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世林

作品数:96 被引量:571H指数:1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医学引导类科技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9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1篇肿瘤
  • 34篇前列腺
  • 24篇前列腺癌
  • 24篇腺癌
  • 23篇阴茎
  • 21篇预后
  • 19篇阴茎肿瘤
  • 19篇切除
  • 19篇细胞
  • 18篇淋巴
  • 17篇前列腺肿瘤
  • 17篇腺肿瘤
  • 15篇淋巴结
  • 14篇阴茎癌
  • 14篇切除术
  • 13篇肾癌
  • 11篇肾细胞
  • 11篇膀胱
  • 9篇肾肿瘤
  • 9篇激素

机构

  • 94篇复旦大学附属...
  • 12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上海市预防医...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斯坦福大学
  • 1篇上海立信会计...

作者

  • 96篇张世林
  • 94篇叶定伟
  • 90篇姚旭东
  • 89篇戴波
  • 85篇张海梁
  • 84篇朱耀
  • 68篇沈益君
  • 48篇朱一平
  • 42篇施国海
  • 38篇马春光
  • 31篇秦晓健
  • 26篇肖文军
  • 26篇林国文
  • 8篇瞿元元
  • 8篇杨立峰
  • 7篇李健
  • 7篇杨柏帅
  • 6篇陈羽
  • 5篇王进有
  • 5篇曹达龙

传媒

  • 22篇中华泌尿外科...
  • 13篇中国癌症杂志
  • 11篇中华外科杂志
  • 9篇临床泌尿外科...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5篇现代泌尿外科...
  • 5篇现代泌尿生殖...
  • 4篇中国男科学杂...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肿瘤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男...

