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波
- 作品数:24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早期目标治疗情况调研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心肺复苏(CPR)后实施亚低温治疗患者72h内平均动脉压(MA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糖(BG)和核心体温(TC)的达标情况,评价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CAS)患者管理质量的优劣。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在2005-0l-01—2010—12—31期间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ICU)心肺复苏后并实施亚低温治疗的患者。收集人住ICU最初72h主要目标治疗指标(MAP、Pa02、PaCO2、BG和Tc)的测定值,分析上述指标每年的达标情况,以评价PCAS患者的管理质量。结果@2005-2010年MAP、PaO:、PaCO:和BG的总达标率分别是72.14%、87.67%、38.33%和65.55%。72h期间温度控制在37.5℃以内,并且符合亚低温治疗标准者仅占21.43%。亚低温治疗复温后体温均有反跳。@2007~2010年PaO,的达标率较2005年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间其余指标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R后亚低温治疗患者的综合治疗质量仍需提高,尤其应强化对PaCO,和体温的管理力度。
- 张艳朱建良刘励军徐波朱建军
- 关键词:亚低温
- 核事故医学救援被引量:5
- 2012年
-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周围环境和国际公众安全造成的影响,再次提醒人们核电的危险系数虽低,但并不等于零,一旦发生核泄漏事故,必须有针对性地及时做好响应工作。核事故的医学应急与救援是减少核泄漏危害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以下就目前国内外核事故的医学救援进行阐述。
- 徐波刘励军
- 关键词:医学救援核事故公众安全周围环境危险系数医学应急
- 苏州地区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项目的筛选
- 目的建立基层医疗单位适宜急救技术标准与筛选方法,为后续适宜急救技术的普及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通过对苏州市基层医疗单位急救资源与急症死亡原因调查,采用专家组讨论的方式,建立分级适宜急救技术包,对比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普及推广前后...
- 徐波刘励军
- 成人CPR中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在成人心肺复苏术(CPR)中,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的应用是否优于肾上腺素尚未定论,本研究针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方法在PubMed、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成人CPR联合或单独应用肾上腺素的所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指标包括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入院存活率(或短期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或长期存活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结果在检索到的191篇文献中,最终纳入分析的有8项随机对照研究(共5740例患者),其中5项为院外心脏骤停(OHCA,5172例患者)研究,3项为院内心脏骤停(IHCA,568例患者)研究。依据患者心脏骤停(CA)最初检测到的心律,分为室颤/室速(VF/VT),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顿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用肾上腺素组比较,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能提高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入院存活率(短期存活率)(RR=1.15,95%CI=1.01~1.32,P=0.04),而ROSC率、出院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联合用药组对于IHCA患者ROSC率(RR1.30,95%CI=1.11~1.51,P=0.001)及短期存活率(RR1.23,95%CI=1.05~1.44,P=0.01)效果优于肾上腺素组。结论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较单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CA患者人院存活率(短期存活率);对于IHCA患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ROSC率和短期存活率。
- 邹勤华钱会银徐波朱建良周保纯刘一韡朱凌霞刘励军
- 关键词:血管加压素肾上腺素META分析
-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分级与普及效果评估
- :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初级急救分级培训,筛选出适宜急救技术,并对适宜急救技术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为今后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供借鉴.方法:以课题组编写的《初级急救培训手册》、制作的标准化ppt课件为教材,对苏州地区乡镇卫生院...
- 黄文娟刘励军徐波
- 关键词:基层医务人员
- SAPSⅡ评分系统在综合性ICU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综合性ICU应用SAPSⅡ评分系统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对 1999年 11月~ 2 0 0 2年 0 7月期间收入我院综合性ICU的 12 8例重危患者 ,通过分析SAPSⅡ预测死亡危险率与实际死亡率的相关性 ,评价在综合性ICU使用SAPSⅡ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结果 死亡组SAPSⅡ评分和死亡危险率都明显高于存活组 (P <0 .0 1) ,存活组中急诊手术患者的SAPSⅡ评分与死亡危险率均较非急诊手术患者高 (P <0 .0 1) ,而在死亡组中这种差异不明显(P >0 .0 5 )。预测院内死亡率 (PHM)与院内实际病死率 (AHM)呈高度直线正相关 (r =0 .888,P <0 .0 1)。
- 吴曙华刘励军沈斌余世全徐信发华晨邱菁华徐波
- 关键词:ICU急诊
-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早期目标治疗达标情况
- 目的 分析心肺复苏后实施亚低温治疗患者72h内血压(MAP)、PaO2、 PaCO2、血糖(BG)、核心体温(Tc)的达标情况,评价心脏骤停后综合征患者管理质量的优劣。
- 张艳朱建良刘励军徐波朱建军
- 关键词:心脏骤停后综合征心肺复苏亚低温治疗
- 文献传递
- 适宜急救技术在基层的推广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急症和慢性病,尤其是老年患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均呈上升趋势Ⅲ。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有一支掌握基本急救知识和技术的基层医疗单位(村或社区和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队伍,以便在患者发出医疗帮助请求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一方面能将基本急救措施及时送达到患者身边;
- 姜俭徐波刘励军
- 关键词:推广应用
-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方法概况
- 农村卫生工作一直都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对基层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是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就目前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主要培训方法、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为今后基层卫生技术...
- 黄文娟刘励军徐波
- 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敷料更换频数和费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深静脉导管(DVC)敷料是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重要防线。研究显示[1],敷料损坏可直接增加CRBSI发生的危险性,是导致CRBSI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手卫生和最大化无菌屏障等措施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率[2],但这些措施主要针对置管和拔管环节,对导管使用过程的维护如敷料更换的指征、时机和方法等尚关注不足。
- 陆娟王英刘励军张丽娜徐波
- 关键词:深静脉导管重症监护病房频数护理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