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洪莲

作品数:83 被引量:705H指数:16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74篇医药卫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5篇造口
  • 34篇护理
  • 23篇肠癌
  • 23篇肠造口
  • 15篇手术
  • 14篇直肠
  • 14篇息肉
  • 14篇结肠
  • 14篇大肠
  • 13篇息肉病
  • 12篇直肠癌
  • 10篇遗传性
  • 10篇遗传性非息肉...
  • 10篇大肠癌
  • 8篇切除
  • 7篇切除术
  • 6篇术后
  • 6篇肿瘤
  • 6篇吻合器
  • 6篇肠造口术

机构

  • 82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甘肃省人民医...
  • 4篇南京市中医院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上海市第八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郑州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82篇徐洪莲
  • 22篇傅传刚
  • 20篇喻德洪
  • 19篇孟荣贵
  • 15篇金黑鹰
  • 14篇王汉涛
  • 12篇崔龙
  • 11篇邱群
  • 9篇于恩达
  • 7篇姚航
  • 6篇卢梅芳
  • 5篇张卫
  • 5篇阎于悌
  • 5篇刘连杰
  • 5篇刘飞
  • 4篇王金穗
  • 4篇沈玉峰
  • 4篇董金玲
  • 3篇郝建玲
  • 3篇陈珏

传媒

  • 6篇中华护理杂志
  • 6篇解放军护理杂...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护士进修杂志
  • 4篇上海护理
  • 4篇结直肠肛门外...
  • 3篇中国实用护理...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大众医学
  • 2篇中国实用外科...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第二届东方造...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9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8篇2003
  • 3篇2002
  • 10篇2001
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引起造口周围痤疮样皮疹的护理
2013年
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某些标志性分子为靶点,选择针对性的阻断剂,有效干预受该标志性分子调控及密切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相对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化疗三大治疗手段,
徐洪莲傅传刚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痤疮样皮疹护理造口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生长
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变异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探讨hMLH1及hMSH2基因启动子变异在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PCR法扩增25例HNPCC患者、2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和10例非肿瘤患者的hMLH1及hMSH2基因启动子序列,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对发现携带突变患者的肿瘤标本进行hMLH1及hMSH2基因表达研究和微卫星不稳定(MSI)检测,同时用测序方法检测该患者hMLH1及hMSH2基因编码序列的改变。结果55例检测样本中,C3.1及C3.2发现hMLH1启动子在-342位和-337位2处A插入变异,免疫组化检测该患者hMLH1表达阴性,肿瘤MSI检测为MSI-H,而编码序列的检测未发现异常。结论hMLH1/hMSH2基因启动子种系突变可能导致该基因的不表达,从而导致HNPCC结直肠癌的发生。错配修复基因编码序列正常的HNPCC患者中可能存在该基因启动子突变。
金黑鹰崔龙高军孟荣贵徐洪莲姚航喻德洪
关键词:HMLH1HMSH2启动子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种系突变
PPH手术对肛门感觉影响的临床研究
吻合器痔切除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hemorrhoids,PPH)是使用吻合器完成环行切除和吻合齿状线上方的部分直肠黏膜,将脱垂的内痔组织向上悬吊以恢复其正常解剖位置的手术方法,1998...
姚航傅传刚金黑鹰刘连杰王汉涛徐洪莲喻德洪
文献传递
两种腹带治疗肠造口旁疝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比较两种腹带治疗肠造口旁疝的效果。方法将36例肠造口旁疝患者分为两组,造口腹带组20例,普通腹带组16例。比较治疗后1个月的效果。结果造口腹带组有15例(75.0%)、普通腹带组有3例(18.8%)1个月后能坚持使用腹带。造口腹带对于减轻造口周围不适症状、防止体形改变、减少造口袋渗漏等均优于普通腹带(P<0.01)。结论肠造口旁疝非手术治疗时,佩戴造口腹带比佩戴普通腹带更有效。
徐洪莲王汉涛
关键词:造口术造口旁疝腹带手术后护理
2种肠造口袋更换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7
2001年
目的 采用2种肠造口袋更换方法对肠造口袋使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方法 41 例肠造口术后病人,按更换方法不同分成改良组、常规组。改良组更换造口袋时,用测量板 、防漏膏,常规组则用目测法。结果 和常规组相比,改良组造口袋使用时间延长,造口周 围皮肤炎发生率低。结论 更换造口袋应推广使用造口测量板确定造口大小,胶板圈不宜过 大,对不平整皮肤应使用防漏膏。
徐洪莲王汉涛喻德洪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袋护理
造口旁疝的非手术治疗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肠造口旁疝发生的原因和非手术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采用非手术治疗的36例造口旁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1个月、6个月的效果。结果36例造口旁疝患者使用造口腹带后,28例(77.78%)患者能坚持使用造口腹带,5例(13.89%)因造口旁肿块大于15cm和3例(8.33%)因造口旁疝伴有脱垂,不能坚持使用腹带。使用造口腹带能减轻造口周围不适症状,缩小腹部肿块,改善体形变化,减少造口袋渗漏。结论造口旁疝非手术治疗时,长期佩戴造口腹带治疗效果更明显。
徐洪莲王汉涛傅传刚
关键词:肠造口造口旁疝非手术治疗腹带
典型的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直肠癌 9个家系报道
2001年
金黑鹰崔龙阎于悌王金穗孟荣贵冯跃刘飞徐洪莲黄伟喻德洪
关键词:结肠直肠肿瘤家系分析HNPCC
高频电治疗造口黏膜肉芽肿的护理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频电在造口黏膜肉芽肿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 21例造口黏膜肉芽肿患者应用高频电治疗,同时给予造口专科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造口黏膜肉芽肿均一次性去除,肉芽肿去除后的创面于治疗后7~10 d完全愈合。术后3、6个月复诊时均未再出现造口黏膜肉芽肿。结论高频电治疗能够快速、有效地去除造口黏膜肉芽肿,积极有效的造口专科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张玉姬鲁朝敏徐洪莲王刚成顾炎辉
关键词:高频电护理
伤口专科护士培训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医院伤口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我院伤口管理中心对各病区选拔出来60名护理骨干进行伤口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通过综合考核,有56名学员获得了院首批伤口专科护士的资格认证,并在相应的临床科室开展伤口护理工作。结果院内压疮发生率年下降了23%,治愈好转率上升了25%;门诊伤口管理中心换药年增长率达42%,患者满意度增长12%。结论伤口专科护士的培养有助于满足患者需要,有较好推广价值。
李建萍张玲娟徐洪莲赵书峰陈珏邱群刘燕芳
关键词:伤口护理专科护士在职培训
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MLH1/hMSH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探讨hMLH1和hMSH2表达对于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符合Amsterdam标准的22例典型HNPCC(Ⅰ组)、15例非典型HNPCC(Ⅱ组)、10例散发性结直肠癌(Ⅲ组)和10例良性疾病(Ⅳ组)患者的hMLH1和hMSH2表达情况。结果 hMLH1和(或)hMSH2表达缺失率在Ⅰ、Ⅱ、Ⅲ和Ⅳ组分别为64%、20%、10%和0;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Ⅱ组与Ⅲ组之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13)。结论 免疫组化检测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可能成为HNPCC的一种简单、重要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金黑鹰崔龙孟荣贵徐洪莲姚航喻德洪
关键词: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免疫组织化学HNPCC基因手术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