年份

  • 6篇2014
  • 15篇2013
  • 16篇2012
  • 15篇2011
  • 16篇2010
  • 14篇2009
  • 6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ecoy核酸在前列腺癌LNCaP细胞株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2010年
目的 观察雄激素受体反应元件陷阱核酸(ARE decoy DNA)在LNCaP细胞中的致凋亡作用及下游信号通路.方法 根据ARE-Ⅰ、ARE-Ⅱ人工合成decoy核酸,进行部分和完全硫代修饰,应用凝胶阻抑分析方法检测4种decoy核酸与雄激素受体(AR)特异性结合.选择特异性结合最强decoy核酸通过LipofectinTM 2000转染细胞,MTS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蛋白表达.结果 ARE-Ⅱdecoy转染后MTS检测细胞A值0.500±0.013(48 h),与对照decoy转染组0.750±0.055(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核皱缩,核染色质分块,DNA电泳出现阶梯状ladder,证明细胞发生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发现细胞内p-Akt表达明显降低(P<0.05),Akt信号通路被抑制,促进了细胞凋亡.结论 ARE-Ⅱdecoy核酸明显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改变细胞内信号通路.
杨立峰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
关键词: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LNCAP
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 观察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晚期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相关预测因子.方法 收集2006年8月至2011年8月71例CRPC患者采用低剂量酮康唑治疗的资料.酮康唑口服200 mg/次,3次/d,同时口服泼尼松5 mg/次,2次/d.治疗后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下降超过基线水平50%定义为治疗有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有效治疗的预测因子及其准确性.结果 22例(31.0%) CRPC患者低剂量酮康唑治疗有效,PSA倍增时间和基线血清睾酮与疗效正相关.PSA倍增时间≥3个月和<3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3%和22.8%,风险比(HR)=0.149 (95% CI 0.029~0.766),P=0.023,曲线下面积(AUC)=0.707;基线血清睾酮≥0.1和<0.1 μg/L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6%和5.7%,HR=0.068(95% CI 0.012~0.380),P=0.002,AUC=0.749.低剂量酮康唑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12例(17.9%)、肾功能异常11例(16.4%)、乏力8例(11.9%)等.结论 低剂量酮康唑是CRPC患者一种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的内分泌治疗选项,PSA倍增时间≥3个月和基线睾酮水平≥0.1μg/L是患者取得理想疗效的预测因子.
林国文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朱一平施国海马春光肖文军秦晓健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酮康唑
乳头状肾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因素被引量:22
2014年
背景与目的:乳头状肾细胞癌相对少见,目前国内对此类肿瘤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总结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对可能影响此类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进行探索分析。方法:回顾分析6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生存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计算,并用Log-rank法对生存率进行比较,进一步对有意义的因素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同期肾癌的6.04%,中位年龄为55岁(22~78岁),54.7%的患者为无症状性肾癌。Ⅰ型肿瘤22例(34.4%),Ⅱ型肿瘤42例(65.6%),组织学亚型与肿瘤的TNM分期、Fuhrman分级和手术方式显著相关。中位随访时间为46.0个月(19~133个月),共14例(21.9%)患者死亡,其中Ⅰ型1例(4.5%),Ⅱ型13例(31.0%, P=0.018),总生存率分别为85.7%和55.8%。单因素分析显示,伴有临床症状、Ⅱ型乳头状肾细胞癌、Fuhrman Ⅲ~Ⅳ级、淋巴结受累、远处转移和肾周脂肪侵犯是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仅远处转移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14.78,P=0.004)。结论:与国外数据相比,我国乳头状肾细胞癌占肾癌的比重低,Ⅱ型肿瘤相对较常见。确诊时发生转移是影响此类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高明珠王进有张海梁王宏恺叶定伟张世林戴波朱耀秦晓健王朝夫
关键词:肾肿瘤乳头状肾细胞癌预后
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判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价值被引量:11
2013年
背景与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被认为是反映机体内炎性反应的重要指标,PLR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的临床价值国内外尚没有相关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PLR在判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单中心手术治疗的无远处转移的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病例,术前、术后无瘤期及复发或转移期PLR。随访采用门诊与电话相结合。采用PLR=150:1为分界值将病例分为低PLR组和高PLR组,分析其与肿瘤分期、是否合并膀胱肿瘤、复发或转移、生存、肿瘤部位、术前血尿、术前肾积水、性别及年龄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不同PLR分组的无病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结果:共收集上尿路尿路上皮癌51例,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1(9~51)个月,出现复发或转移20例(39.2%),中位无病生存时间15(2~51)个月,死亡9例(17.6%),中位生存时间21(9~5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PLR与肿瘤分期、生存率、血尿及性别具有相关性,P值分别为0.028、0.008、0.045、0.036。高PLR组更易发生器官非局限性肿瘤,术前PLR判断非器官局限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7%、特异性为74%。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5)、高PLR组总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PLR组(P=0.006)。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仅肿瘤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29)。结论: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中,术前PLR是判断非器官局限性肿瘤的潜在因素,高PLR组更易发生器官非局限性肿瘤。肿瘤分期是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
李健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施国海朱一平马春光秦晓健林国文肖文军
关键词: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肿瘤分期预后因素
卡培他滨联合干扰素-α和白介素-2一线治疗转移性肾癌
2007年
叶定伟张海梁姚旭东张世林戴波沈益君朱耀
关键词:卡培他滨免疫化疗
经腹腔巨大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总结经腹部人路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巨大肾癌(肿瘤直径≥12cm)的经验。方法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巨大肾癌患者45例。选择肋下斜切口经腹腔入路,利用肝脏拉钩显露术野;先结扎肾动脉,阻断肾脏血供之后游离非肿瘤侧组织;分离肿瘤时,将微创技术(如钛夹、Hem—o—lock)应用术中;遇肝下腔静脉癌栓,心耳钳阻断癌栓周围腔静脉,将癌栓取出。回顾性总结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估计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等。结果肿瘤直径12.2~28.3cm,平均14.5cm。手术时间(150±58)min,术中估计出血量(350±180)ml,输血3例(6.7%),住院时间(12±6)d。本组术中无十二指肠、肝脏、结肠及大血管损伤,术后无腹腔感染及术后肠梗阻。因肿瘤侵犯腹膜累及脾被膜粘连紧密及暴露肾上极致脾损伤各1例,切除脾脏2例(4.4%);术后病理分期,T2N0-1M0-1期13例,T3N0-1M0-1期23例,T4N0-1M0-1期9例。随访3~63个月,肾床肿瘤复发3例(6.7%)。结论经腹部入路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巨大肾癌是安全、有效的术式,术中应用肝脏拉钩手术视野显露良好,应用钛夹、Hem-o—lock阻断肿瘤周围血管,可减少术中出血。术中应注意保护脾脏。
