过对严重创伤患者围手术期采用胰岛素强化强化的综合护理原则,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64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值超过肾糖阈8.96mmol/L)的SIRS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检测血糖水平以及综合护理,采用放射免疫法和ELISA法分别于治疗后12小时,以及术后24小时、48小时检测两组血浆TNF-a与IL-6水平。结果:严重创伤患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手术后血中炎症介质TNF的水平虽著下降(P<0.01),而血IL-6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针对胰岛素强化治疗看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制定综合护理原则。严重创伤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浆TNF-a、IL-6的炎性介质水平,继而抑制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预防感染,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韩旭孙荣距曹颖俐
关键词:严重创伤胰岛素强化治疗TNTIL-6护理
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研究
张建波闫乐媛赵晓东孙荣距党伟苏琴张宪刘贵福
急诊专科医师培训的思考被引量:4
2009年
专科医师的培养对于急诊科乃至急诊医学的发展都至关重要。近年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对急诊科医师专科化和系统培养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其培训在实践上历经了以轮转为主到以专科为主的发展过程;在理念上产生了由转科医生到“急诊专科医师”的转变;在管理上实现了规范化,临床实践中实现了规模化和系统化,提高了急诊科作为窗口单位的工作效率。
孙荣距张建波赵晓东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探讨如何迅速建立有效的可靠的静脉通路,救治特殊体位的急危重症患者。方法我院急诊科1992-01~2005-12选择和建立深静脉通路共2489例,选用常规(去枕平卧位)方法及非常规(特殊体位:不去枕卧位、半卧位、斜卧、坐位)穿刺方法。结果深静脉颈内静脉穿刺为43例(1.73%);锁骨下静脉为2230例(89.59%),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上入路病例389例,行下入路锁骨穿刺术的病例1841例;股静脉为216例(8.68%)。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危重患者急救复苏的关键,锁骨下静脉的上下入路可以作为常规、非常规体位患者抢救、紧急给药或复苏时首选。
张宪何忠杰赵晓东马俊勋孙荣距果应菲张建波党伟
关键词:静脉通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特殊体位
Acheron调节Id1促进创伤组织新生血管化的机制研究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Acheron调节创伤组织新生血管化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cheron与Idl共同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促进创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组织新生血管化,并与Integrin信号关联。
孙荣距苏琴张建波果应菲秦宇红赵晓东
关键词:创伤组织细胞增殖新生血管化
文献传递
胰岛素早期强化治疗对老年人严重创伤后免疫功能的研究
赵晓东马俊勋苏琴孙荣距姚咏明党伟张宪
分化抑制因子1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构建p21启动子介导的报告基因p21-Luc,分别转染Eahy926细胞、Id1抑制(siId1细胞)或诱导表达(pcDNAId1)细胞、E2A抑制或诱导表达细胞,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提取Eahy926细胞总蛋白,分别加入Id1抗体、E12抗体和E47抗体,免疫共沉淀,以Eahy926细胞作为对照,Western blotting检测Id1、E12和E47的表达情况。分别转染siId1、pcDNAId1载体于Eahy926细胞,与正常Eahy926细胞同步化培养48h后,行细胞染色,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G1期的DNA含量。结果与Eahy926细胞比较,siId1细胞、pcDNAE2A细胞p21基因启动子介导的荧光素酶活性增强,p21蛋白表达增高(P<0.05,P<0.01);pcDNAId1细胞、siE2A细胞p21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21蛋白表达减弱(P<0.05)。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Id1免疫共沉淀细胞裂解物中同时检测到E47/E12蛋白,E47/E12沉淀物中也能检测到Id1。与正常Eahy926细胞比较,转染siId1的细胞G1期DNA含量增多,约为Eahy926细胞的3.3倍(P<0.05),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增殖缓慢;而转染pcDNAE2A的细胞G1期DNA含量减少,约占正常的35.4%(P<0.05),细胞周期演进,细胞增殖加快。结论Id1可能通过与转录因子E47/E12作用,调节p21表达,进而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
孙荣距闫乐媛张建波果应菲袁晓玲党伟秦宇红张宪赵晓东
关键词:细胞周期细胞增殖
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2007年
