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惠林

作品数:205 被引量:616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科研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2篇期刊文章
  • 6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4篇医药卫生
  • 11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2篇手术
  • 47篇外科
  • 33篇肿瘤
  • 32篇动脉瘤
  • 27篇颅内
  • 25篇外科治疗
  • 24篇手术治疗
  • 23篇动脉
  • 23篇血管
  • 22篇入路
  • 21篇细胞
  • 19篇显微外科
  • 19篇脊髓
  • 18篇外科手术
  • 16篇切除
  • 13篇蛛网膜
  • 13篇网膜
  • 11篇蛛网膜下
  • 11篇蛛网膜下腔
  • 11篇蛛网膜下腔出...

机构

  • 19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2篇南京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南京军区总医...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解放军第10...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日本京都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徐州市第一人...

作者

  • 205篇成惠林
  • 120篇史继新
  • 107篇王汉东
  • 99篇杭春华
  • 58篇潘云曦
  • 48篇樊友武
  • 41篇印红霞
  • 36篇孙康健
  • 34篇朱林
  • 33篇林毅兴
  • 26篇吴伟
  • 23篇谢伟
  • 20篇谢韡
  • 19篇周渊
  • 19篇李杰
  • 18篇刘承基
  • 14篇马驰原
  • 12篇李劲松
  • 12篇谭启富
  • 11篇田蕾