姚旭东叶定伟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朱耀朱一平施国海马春光肖文军秦小健林国文
关键词:肾肿瘤外科手术手术中并发症肾癌根治术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 探寻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1996年12月至2008年3月收治前列腺癌患者820例,其中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64例,均接受内分泌治疗并且具有完整临床病理资料。364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间2008年3月31日,中位随访时间24(3~135)个月。患者随访期间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250例。对364例患者的内分泌治疗效果及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生存函数分析运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364例患者内分泌治疗有效率98%(357/36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0(1~113)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9%、39%、2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基线PSA〉20ng/ml(FIR2.279,95%CI1.239-4.190)、临床分期(FIR6.879,95%CI2.48019.083)、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1ng/ml(HR6.838,95%CI4.26310.967)和达到PSA最低值时间≤5个月(HR0.366,95%CI0.236~0.570)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基线PSA、临床分期、内分泌治疗过程中PSA最低值和达到PSA最低值时间为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无进展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素。
马春光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朱耀沈益君朱一平施国海秦晓健林国文杨立峰杨柏帅肖文军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内分泌治疗预后
多西他赛联合泼尼松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 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1年9月接受多西他赛化疗的115例mCRPC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年龄49~81岁,中位数为65岁.确诊时PSA值2.9~4000.0μg/L,中位数为100.0μg/L.Gleason评分≤7分26例,≥8分89例.化疗时年龄51~82岁,中位数为68岁.化疗前基线PSA值0.8~4066.4μg/L,中位数为90.5μg/L.基线血红蛋白(Hb)浓度68~150 g/L,中位数为121 g/L.基线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浓度为33~1083 U/L,中位数为110 U/L.激素敏感时间2~114个月,中位数为23个月.115例均有骨转移,其中16例伴有内脏器官转移.接受多西他赛化疗1~16个周期,平均6个周期.患者均进行随访,对可能影响化疗疗效的因素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分析.生存函数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采用Logrank法进行显著性检验. 结果 本组115例随访2~74个月,中位时间为45个月.87例死亡,28例生存.中位OS为(17.0±1.9)个月.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化疗前PSA值、基线Hb浓度、ALP浓度、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浓度、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浓度、ECOG评分、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与OS相关(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ALP≥110 U/L、Hb<110 g/L、激素敏感时间<23个月及化疗周期数<6个是较短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化疗前基线ALP浓度、Hb浓度、激素敏感时间及化疗周期数是mCRPC患者多西他赛化疗后OS的独立预后因素.
瞿元元戴波孔蕴毅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张海梁马春光
关键词:多西他赛预后碱性磷酸酶
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的疗效分析与预测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寻找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雄激素非依赖性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有效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347例,均接受最大程度雄激素阻断治疗.其中失效进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IPC)237例,接受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90例.对90例患者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09年9月30日.将内分泌治疗前基线血清PSA、Gleason评分(GS)、临床分期、去势方案、抗雄激素药物方案、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血清PSA最低值、达到PSA最低值时间、进展为AIPC时PSA速率(PSAV)、进展为AIPC时PSA倍增时间(PSADT)、内分泌治疗有效时间、进展为AIPC时年龄、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作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是否有效的预测因素,行Logistic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具有完整随访资料87例,其中有效17例(19.5%),无效70例(80.5%).至末次随访时,失效14例,仍有效3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中位有效时间4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33)、进展为AIPC时PSADT(P=0.009)和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前PSA(P=0.002)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预测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进展为AIPC时PSAV(P=0.042)和PSADT(P=0.036)为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进展为AIPC时PSAV和PSADT为预测抗雄激素药物撤退治疗有效性的独立预测因素.
马春光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朱耀沈益君朱一平施国海秦晓健林国文肖文军杨立峰杨柏帅曹达龙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雄激素类
预测淋巴结转移阴茎癌术后复发的分类及回归树分析
2011年
目的:通过分类及回归树分析来评估淋巴结转移阴茎癌术后的复发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08年6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淋巴结转移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收集淋巴结相关因素,诸如阳性淋巴结数目、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盆腔淋巴结受累和淋巴结外侵犯情况。采用分类及回归树分析建立淋巴结转移阴茎癌复发风险的回归树模型,并在本组患者中进行验证。结果:建立淋巴结转移阴茎癌复发风险分组的回归树模型。阳性淋巴结数目和淋巴结外侵犯是重要的预后指标。通过该回归树模型将淋巴结转移阴茎癌患者分成4组,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这4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类及回归树分析建立回归树模型可准确区分淋巴结转移阴茎癌患者的复发风险,有助于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朱耀叶定伟姚旭东张世林戴波张海梁沈益君
关键词:阴茎肿瘤淋巴结切除术淋巴转移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