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硕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胸部
  • 1篇低剂量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胸部DR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医学影像
  • 1篇医学影像技术
  • 1篇影像技术
  • 1篇月神
  • 1篇造影
  • 1篇治疗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
  • 1篇三叉神经痛
  • 1篇三期增强
  • 1篇射频

机构

  • 6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崔硕
  • 3篇张鑫
  • 2篇宋登浩
  • 1篇宋鹏
  • 1篇刘晓伟
  • 1篇李彩英
  • 1篇池波
  • 1篇乔桂荣
  • 1篇张信起
  • 1篇池波
  • 1篇杨磊

传媒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T引导下射频热凝半月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
宋登浩张鑫崔硕
CT参数优化对消除各类呼吸运动伪影的应用价值
崔硕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习阶段管理模式的探讨
宋登浩崔硕张鑫
低剂量胸部DR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低剂量的检查方法。方法选取需行胸部DR检查的500例患者按其胸部厚度分为5组:A组(体厚H≤20cm)100例、B组(体厚H>20~22cm)110例、C组(体厚H>22~25cm)100例、D组(体厚H>25~27cm)90例、E组(体厚H>27cm)100例。A、B、C、D、E再随机分为:手控组A1组(50例)、B1组(55例)、C1组(50例)、D1组(45例)、E1组(50例);自控曝光组A2组(50例)、B2组(55例)、C2组(50例)、D2组(45例)、E2组(50例)。手控组曝光条件为A1组102kV/0.8mAs、B1组109kV/0.8mAs、C1组117kV/0.8mAs、D1组125kV/0.8mAs、E1组133kV/1mAs,自控组曝光条件均为125kV/0.7~3mAs,其余成像参数相同。辐射剂量由剂量计测量,对每例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噪声评价。对所有胸片右上肺野、膈下,空曝区行光密度测定。结果A1、B1、C1、D1、E1组平均辐射剂量明显低于A2、B2、C2、D2、E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较A2组、B1组较B2组、C1组较C2组、D1组较D2组、E1组较E2组图像质量评分、噪声评价、胸片光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部DR检查中,根据患者胸部厚度设置曝光条件、优化曝光参数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但图像质量仍能保证,故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张信起张寅丰崔硕高艳辉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胸部低剂量
256iCT颈动脉血管成像对颈动脉狭窄及斑块定量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采用256i CT血管造影对颈动脉狭窄定量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接受256i CT颈动脉造影检查573例,男性332例,女性241例,平均年龄57.22±13.02岁。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图像(MIP)及容积再现(VR)等技术分别测量及统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性质及局部管腔的狭窄程度。结果 573例患者中,共检测颈部动脉2292支,颈动脉血管狭窄1175支,其中轻度狭窄1054支,中度狭窄57支,重度狭窄64支。颈内动脉较颈总动脉易发生狭窄(p<0.05),中度以上狭窄病灶多见于颈内动脉(p<0.05);颈总动脉较颈内动脉多见非钙化斑(p<0.05);颈内动脉较颈总动脉多见钙化斑及混合斑(p<0.05)。左、右两侧颈总、颈内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斑块的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i CT颈动脉造影能清晰显示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及斑块性质,具有快速、无创及直观等特点,可以作为颈动脉狭窄筛查的常规检查方法。
乔桂荣李彩英刘晓伟宋鹏张鑫池波崔硕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
CT扫描胸部三期增强不同参数的临床意义究
杨磊崔硕池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