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季峰

作品数:24 被引量:132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腰椎
  • 8篇骨折
  • 7篇脊柱
  • 6篇前路
  • 6篇内固定
  • 6篇节段
  • 5篇融合术
  • 5篇颈椎
  • 5篇后路
  • 4篇多节段
  • 4篇多节段颈椎
  • 4篇多节段颈椎病
  • 4篇手术
  • 4篇术式
  • 4篇疗效
  • 4篇颈前
  • 4篇颈前路
  • 4篇颈椎病
  • 3篇腰椎退变
  • 3篇腰椎退变性

机构

  • 24篇南京医科大学
  • 5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连云港市第二...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4篇季峰
  • 23篇王守国
  • 16篇谢跃
  • 15篇费昊东
  • 10篇徐用亿
  • 6篇田纪伟
  • 5篇赵庆华
  • 3篇岳海涛
  • 3篇孙进
  • 2篇葛运如
  • 2篇唐洪辉
  • 2篇岳海涛
  • 2篇赵则雪
  • 1篇费皓东
  • 1篇左文山
  • 1篇朱国太
  • 1篇李凯
  • 1篇郝跃东
  • 1篇陈鸣

传媒

  • 7篇中国矫形外科...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山东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临床骨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路手术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前路手术疗效。方法:对颈椎间盘突出症42例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融合加钛板内固定术,观察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改善及骨性融合情况。结果:42例获得随访间6~42个月,术后3~6个月复查骨性融合率100%,按Odom分类系统评估:(1)优秀14例,良好23例,满意5例,优良率88.1%。结论:颈前路手术是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治疗方法。
季峰王守国谢跃费昊东朱国太
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颈前路减压颈前路手术
伤椎置钉GSS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1年2月采用短节段GSS加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Cobb角、骨折复位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52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2~29个月、平均19个月。Cobb角术前(29.6±9.1)°,术后恢复到(5.1±6.2)°,两者比较P<0.05;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为正常的(40.9±17.7)%,术后恢复为正常的(94.9±10.2)%,两者比较P<0.05。术前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5例,C级6例,D级19例,E级16例。术后除3例A级和1例C级外,均有1~3级的恢复。术后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同时经伤椎置钉的短节段GSS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可获得良好的复位,增加术后稳定性,是一种切实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季峰王守国谢跃费昊东
关键词:脊柱骨折胸腰椎
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枢椎结合性骨折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椎骨折伴齿状突骨折的可行性、方法、疗效和适应证。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椎骨折伴齿状突骨折26例,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防治,26例均采用美国强生Depuy公司生产的后路Summit钉棒系统。万向螺钉直径3.5mm,寰椎螺钉长26~30mm,平均28mln,枢椎螺钉长24~28mm,平均26mm。术后颈托外固定保护3个月。结果患者寰枢椎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术后无一例患者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4个月,手术时间(1264±26)min,出血量(3504±107)ml。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内固定断裂、变形、松动。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寰椎骨折伴齿状突骨折具有可行性,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疗效可靠。
王守国赵庆华谢跃季峰费昊东田纪伟
关键词:寰椎枢椎脊柱融合术内固定器
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症41例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症(DLS)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DLS的41例患者,术前侧凸Cobb角平均为26.9°。术式为后路正中切口,行椎管减压,长节段固定,去旋转、凸侧加压及凹侧撑开矫正侧凸,椎体间融合及后外侧自体骨植骨融合术。结果术后Cobb角平均矫正率为55.1%。全组病例术后随访4~48个月,平均25个月。术前JOA评分10分,末次随访24分,优良率为89.1%。术后无感染,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无椎间隙高度的丢失。结论 DLS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彻底减压,重建腰椎矢状面及冠状面的平衡,可融合固定加强脊柱的稳定性。
季峰谢跃王守国费昊东徐用亿
关键词:脊柱侧凸腰椎外科手术
前路与后路术式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比较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比较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探讨单节段腰椎结核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5年6月在本科手术治疗的40例单节段腰椎结核患者。按手术入路分为两组:前路组18例,行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后路组22例,行经后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采用腰痛VAS、JOA评分、节段后凸Cobb角和其他临床指标评估治疗效果。[结果]前路组与后路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50±40.95)min vs(181.14±46.88)min,P>0.05],在失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7.83±261.87)ml vs(570.52±250.09)ml,P>0.05]。40例均获得24~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病灶均获得骨性融合。与术前相比,术后和末次随访时两组的ESR、CRP、腰痛VAS评分和节段后凸Cobb角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JOA评分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之间的ESR、CRP、腰痛VAS评分和JOA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路组的后凸矫正丢失角度显著大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8±2.40)°vs(1.91±1.60)°,P<0.05]。此外,前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后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44%(8/18)vs 13.64%(3/22),P<0.05]。[结论]在标准抗结核化疗基础上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与后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结核可取得同样的满意疗效,但后路手术相比前路手术并发症更少,后凸矫正丢失更少。
徐用亿季峰王守国孙进岳海涛唐洪辉
关键词:腰椎结核前路后路病灶清除
