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玮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住院儿童药疹29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儿童药疹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对293例住院儿童药疹的临床特点、药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种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药疹以猩红热样或麻疹样发疹型为主(57.7%),其次为多形红斑型(18.7%)、荨麻疹型(14.7%)、重症药疹(7.2%)。致敏药物主要为抗生素类(79.6%),其次为抗癫痫药(8.5%)和解热镇痛药(7.5%)。结论:抗生素类(主要为青霉素类,其次为头孢菌素类)已成为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其次为抗癫痫药和解热镇痛药。
- 宋玮周莲宝
- 关键词:药疹儿童致敏药物
- 婴幼儿肺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婴幼儿肺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其恢复的因素,并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预测伴有喘息的肺炎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德国JEAGER公司生产的Master Screen Paed肺功能对 122例肺炎组(男8...
- 宋玮王立波张皓张晓波
- 文献传递
- 婴幼儿肺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研究婴幼儿肺炎肺功能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其恢复的因素,并探讨支气管舒张试验对于预测伴有喘息的肺炎患儿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122例肺炎组在入院后第二天和临床症状、体征及胸片炎性渗出消失时检测潮气呼吸肺功能;若未恢复正常,...
- 宋玮王立波张皓张晓波
- 文献传递
- 儿童急性腹型荨麻疹60例诊治分析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提高对儿童急性腹型荨麻疹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60例儿童急性腹型荨麻疹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7岁以下组和7岁以上组,比较2组患儿临床特点和治疗的差异。分析患儿的年龄、性别、总住院天数、病程、病因、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糖皮质激素应用的最高剂量(强的松当量)及应用的天数等。结果:16例(26.7%)患儿有明确发病诱因,主要为感染、过敏性食物和药物。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有17例(28.33%),腹痛和皮疹间隔的最长时间为3.5d;7岁以上组患儿的腹痛程度显著重于7岁以下组(P=0.037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者有42例(71.19%)。所有患者腹部B超检查(29例)和腹部X线片检查(12例)均无明显异常。按照强的松当量,糖皮质激素每公斤体质量单日最高剂量为(1.59±0.84)mg,该最高剂量应用的平均天数为(4.70±2.20)d,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急性腹型荨麻疹患儿的病情较重,感染、药物和食物是其常见的发病诱因,部分患儿首先出现腹痛的症状,易导致误诊或漏诊。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急性腹型荨麻疹的首选用药,规范应用糖皮质激素有助于该病的治疗,并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唐慧周莲宝钱秋芳宋玮黄迎郦斐王朵勤徐金华
- 关键词:荨麻疹儿童
- 含马齿苋等提取物的润肤剂改善(2~12)岁儿童缓解期特应性皮炎严重性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观察含马齿苋等提取物的润肤剂是否对进入缓解期的(2~12)岁特应性皮炎(AD)患儿的临床严重性有持续改善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实验方法,在全国5家儿童医院中,入选(2~12)岁中度AD患儿297例,随机数字表法分试验组(148例)和对照组(149例)。AD急性期两组均在患处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1次/d,全身外用润肤剂2次/d,疗程不超过4周,直至IGA≤1分,进入缓解期。缓解期时,试验组停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继续全身使用润肤剂2次/d,而对照组停用药物和润肤剂。分别在基线、急性期4周(缓解期第0周)、缓解期第4周和第8周以及复发时,通过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EASI)评分对疾病的严重性进行评分,通过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进行瘙痒严重性的评估,应用德国CK公司的皮肤屏障测量仪测量经表皮脱水(TWEL)值、皮肤含水量。结果主要结局是缓解期第4周、第8周时EASI及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结局是缓解期第4周、第8周时两组瘙痒严重性VAS评分、皮肤含水量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WEL值在维持期第4周时无统计学差异,在维持期第8周时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AD患者维持期持续使用润肤剂可以改善皮损严重性,可以持续改善瘙痒、降低经表皮失水、增加皮肤含水量。
- 窦丽敏吴瑶宋玮卢文敏王榴慧赵漂萍
-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润肤剂马齿苋瘙痒TEWL皮肤含水量
- 目标基因捕获结合二代测序技术诊断白化病及OCA2基因新突变分析
- 宋玮窦丽敏胡霄颖叶莹王榴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