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明

作品数:12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细胞
  • 3篇急性
  • 3篇病患
  • 2篇血清
  • 2篇血小板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血液病患者
  • 2篇药物疗法
  • 2篇肿瘤
  • 2篇疗法
  • 2篇淋巴
  • 2篇抗生素
  • 2篇骨髓
  • 2篇恶性
  • 2篇恶性血液病
  • 2篇恶性血液病患...
  • 1篇待查

机构

  • 11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方明
  • 5篇梁炳照
  • 4篇麦柏坚
  • 4篇萧翠萍
  • 1篇郭天剑
  • 1篇吴必嘉
  • 1篇黄斯勇
  • 1篇梁绮婷
  • 1篇舒建昌
  • 1篇龚峻梅
  • 1篇陈娟娟

传媒

  • 2篇国际医药卫生...
  • 2篇广东医学
  • 2篇现代医院
  • 1篇当代医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广东药学院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浆置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10例的临床意义
1998年
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高球蛋白血症是引起临床症状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的化疗方案仅针对瘤细胞,对瘤细胞已分泌的病理性球蛋白无效,必须靠机体自身的代谢来清除,因此对病情的缓解是一个不利的因素。血浆置换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由...
方明梁炳照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浆置换术
发热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23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发热查因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特点,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238例发热查因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患者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诊断治疗经过等资料。结果238例患者中以感染性疾病居首位占73.8%;其中尤以病毒性感染最多,占总人数的41.2%,占感染人数的58.7%;恶性肿瘤占7.2%;结缔组织疾病占2.5%;其它疾病占14.8%;原因不明占1.7%。结论此类患者经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和相应检查,大部分可确诊。病因仍以感染为主,但以病毒性感染居多,所以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应予关注。
方明麦柏坚萧翠萍
关键词:发热待查病因分析白细胞计数
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的经验探讨
1999年
恶性血液病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常来势凶猛,进展迅速,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对感染进行恰当处理至关重要,在病原体未明确时就须立即给予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我们对97年1月至98年6月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55次感染的经验性治疗作了回顾性分析,提示从基本用药开始,对首次感染可联合应用先锋Ⅵ+丁卡,严重感染时,广谱高效抗菌素复达欣,泰能可作为单一药物使用。
梁绮婷方明梁炳照
关键词:血液肿瘤抗生素药物疗法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和维生素D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维生素D水平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成人初治ALL患者63例为ALL组,行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并随访至少1年。并以同期健康查体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血清LDH和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同期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统计ALL组随访1年的生存预后。分析ALL患者血清LDH和25(OH)D水平与其APACHEⅡ评分及1年生存率的关系及其预测1年生存预后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LL组治疗前血清LDH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升高而血清25(OH)D水平则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ALL组治疗后3d和治疗后1个月的血清LDH水平和APACHEⅡ评分降低而血清25(OH)D水平则升高(P<0.05)。ALL组1年生存率为80.95%。与ALL组存活患者比较,ALL组死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LDH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升高而血清25(OH)D水平则降低(P<0.05)。Spearman无条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LL患者血清LDH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868,P<0.05)而与1年生存率呈负相关(r=-0.892,P<0.05),其血清25(OH)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705,P<0.05)而与1年生存率呈正相关(r=0.826,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LL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d和治疗后1个月的血清LDH和25(OH)D水平联合预测其1年生存预后的准确性分别为88.89%、95.24%和98.41%。结论 ALL患者血清LDH和25(OH)D水平与病情相关且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良好,可能作为ALL患者病情和预后评估的参考指标。
吴必嘉龚峻梅陈娟娟郭天剑方明黄斯勇
关键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酸脱氢酶预后
血小板止血功能与胃内PH关系初步探讨
1997年
本文通过血小板止血功能与胃内PH关系体内试验,结果示胃内PH迅速上升,胃酸浓度迅速下降时,同时测得血小板粘附试验平均值及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平均值都明显升高,说明这时血小板粘附聚集止血功能最好,也阐述了体内试验一样显示出胃内PH(胃酸浓度)对血小板粘附凝集止血功能有明显干扰作用。
梁炳照方明张文茹
关键词:血小板功能胃内PH
参附注射液联合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常规化疗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以米托蒽醌为主的MA方案,静脉滴注米托蒽醌10mg/ (m2·d),第1~3d,阿糖胞苷100mg/ (m2·d),连续滴注第1~7d.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在上述MA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滴参附注射液60 ml/d,连续滴注第1~ 14d.结果 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较轻.参附注射液组患者经治疗后WBC、Hb和PLT值均显著高于常规化疗组患者(P<0.05).治疗后参附注射液组患者的CD4、CD8和CD4/CD8值均明显高于常规化疗组患者(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米托蒽醌为主的化疗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显著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疗效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方明麦柏坚萧翠萍
关键词:参附注射液米托蒽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
高三尖杉脂碱和阿糖胞苷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的疗效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对联合应用高三尖杉酯碱与阿糖胞苷治疗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随机抽取4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联合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高三尖杉酯碱与阿糖胞苷联合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白血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高三尖杉酯碱与阿糖胞苷联合对患有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老年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明显。
麦柏坚方明萧翠萍
关键词: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急性髓系白血病老年
体外药敏试验在复发难治白血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通过体外药敏试验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治疗复发难治白血病。方法复发难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两组:按经验用药组以临床常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按药敏结果指导用药组化疗前先抽取患者骨髓液分离白血病单个核细胞进行药敏试验,取敏感度强的药物组成相应的联合化疗方案,再按常规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并按常规方法给药。结果按药敏结果指导用药组在完全缓解(CR)率方面明显高于按经验用药组(p<0.05),在部分缓解(PR)率和未缓解(NR)率方面则未见差异。结论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能够为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实现白血病化疗个体化,提高疗效,减少用药盲目性。
方明麦柏坚舒建昌萧翠萍
关键词:敏感度体外白血病复发难治
恶性血液病患者血清TNFα的测定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美国DPC公司Immulife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对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外周血血清TNFα值的检测。结果3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血清 TNFα值比正常健康人 TNFα值明显升高(P<0.01),血清TNFα水平与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存期长短有相关性,也提示 TNFα可能由异常单核细胞产生的。结论 TNFα测定可以作为恶性血液病诊断、病情发展及预后估计的一个辅助指标。
梁炳照方明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A恶性血液病淋巴瘤骨髓肿瘤
洛赛克对血小板止血功能影响的评价
1997年
洛赛克对血小板止血功能影响的评价梁炳照方明张文茹(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广州510220)关键词洛赛克(奥美拉唑);血小板;止血;凝血;胃酸分泌中图号R975.6洛赛克(Losec,化学名Omeprazole,奥美拉唑)是由阿斯特拉(无锡)公司生产的胃...
梁炳照方明张文茹
关键词:洛赛克血小板止血凝血上消化道出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