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芬

作品数:8 被引量:10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噻虫嗪
  • 3篇氯氟氰菊酯
  • 3篇菊酯
  • 3篇高效氯氟氰菊...
  • 3篇茶树
  • 3篇茶叶
  • 2篇氮素
  • 2篇亚家族
  • 2篇基因克隆
  • 2篇基因克隆与表...
  • 2篇家族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溶解度
  • 1篇生物合成
  • 1篇生物基因
  • 1篇酸根
  • 1篇通透
  • 1篇农药
  • 1篇农药残留

机构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8篇张芬
  • 4篇韦康
  • 4篇成浩
  • 4篇王丽鸳
  • 3篇罗逢健
  • 3篇张新忠
  • 3篇楼正云
  • 3篇陈宗懋
  • 3篇阮丽
  • 2篇刘光明
  • 2篇吴立赟
  • 2篇孙威江

传媒

  • 4篇茶叶科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3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茶树CsLHTs亚家族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氨基酸是茶叶的重要品质成分和氮素贮存形式,因此开展茶树体内氨基酸转运蛋白的研究尤为重要。本研究从茶树转录组中筛选得到5条茶树LHTs(Lysine histidine transporters,赖氨酸/组氨酸转运蛋白)家族基因序列,并从龙井43中成功克隆获得4个茶树LHTs基因,分别命名为CsLHT1、CsLHT6、CsLHT8.1和CsLHT8.2。对该亚家族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理化性质和功能结构进行预测,结果显示CsLHTs亚家族含有9~11个跨膜区;且含有与氨基酸转运相关的结构域。为了明确在不同茶树品种和氮素水平间CsLHTs基因的表达差异,本研究选用3个茶树品种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水培条件下氮饥饿两周后,分别用0.2、2、10mmol·L^-1的NH4NO3进行处理。利用qRT-PCR分析了CsLHTs在不同组织间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4个基因在茶树营养组织中均有表达。经氮素处理后,CsLHTs基因在3个氮素水平和3个品种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CsLHT1、CsLHT6和CsLHT8.2在品种间的表达差异程度高于不同氮素水平间的基因表达差异。CsLHT8.1对氮素处理有明显的响应,尤其经0.2mmol·L^-1和10mmol·L^-1的NH4NO3处理72h后,在氮高效品种中茶302根中呈上调表达,表明CsLHT8.1可能参与氨基酸由根部向地上部的转运过程。
郭玲玲张芬张亚真成浩韦康阮丽吴立赟王丽鸳
关键词:茶树氮素基因克隆与表达
QuEChERS净化GC/ECD测定茶叶与土壤中噻虫嗪、虫螨腈及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被引量:50
2013年
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建立了GC/ECD法同时检测茶叶和土壤中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水浸润后,乙腈提取,适量PSA、GCB和Florisil混合填料净化提取液,GC/ECD检测。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响应分别在0.50~400、0.20~100、0.40~2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分别为0.25、0.05、0.10μg/L。茶叶和土壤样品中,噻虫嗪、虫螨腈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2%~108%,相对标准偏差(RSDs)不大于15.8%,方法的定量下限(LOQs)均不大于10μg/kg。方法简便、快速,能够满足茶叶和土壤中上述3种不同极性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需要。采用该方法测定了3种农药在茶园茶叶和土壤中的残留量,结果满意。
张芬张新忠罗逢健陈宗懋孙威江刘光明楼正云
关键词:QUECHERS茶叶噻虫嗪虫螨腈高效氯氟氰菊酯
茶树CsAAPs亚家族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2020年
采用RT-PCR技术,从龙井43中成功克隆了5个茶树AAPs(Amino acid permeases,氨基酸通透酶)基因。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5个CsAAPs亚家族蛋白的序列同源性较高,为70.27%。根据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5个CsAAPs分属3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sAAPs均含有9~10个跨膜区域和16~18个AAP保守基序。为了研究该亚家族对氮素的响应情况,选用3个茶树品种的扦插苗为试验材料,氮饥饿两周后,分别供应不同浓度的NH4NO3,然后利用qRT-PCR对CsAAPs在不同组织、氮素水平及茶树品种中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CsAAPs在营养组织中均有表达,但是存在一定的组织表达差异,其中CsAAP3在茎中表达量最高,CsAAP8的主要表达部位为根和茎。在给氮素饥饿处理的茶苗从新供氮之后,CsAAP3的基因表达在3个氮素利用效率不同的品种间差异较大;在氮高效品种中茶302茎中表达的CsAAP3和CsAAP8,可以快速地对低氮条件做出响应,在低氮处理3 h后,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此研究预示着CsAAPs亚家族在茶树体内可能通过复杂的氨基酸转运参与氮代谢调控。