传媒

  • 3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8篇中华神经外科...
  • 15篇中国微侵袭神...
  • 14篇江苏医药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7篇中国脑血管病...
  • 5篇江苏省第十八...
  • 4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首届中国中青...
  • 2篇2011中华...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森林工程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11篇2018
  • 8篇2017
  • 15篇2016
  • 3篇2015
  • 13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9篇2011
  • 10篇2010
  • 20篇2009
  • 6篇2008
  • 14篇2007
  • 5篇2006
  • 11篇2005
  • 13篇2004
  • 10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5篇2000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认知刺激治疗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
目的观察认知刺激疗法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收集30例Hunt-HessⅠ~Ⅱ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例,行认知刺激治疗;对照组15例,未行认知刺激治疗。患者均分别...
张鑫吴琪张庆荣李雪成惠林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文献传递
3D打印在颅颈交界区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
2018年
目的探索3D打印导板引导技术在颅颈交界区疾病椎弓根螺钉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中心自2015年3月至12月收治的10例病例,在3D打印导板辅助下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分别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解剖复位水平,椎体骨质融合率,Symon评分、美国脊柱损伤协会神经功能分级及日本骨科协会脊髓疾病评分改善率,同时评估对脊髓、椎动脉等损伤的发生率。结果患者解剖复位满意,骨质均实现融合,颈髓损伤及上肢活动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颈髓及椎动脉的直接损伤。结论 3D打印计算机辅助导板设计是颅颈交界区疾病椎弓根螺钉固定良好的辅助方法。
祝剑虹林毅兴朱林韦武亭沈娟红周梦良成惠林
关键词:3D打印枕颈融合椎弓根螺钉固定JOA评分
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总结经Poppen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松果体区肿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松果体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其中经左侧Poppen入路21例,右侧Poppen入路11例,并同时采用分流术和(或)引流术处理脑积水。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3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12例,恶性肿瘤20例。术后并发硬膜外血肿3例,短暂性意识障碍加重1例,同向偏盲3例,视力下降加重3例,Parinaud综合征加重3例,复视加重3例。本组随访24例,时间1个月~3年,均复查MRI。正常生活13例,生活自理6例,生活需要照顾3例,死亡2例。多数病人临床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采用Poppen入路显微手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效果良好,术中行脑室-枕大池分流术对于大多数非交通性脑积水病人是安全而必要的。
张治元王汉东史继新杭春华成惠林樊友武印红霞
关键词:脑肿瘤POPPEN入路脑积水显微外科手术
硬脊膜动-静脉瘘9例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总结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经半或次全椎板切除入路手术6例,经血管内栓塞3例。6例手术患者术后复查脊髓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3例栓塞者复查脊髓MRI示髓周血管流空信号影全部消失。8例患者获随访3个月-5年,4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3例改善,1例加重,所有随访患者复查DSA示瘘口无再通。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起病隐匿,易漏诊、误诊,自然病程预后差,应积极干预,疗效理想。
吴伟戴嵬成惠林张鑫张庆荣王汉东杭春华史继新
关键词:动-静脉瘘脊髓
采用高流量颅内外血管分流处理海绵窦内巨大移行性动脉瘤被引量:7
2002年
史继新杭春华潘云曦成惠林王汉东印红霞
关键词:高流量颅内动脉瘤外科手术
L─精氨酸甲酯及L─精氨酸对冷冻伤脑水肿的影响
1998年
利用液氮杯局部冷冻大鼠顶叶脑组织复制脑水肿模型,观察NO合酶(NOS)的特异性抑制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及合成NO的底物L-精氨酸(L—ARG)对脑冷冻伤后脑水肿的影响。结果发现:局部冷冻伤脑水肿具有一般水肿的特征,冷冻伤后脑水肿指数升高,血脑屏障破坏,伊文氏兰渗出明显增加。L—NAME可不同程度地使脑水肿及血脑屏障破坏有所减轻,而L—ARG可逆转L—NAME所致的效应,并有加重脑水肿的倾向。我们的实验表明,NO是致大鼠冷冻伤脑水肿的一重要因素。
赵希敏刘承基丁美修蔡加宁成惠林
关键词:一氧化氮脑水肿L-ARGL-NAME
横刀止癫,不懈追求——记我国癫痫外科专家谭启富教授
2015年
【公元2015年10月7日上午9时09分,著名的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癫痫外科治疗的奠基者之一谭启富教授不幸因病去世。谭启富教授虽已仙去。但他在为人、为师、从医等诸多方面留下的遗产十分丰富,弥足珍贵。他对事业执着追求、对家人深情挚爱、对师长尊敬有加、对同仁友善包容、对下属热心帮扶、对患者赤胆仁心……。我们今天撰文追忆谭启富教授不仅为了寄托哀思,更是为了激励我们前行。】
王汉东成惠林刘芳
关键词:神经外科专家癫痫外科治疗
改良咽旁入路大鼠垂体切除术被引量:3
1996年
对现有的咽旁入路大鼠垂体切除术,在麻醉方法、手术器械、术后护理方面进行了改进,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死亡率。
王芳印红霞成惠林史继新刘承基
关键词:垂体切除术改良法术式动物实验
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1例分析)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治经验。本组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肌肉萎缩及大小便失禁。均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术中及术后常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8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本病根据术前典型的影像资料均可确诊。术中尽可能避免活检或分块切除肿瘤,以免引起难以控制的出血和盲目止血引起的脊髓损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可减轻脊髓水肿。
杭春华史继新王汉东成惠林谢韦华潘云曦樊友武
关键词:血管母细胞瘤脊髓肿瘤
损伤控制研究猪急性颅高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为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在特重型颅脑外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验建立稳定的猪急性颅高压模型,为损伤控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选中型猪5只,采用微量泵注射自体动脉血方法形成脑内血肿,观察血肿形成过程中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变化,2 h后行头颅CT扫描观察血肿情况,24 h后取脑行大体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光镜观察组织学病理改变。结果注血后2 h内出现明显的ICP、MAP上升,且ICP升至50 mmHg左右时出现呼吸、心率改变;头颅CT扫描显示脑内血肿形成满意。组织学显示血肿周围结构有破坏。结论采用微量泵注射自体动脉血方法可建立可靠的猪急性颅高压模型,可为损伤控制作进一步研究。
成惠林吴伟史继新印红霞吴晋荣黎介寿
关键词:颅内血肿颅内压平均动脉压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