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生辉

作品数:206 被引量:1,46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 62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5篇食品
  • 34篇耐药
  • 26篇基因
  • 21篇沙门氏菌
  • 14篇沙门菌
  • 14篇标准物质
  • 13篇埃希菌
  • 13篇大肠埃希菌
  • 12篇球菌
  • 12篇基因组
  • 11篇食源
  • 11篇食源性
  • 11篇喹诺酮
  • 11篇细菌
  • 11篇耐药性
  • 11篇测序
  • 10篇微生物
  • 10篇化妆品
  • 9篇食品检测
  • 9篇葡萄球菌

机构

  • 162篇中国食品药品...
  • 27篇中国药品生物...
  • 21篇国家食品安全...
  • 15篇西北农林科技...
  • 15篇中国疾病预防...
  • 10篇卫生部
  • 7篇河北科技师范...
  • 6篇河北省食品检...
  • 5篇中国食品发酵...
  • 4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北京三药科技...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河南省疾病预...
  • 2篇山东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05篇崔生辉
  • 46篇任秀
  • 32篇刘娜
  • 28篇余文
  • 24篇骆海朋
  • 20篇王学硕
  • 15篇杨保伟
  • 15篇徐潇
  • 15篇林兰
  • 14篇李景云
  • 14篇胡昌勤
  • 14篇马越
  • 12篇高飞
  • 12篇张庆生
  • 10篇丁宏
  • 10篇马双成
  • 9篇张凤兰
  • 9篇李景云
  • 8篇李燕俊
  • 8篇江涛

传媒

  • 35篇食品安全质量...
  • 34篇中国食品卫生...
  • 19篇中国药事
  • 10篇卫生研究
  • 9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现代食品科技
  • 5篇中华检验医学...
  • 4篇环境与健康杂...
  • 4篇中国食品学报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药物分析杂志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流行病学...
  • 3篇核农学报
  • 2篇生命科学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年份