颈前路钛网和钢板联合Cage治疗非连续性多节段颈椎病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和前路钛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15例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钛网和前路钛钢板联合Cage前路减压和重建,治疗15例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神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年1个月,用神经功能评价(JOA评分),术前为(6.8±2.4)分,术后为(11.6±1.6)分;15例影象学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间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如果交界节段无退变和不稳,保留交界节段分别对受累节段进行减压和固定融合,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王守国岳海涛季峰
关键词:钛网钛钢板椎间融合器
比较分析三种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疗效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比较分析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前路不同减压植骨融合术式的临床疗效,探讨如何选择多节段颈椎病的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2013年1月采用颈前路不同减压术式治疗的85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三组: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A组25例,多平面椎间隙减压B组30例,椎体次全切除结合椎间隙减压C组30例,比较分析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的JOA评分改善优良率、颈椎曲度Cobb角、融合率及并发症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至少2年随访,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58.80±28.55)min,(164.67±24.24)min,(142.5±26.51)min]C组与A、B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64.86±84.80)ml,(203.33±83.34)ml,(211.67±76.21)ml]A组与B、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JOA评分改善优良率和并发症率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3组分别为60%,83.33%,90%),A组与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颈椎Cobb角增加值[分别为(5.48±2.63)°,(9.43±3.85)°,(8.76±2.71)°]A组与B、C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颈椎前路三种不同减压植骨融合术式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在改善神经功能上没有明显区别,但是混合式减压植骨融合术后融合率最高,多椎间隙减压和混合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颈椎曲度恢复优于长节段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术。
徐用亿王守国孙进谢跃费昊东季峰葛运如
关键词:多节段颈椎病前路
微小核糖核酸-1256抑制后的钙结合蛋白39上调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传导保护人成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诱导的氧化损伤
2022年
目的:探索微小核糖核酸-1256(miR-1256)对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传导和地塞米松(Dex)诱导的成骨细胞损伤的潜在影响。方法:分别培养hFOB1.19成骨细胞和原代人成骨细胞,地塞米松(1μmol/L,48 h)干预两种细胞,使用miR-1256前体的慢病毒(lv-premiR-1256)、miR-1256反义慢病毒(lv-antagomiR-1256)转染两种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miR-1256和钙结合蛋白39(CAB39)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iR-1256和CAB39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台盼蓝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及细胞凋亡,RNA下拉检测miR-1256和CAB39的结合,Promega试剂盒检测CAB39的3’非翻译区(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全自动荧光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活性氧检测。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miR-1256主要位于细胞质中,直接与CAB39的mRNA结合。在hFOB1.19细胞和原代人成骨细胞中,异位miR-1256过表达后,CAB39 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及其表达下调;miR-1256抑制后,CAB39 3’-UTR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及其表达升高。miR-1256的过表达降低了AMPKα1-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磷酸化和AMPK的活性,但抑制miR-1256后上述活性增强。抑制miR-1256可增加NADPH活性和Nrf2级联基因的mRNA表达,从而抑制Dex诱导的hFOB1.19细胞和人成骨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细胞毒性。结论:miR-1256抑制后的CAB39上调激活了AMPK信号传导,从而保护人成骨细胞免受Dex诱导的氧化损伤。
陈维杨郝跃东王守国季峰
关键词:成骨细胞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颈前路钛网和钢板联合Cage治疗非连续性多节段颈椎病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钛网和前路钛钢板联合椎间融合器(Cage)治疗15例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钛网和前路钛钢板联合Cage前路减压和重建,治疗15例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患者,影像学和临床神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3年1个月,用神经功能评价(JOA评分),术前为(6.8±2.4)分,术后为(11.6±1.6)分;15例影像学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间融合器下沉等并发症。[结论]非连续节段性颈椎病,如果交界节段无退变和不稳,保留交界节段分别对受累节段进行减压和固定融合,是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
王守国田纪伟岳海涛季峰
关键词:钛网钛钢板CAGE
经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症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腰椎退变性侧凸症的发病机制、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为52~79岁,平均67.4岁。通过比较术前、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Cobb’s角和腰椎前凸角变化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32例均获得12~50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28.5个月,所有患者均在6个月后获得骨性融合,椎弓根螺钉位置良好,无断钉断棒,无假关节形成现象。术前ODI为(60±11)%,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1±6)%;术前Cobb’S角数为(28±9)°,术后末次随访时为(13±5)°;术前腰椎前凸角为(20±10)°,术后末次随访时为(41±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腰椎退变性侧凸症手术治疗应采取个体化设计,必须减压得当同时恢复重建腰椎冠状面和矢状面平衡,才能缓解患者的腰腿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谢跃徐用亿王守国季峰费昊东赵庆华田纪伟
关键词:脊柱侧凸腰椎脊柱融合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