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起
- 作品数:19 被引量:52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R和DR成像参数的选择范围对降低患者辐射损伤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张信起耿左军宋登浩
- 关键词:图像质量成像参数
-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CT血管成像初步研究
- 2011年
-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yndrome,SMAS),又称为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Wilkie病、Wilkie综合征,是指由于肠系膜上动脉(SMA)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
- 高国栋张信起袁涛全冠民赵林
- 关键词:上肠系膜动脉综合征诊断显像儿童
- 床旁胸部DR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的应用及质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床旁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的应用及质控措施。方法将100例有DR记录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质控前组和质控后组各50例。质控前组摄影参数93kV/1.6mAs,88kV/2mAs等,随机选择,平静呼吸曝光,照射野设置最大,探测器板置于背部包括胸部,对所得图像简单后处理。质控后组根据患者体型合理选择79~81kV/1mAs、84~85kV/1 mAs、88~89kV/1 mAs和93~96kV/1mAs的曝光参数,采用调节控制超短曝光时间技术,改进曝光模式,让患者处于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曝光,合理控制照射野,使探测器板平整置于患者背下,通过优化和调整图像后处理参数,找到最佳参数组合,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质控后组各体型患者接受辐射剂量均较质控前组明显降低,尤其是偏瘦型患者接受辐射剂量降低最多,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后组图像质量评分较质控前组明显提高,质控后组图像质量评分10分的占80.0%(40/50),不合格片为0,而质控前组图像质量评分10分的只占14.0%(7/50),优质片占24.0%(12/50),不合格片占20.0%(10/5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床旁胸部DR在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中质控前后的应用比较,质控后床旁胸部DR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质量大幅度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 张信起张寅丰宋振虎王宁高艳辉
- 关键词:心肌梗死放射摄影术
- MSCT测量正常人肺动脉径线及相关比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采用16层螺旋CT测量正常成人肺动脉径线以及相关比值,探讨正常值范围。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02例患者行胸部CT增强扫描,采用测量软件对主肺动脉(CPD)、左肺动脉(LPA)、右肺动脉(RDA)、升主动脉(AA)进行定量测量,并对不同性别及年龄组进行比较。结果男女不同性别间PT、LPA、RPA、AA、PT/AA、RPA/PT、LPA/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成年人不同年龄组间肺动脉及其分支径线不同,并有随年龄增长呈增大趋势(P<0.05);PT/AA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小,但RPA/PT比值增大。结论 MSCT可客观显示肺动脉及分支走行、径线,肺动脉及分支管径随年龄增长呈增大趋势,男女不同性别间无明显差别,肺动脉径线正常参考值的提出将对临床肺动脉高压疾病诊断提供重要指导价值。
- 王青菊郝存勖周艳玲张信起韩藏佩
- 关键词:肺动脉参考值
- 1∶1 DR胸片在全身放疗中的应用及质控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1∶1 DR胸片在全身放疗中应用的准确性与质量控制。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7例患者行1∶1 DR胸片检查。按患者胸部的体厚(前后径)分为A、B、C 3组,A组17例(体厚H1≤20 cm);B组15例(体厚H2>20~24 cm),C组15例(体厚H3>24 cm)。根据1∶1 DR胸片肺野形状大小做一个肺挡铅,在全身放疗中对肺进行有效屏蔽。设患者胸部左右径为S1,其胸部图像两侧胸壁之间距离为S2。质控前照片打印比例为100%,质控后根据患者胸部厚度范围设置照片打印比例分别为93%、91%、89%。比较质控前后各患者的S1与S2,同时比较同一患者S2在不同呼吸状态下的变化。结果质控前A、B、C 3组胸部图像两侧胸壁距离(S2)明显大于胸部左右径(S1)(P<0.05)。质控后A、B、C 3组胸部左右径(S1)与胸部图像两侧胸壁距离(S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S2明显大于平静呼吸屏气状态S2(P<0.05)。结论质控后根据患者胸部厚度大小,确定胸部图像打印比例分别为93%、91%、89%,能够得到DR胸片上的肺野与其肺大小一致的DR胸片,即1∶1 DR胸片,根据其制作的肺挡铅在全身放疗中能够对肺部进行准确屏蔽,值得推广应用。
- 张信起吕梦婷杜坤隆孙泽宇鲍永超张寅丰
- 关键词:全身照射DR胸片