  • 3篇2024
  • 12篇2023
  • 25篇2022
  • 37篇2021
  • 16篇2020
  • 12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7篇2015
  • 11篇2014
  • 6篇2013
  • 9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15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2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PCR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2022年
为快速检测乳制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本研究将纳米氢氧化钛和纳米氢氧化锆固定在滤纸片上以去除PCR反应抑制因子,并以Nuc为靶基因,建立一种无需样品前增菌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同时确定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实用性,并评估该方法所用试剂在冷冻保存条件下的稳定性与实用性。结果表明,该PCR快速检测方法在检测97株目标菌及83株非目标菌后未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该方法无需增菌处理,可在4 h内完成检测,检测限为10^(1)CFU·25 g^(-1)或10^(1)CFU·25 mL^(-1);该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在实际乳制品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及活菌检测率均一致(符合率100%);此外,该检测方法所用试剂在-20℃冷冻条件下可稳定保存至少12个月。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且实用性良好,能有效去除样品基质中的PCR反应抑制因子,为乳制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王纯张若鸿王晓芳李晓然尹树仁杨洋崔生辉郭云昌
关键词:PCR乳制品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种植物源性成分鉴定通用引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性成分鉴定通用引物及其应用,其上游引物序列如SEQ No.1所示,其下游引物序列如SEQ No.2所示。本发明采用扩增子测序分析方法,对核桃、花生、大豆、芝麻、榛子、杏仁、椰子、松仁、南瓜子和巴旦木...
陈怡文崔生辉张晓东
文献传递
微生物组测序与分析专家共识被引量:4
2020年
在过去的十几年,微生物组相关研究和应用持续升温。微生物组逐渐成为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焦点。与此同时,全球多个国家和组织也都积极发起各自的微生物组计划,进行多方面的布局,力争在这一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获得战略地位。此外,无论是科研还是产业应用已经迎来了研究高潮和投融资热潮,微生物组相关产品和服务也不断出现。然而,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微生物组测序和分析相关技术和方法发展迅速,各国研究和应用尚未在技术、方案和数据等标准上达成统一,国内行业参与者对微生物组也存在认识不足,对微生物组相关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等还未能充分掌握和使用。除此之外,已有的一些标准和指南,内容过于简单,实操性也不足,这不仅给科研数据的整合造成了困难和资源浪费,还给相关企业进行不良竞争、以次充好提供了机会。更重要的是,我国尚缺乏微生物组相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微生物组计划仍处于筹备过程。在此背景下,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于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共同设立了“微生物组测序与分析专家共识”专项研究课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组织了微生物组相关领域的27位专家以及来自行业内的30多位专业人员,通过分成4个项目小组、召开4轮研讨会后,最终形成了涵盖从微生物采集与保存、DNA提取与建库、高通量基因测序和数据分析以及质控标准品等全流程的“微生物组测序与分析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具有较强可参考性和可操作性,不仅能指导国内科研和产业机构规范进行微生物组相关产、学、研,还能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可参考的技术依据,保障规模型和规范化的企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避免不规范的企业扰乱市场,最终促进微生物组相关产业的良
段云峰王升跃陈禹保杨瑞馥李后开朱怀球童贻刚杜文斌付钰胡松年王军辛玉华赵方庆鲍一明张雯李娟曾明牛海涛周欣李岩崔生辉袁静李俊桦王加义刘东来倪铭孙青邓晔朱宝利
一种多杂质大样本量液体的微生物富集装置及检测方法
本公开涉及一种多杂质大样本量液体的微生物富集装置,包括预过滤组件和微生物富集组件,所述的微生物富集组件包括了由亲水纤维材料制成的微生物富集单元,所述的亲水纤维材料的吸液量大于5g/g,纤维材料组成的微生物富集单元单位体积...
王学硕崔生辉赵琳娜刘娜
文献传递
动物源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了解动物源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Livestock-associated methicilllin resistantStaphylococcus aureus,LA-MRSA)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及流行危险因素。方法对已发表文献的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LA-MRSA在养殖生猪中具有高检出率,在欧洲和北美洲的主要流行菌株为ST398,主要spa分型为t011和t034,携带SCCmec IV和V型;在亚洲主要流行菌株为ST9/t899,携带SCCmec III型。LA-MRSA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不携带编码毒力因子和肠毒素的基因。动物中抗生素的使用是产生LA-MRSA的主要原因。LA-MRSA在动物中主要通过动物贸易和污染的环境传播。人类直接接触LA-MRSA阳性的动物是携带LA-MRSA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LA-MRSA已经通过LA-MRSA长期携带者向社区人群传播。对抗生素的使用和对农场环境卫生的控制是控制动物中LA-MRSA流行的主要方法。人类携带LA-MRSA的监测和筛查对于预防LA-MRSA在社区和医院中的流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庞璐徐进林兰崔生辉杨昭鹏