目的:探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1992年2月-2005年12月急救部急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3296例,以2000年为界分传统呼吸支持(2000年前)和规范性呼吸阶梯治疗(2000年后)两阶段。对救治过程中有关呼吸通路支持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传统呼吸支持患者1922例,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选择呼吸支持方法,侧重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规范性呼吸阶梯治疗患者1374例,按呼吸功能不全的不同程度,采用复苏体位、开放气道、清除呕吐物、鼻导管吸氧、面罩给氧、气管插管、环甲膜穿刺、气管切开、气管扩切术(气管穿刺导入气管套管术)和/或呼吸机支持等不同侵入程度的治疗达到呼吸支持的目的。结果: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以复苏体位、鼻导管吸氧和呼吸机支持使用率最高。在呼吸复苏稳定率和呼吸稳定时间方面,规范性阶梯治疗[86.3%和(48.40±3.15)min]均较传统治疗[70.5%和(55.60±2.91)min]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呼吸规范性阶梯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危重患者呼吸支持管理的效果,呼吸复苏稳定率、呼吸复苏时间等均有明显改善。
张宪刘波何忠杰孙荣距赵晓东
关键词:急诊
脓毒症细菌内毒素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Toll样受体和钙信号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髓质分化蛋白2(MD2)、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STIM1)对细菌内毒素(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钙超载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DMEM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①高保真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PS刺激前及刺激后0.5、1、6、12、24 h的TLR4、MD2、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②用psiSTIM、psiTLR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检测其对LPS刺激HUVEC钙内流的影响。③ psiTLR转染12 h后用LPS刺激6 h,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抗TLR4抗体沉淀细胞裂解液中MD-2、STIM1、NF-κB蛋白表达。④在LPS刺激HUVEC基础上,给予NF-κB抑制剂PDTC 0.1 mg/L或1 mg/L以及转染psiTLR表达载体1 h或1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RT-PCR检测STIM1、NF-κB的mRNA表达。结果① LPS刺激HUVEC后,上清液中TLR4、MD2、NF-κB的mRNA表达水平(2-ΔΔCt)逐渐升高,均于6 h达峰值,分别为23.52±2.88、17.43±3.43、18.13±2.99;与LPS刺激前(分别为7.02±2.81、5.19±3.22、8.11±1.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 psiSTIM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峰值(Peak[Ca2+])显著升高(nmol/L:62.61±14.12比108.13±22.33,P〈0.05);psiTLR也可显著抑制LPS诱导Peak[Ca2+]显著升高(nmol/L:50.78±8.05比109.43±20.21,P〈0.01);而共同抑制TLR、STIM1表达则可使Peak[Ca2+]进一步降低(nmol/L:39.31±6.42比109.43±20.21,P〈0.01)。③非LPS处理组免疫共沉淀法能检测到抗TLR4抗体沉淀细胞中MD2蛋白表达,LPS处理组MD2蛋白表达增强,psiTLR+LPS组MD2蛋白表达显著减弱;而3组均未检测到STIM1、NF-κB蛋白表达。④与LPS组比较,PDTC 1 mg/L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ng/L:0.60±0.24比1.77±0.66,P〈0.01),PDTC 0.1 mg/L和1 mg/L组及psiTLR 12 h组IL-6水平显著降低(ng/
肖建国宋青黎檀实孙荣距
关键词:脓毒症血管内皮细胞
E-box元件在p21基因表达调控中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p21基因调控序列E-box位点的突变分析,研究E-box位点对p21基因表达调控的作用。方法:将人野生型p21基因启动子全长序列构建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并进一步对重组载体pGL3-p21p启动子E-box位点做定点突变,构建突变载体E1、E2、E3,分别转染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DLR系统测定荧光素酶活性,并观察E-box位点突变前后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结果:测序结果表明野生型pGL3-p21p及突变载体E1、E2、E3构建成功。野生型pGL3-p21p荧光素酶活性(105.82±16.55)明显高于空载体pGL3-basic(1.56±0.62);突变载体E1、E2、E3的荧光素酶活性(70.71±16.46、37.87±3.26、83.25±11.48)较野生型载体不同程度下降(P<0.01)。结论:p21基因启动子某些E-box位点参与了p21基因的表达调控。
孙荣距夏照帆杨宗城姚咏明赵晓东苏踊跃罗向东
关键词:P21报告基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