- 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在骨骼数字化X线摄影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在骨骼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DR)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人体等效体模进行头颅、脊柱、骨盆、四肢等部位的DR检查,其中头颅、脊柱、骨盆等厚部位应用电离室自动曝光控制(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系统为AEC组,四肢、关节等不使用AEC的薄部位检查为非AEC组。选择无附加滤过、0.1 mm、0.2 mm、0.3 mm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进行曝光。比较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检查的表面入射剂量值、图像质量评分值以及管电流量值。结果非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表面入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无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1 mm、0.2 mm、0.3 mm铜附加滤过时,0.1 mm铜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的图像质量评分值、管电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和管电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两两比较,无附加滤过时表面入射剂量大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管电流量小于0.3 mm铜附加滤过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组4种不同厚度铜附加滤过的图像质量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铜附加滤过可以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有效降低骨骼系统DR的检查剂量,实现骨骼系统DR的低剂量检查。
- 王世杰吴慧钊张信起陈昕怡杜坤隆孙泽宇
- 关键词:骨骼放射摄影术
- 干预模式对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情绪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分析采用干预模式对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患者的情绪和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60例,采用系统随机分布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图像质量以及心率波动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以及心率波动≥10次/min比例均高于观察组,而图像质量总体合格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实施干预模式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SAS、SDS评分,提高图像质量。
- 白现花尹兰英杨海庆付凯亮张信起张俊霞刘肖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干预模式图像质量情绪
- CTU检查中根据体质量指数降低管电压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CT尿路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urography,CTU)检查中根据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降低管电压的可行性。方法从82例CTU检查中者选取6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其BMI分为2组,BMI<20的30例为A组,BMI 20~31的30例为B组。A组随机分为A1组(管电压80kV)、A2组(对照组,管电压100kV)各15例,B组随机分为B1组(管电压100kV)、B2组(管电压120kV)各15例。A1与A2、B1与B2除管电压不同,其余扫描参数均相同。对图像质量、各段尿路CT值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进行评价,并记录扫描辐射剂量。结果 A1与A2、B1与B2相比,CT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NR值呈增高趋势,但有效辐射剂量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位医师对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评分一致性较好。结论在CTU检查中,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根据患者BMI降低管电压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该扫描方案具有可行性。
- 张信起王宁崔硕
- 关键词:泌尿系疾病体质量指数CT尿路成像
- 迭代重建技术在CT上腹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迭代重建技术在CT上腹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上腹部CT扫描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在120kV、250mAs下进行常规剂量腹部扫描,获得的图像采用滤波反射影进行重建;观察组在管电压120kV、管电流于250~70mAs每次间隔60mAs减低扫描条件下行上腹部低剂量扫描,获得的图像采用迭代技术进行重建,分析迭代重建技术在CT腹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1分、2分及3分患者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4分患者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获得图像中噪声、竖脊肌噪声及腹壁脂肪噪声值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迭代重建技术处理后CT剂量指数、CT剂量长度乘积及有效辐射剂量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腹部CT扫描患者采用迭代技术重建效果理想,能降低图像噪声及辐射剂量,且辐射剂量降低35%仍能获得与常规剂量相对的图像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张信起王宁
- 关键词:图像质量
- DR胸部高千伏摄影与普通条件摄影应用比较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数字化成像中胸部高千伏摄影与普通条件摄影的优劣。方法选择胸部摄影患者100例,患者分别应用高千伏与低千伏的条件2次曝光,对其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所受照射量进行测试。结果应用高千伏的图像对组织微细结构显示的信息率高,被纵隔心脏等脏器遮盖肺组织显示的较清晰,所受到有效辐射剂量明显减少。结论直接数字化摄影胸部高千伏摄影明显优于普通条件摄影。
- 张信起高国栋
-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胸部图像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