食品微生物追踪溯源网络分析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随着食品工业化、集团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生产和消费模式都发生了巨大转变,食品微生物安全也从地域性问题向全国、全球性问题转变。如何通过可靠的溯源手段将不同地区散发病例识别为同一微生物来源污染食品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幵将污染食品准确召回,对政府监管部门和技术部门提出了挑战。本文主要从食品安全微生物溯源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和我国食品安全微生物溯源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述,幵提出了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系统微生物收集和溯源平台,构建实物与基因组溯源数据库等建议,以期给我国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技术人员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借鉴。
崔生辉赵琳娜路勇
关键词:食品安全基因组
零售鸡肉中环丙沙星与头孢噻肟双耐药大肠杆菌的检测与遗传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评估我国社区零售鸡肉中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污染危害。方法2011年4月至12月间,从陕西、广东、内蒙古采集新鲜整鸡样品207个,对环丙沙星与头孢噻肟双耐药大肠杆菌进行分离、遗传分型和药敏分析,并应用PCR扩增和测序方法对喹诺酮和三代头孢耐药机制进行分析。结果 35.7%(73/207)的零售整鸡样品中检出环丙沙星与头孢噻肟双耐药大肠杆菌,以系统发生A群为主(61.6%,45/73),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株,优势耐药谱型为AMP-CAZ-CTX-CIP-CHL-SXTTET(n=34)和AMP-CAZ-CTX-CIP-CHL-GEN-SXT-TET(n=24),所有菌株的拓扑异构酶喹诺酮耐药决定区中均有点突变,多数菌株的突变数量为3个(n=56)或4个(n=12),从50个菌株中检出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机制,包括oqxAB(n=48)、aac(6')-Ib-cr(n=5)、qnrS1(n=5)和qnrS2(n=3)。从72株大肠杆菌中共检出6个blaCTX-M型,其中blaCTX-M-55(n=62)为优势型。结论本研究检测的社区零售整鸡是环丙沙星与头孢噻肟双耐药大肠杆菌的重要储存库。
林兰徐潇任秀崔生辉
关键词:大肠杆菌环丙沙星头孢噻肟耐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编码基因检测用质粒标准样品研制
2021年
目的研制可作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编码基因检测质控用标准样品。方法通过检索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基因库,获得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编码基因bla_(TEM)、bla_(PSE)、bla_(CTX-M)、bla_(CMY)和bla_(OXA)的DNA序列,构建耐药基因重组质粒和工程菌。将工程菌传代培养15代,同时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和DNA测序测定确认目标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大量制备菌悬液,提取重组质粒,真空干燥得到质粒标准样品。使用PCR和定量逆转录PCR(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qPCR)检测质粒标准样品的最低检出限。使用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测定质粒标准样品的质量,RT-qPCR测定质粒作为模板扩增时的循环数(cycle threshold,Ct),以此评价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及贮藏稳定性。结果5种重组质粒DNA可在工程菌中稳定遗传且无突变发生,5种质粒DNA标准样品均匀性良好。各质粒DNA经梯度稀释后,PCR最低检出限在2.33×10^(4)~2.25×10^(6)拷贝数/μL之间,RT-qPCR最低检出限在1.93~1850拷贝数/μL之间。样品在37℃贮存14 d、4℃贮存3个月、-20℃贮存12个月稳定性良好。结论研究制备得到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编码基因检测用质粒标准样品的目的基因遗传稳定性、标准样品的均匀性和贮存稳定性均良好。
陈进甄玉荷廉鲁昕牛沁雅赵红阳卢行安周巍崔生辉杨保伟
关键词: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
热胁迫下沙门菌细胞结构和特性变化研究进展
2021年
沙门菌(Salmonella)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由于食品基质的保护作用,有些沙门菌可以抵抗热胁迫而存活下来。存活细胞往往因为热胁迫或应激而导致细胞结构、生理特性、基因及蛋白表达发生变化,并会进一步对食品原料和加工环境造成持续污染。本文主要综述沙门菌在热胁迫前后细胞形态、菌体组分、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等方面的变化,结合基因和蛋白表达改变,探讨沙门菌在热胁迫下引起的热休克反应、抗逆性和致病性分子机制。
马嘉琦盛焕精曹晨阳崔生辉闫韶飞杨保伟
关键词:沙门菌热胁迫细胞结构分子机制
2007—2008年西安地区鸡肉源沙门氏菌相关特性分析被引量:24
2011年
目的:研究260株2007—2008年分离于西安市零售鸡肉中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以确保食品安全。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the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药敏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玻片凝集法测定沙门氏菌的血清型;使用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脉冲场凝胶电泳法确定沙门氏菌的DNA酶切图谱,BioNumerics软件分析电泳结果,确定沙门氏菌的基因型。结果:沙门氏菌对萘啶酮酸、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81.4%、29.2%、22.4%、21.8%、34.6%、37.7%、32.6%、23.1%和1.9%。260株沙门氏菌共涵盖21个血清型,以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舒卜拉沙门氏菌(S.Shubra)、印第安纳沙门氏菌(S.Indiana)、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丘古沙门氏菌(S.Djugu)、德尔卑沙门氏菌(S.Derby)、维尔肖沙门氏菌(S.Virchow)、奥兹马森沙门氏菌(S.Othmarschen)和沙门氏菌Ⅱ(SalmonellaⅡ)等比较常见。6.1%的舒卜拉沙门氏菌和22.6%的印第安纳沙门氏菌至少可耐15种抗生素,耐药性最强。4种最为常见的肠炎沙门氏菌、舒卜拉沙门氏菌、印第安纳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表现为基因型多样性,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的流行状况随时间和地点的改变呈现出不同规律性。结论:西安市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药敏性、血清型和基因型具有多样性特征,存在耐药现象。
杨保伟申进玲席美丽张秀丽崔生辉王新孟江洪
关键词:鸡肉沙门氏菌药敏性血清型基因型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