郭玲玲张芬成浩韦康阮丽吴立赟王丽鸳
关键词:茶树基因克隆与表达氮素
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残留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建立了茶汤中两种不同溶解度农药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浸泡时间、温度、次数、茶叶形状和茶叶中残留量对两种农药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恒定水温100℃时,浸泡不同时间,15 min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浸出率达最大值分别为81.2%和88.6%;25 min时碎茶中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达到最大为5.5%,此时整叶茶中为0.41%。不同水温下冲泡15 min时,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均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水温100℃时,整叶茶和碎茶中噻虫嗪的浸出率达到最大,分别为83.9%和89.1%;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也达到最大,分别为0.55%和4.1%。恒定水温100℃,冲泡15 min 3次,整叶茶实际样品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浸出率随浸泡次数增加而逐次减小,总浸出率最大分别为93.25%和1.94%。茶汤中噻虫嗪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线性关系Y=0.9267X-0.0336,R2=0.9954;高效氯氟氰菊酯总浸出浓度与它在成茶中的残留量呈二次函数关系Y=0.0026X2-0.0023X+0.0096,R2=0.9765。在此基础上对茶叶中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饮茶摄入两种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很小。
张芬张新忠陈宗懋罗逢健楼正云孙威江
关键词:茶汤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浸出规律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西葫芦和芒果中噻螨酮和噻嗪酮残留量被引量:17
2012年
建立了分散周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C-MS/MS)测定茶叶、芒果和可葫芦中噻螨酮和噻嗪酮残留分析方法,并对噻螨酮、噻嗪酮的质谱裂解规律和基质效应进行了分析。噻嗪酮和噻螨酮分别在0.040~40 mg/L和0.025~2.5 mg/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0.9910,检出限分别为0.005和0.010 mg/L;不同样品中噻螨酮和噻嗪酮平均回收率为83.6%~11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0%~15.7%,方法定量限为茶叶中0.010 mg/kg,西葫芦、芒果中为0.002 mg/kg采用此方法抽检我国不同地区市场上的120份芒果、西葫芦样品,均未检出噻螨酮噻嗪酮残留;检测20份噻嗪酮田间残留试验茶叶样,均未检出噻嗪酮残留(低于3.9 mg/kg)。
张新忠罗逢健张芬刘光明楼正云陈宗懋
关键词:分散固相萃取茶叶西葫芦芒果噻嗪酮
一种提高植物和微生物耐低氮胁迫能力的蛋白质及其基因
一种提高植物和微生物耐低氮胁迫能力的蛋白质及其基因,属于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蛋白质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SEQ ID No.2 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替换、缺失和/或添加一个或几个氨基...
王丽鸳成浩韦康张芬阮丽
文献传递
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茶园中的残留行为及风险评估研究
本论文建立了噻虫嗪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成茶、茶鲜叶、土壤及茶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研究了22%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微胶囊悬浮制剂在茶园鲜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在成茶和土壤上的最终残留以及这两种农药在茶叶冲泡过程...
张芬
关键词:噻虫嗪氯氟氰菊酯茶园风险评估
文献传递
茶叶花青素合成、调控及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18年
花青素是一类重要的多酚类物质,也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具有调节血脂、抗癌、降压等作用。紫芽茶叶中花青素含量较丰富,因此相关特异品种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本文基于国内外学者对花青素的研究现状,主要综述了茶树花青素的种类、生物合成、生理功能以及影响茶树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其他内外因素等,以期为茶树花青素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庞丹丹张芬张亚真韦康王丽鸳成浩
关键词:茶树花青素生物合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