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炳胜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肝细胞
  • 3篇胚胎
  • 3篇胚胎干细胞
  • 3篇外科
  • 3篇细胞移植
  • 3篇儿童
  • 3篇干细胞
  • 3篇肝细胞移植
  • 2篇直肠
  • 2篇治疗儿童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肿瘤
  • 2篇外科治疗
  • 2篇外营养
  • 2篇胃肠外
  • 2篇胃肠外营养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中山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曾炳胜
  • 10篇邓小耿
  • 5篇陈积圣
  • 3篇闵军
  • 3篇张杰
  • 3篇方天翎
  • 2篇黎剑
  • 2篇宋尔卫
  • 2篇陈伦
  • 2篇陈伟强
  • 1篇陈亚进
  • 1篇陈双
  • 1篇区庆嘉
  • 1篇张杰
  • 1篇郑绍宽
  • 1篇陈伟强
  • 1篇陈双
  • 1篇陈双

传媒

  • 4篇岭南现代临床...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癌症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肝内移植对宿主肝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英文)被引量:3
2008年
背景: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已有不少成功的报道,但其体内移植后能否有效整合入宿主肝板、在肝内能否进一步生长分化并表达肝细胞功能以及成瘤的风险等情况目前还不清楚。目的:应用治疗性肝再生模型进行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肝内移植.观察其在肝组织替代、体内的生长分化及成瘤性情况。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小儿外科。材料:选用BALB/c小鼠24只为受体,鼠龄6~8周,体质量20~352,雌雄不拘购自广州市实验动物中心。实验所用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由作者所在课题组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成。小鼠胚胎干细胞株E14由本院干细胞中心提供。方法:实验于2006-07/2007-06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干细胞研究中心完成。将24只小鼠随机分为2组:肝再生模型+干细胞移植组和肝切除+干细胞移植组,每组12只。前组分两次按50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倒千里光碱(retrorsine),间隔2周,第2次注射4周后行70%肝部分切除制造肝损伤;然后经门静脉分别移植1×10^5羟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荧光标记的细胞入小鼠肝内进行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移植。后组在行70%肝部分切除制造肝损伤模型后进行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移植。主要观察指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移植细胞组受体鼠肝脏内分布、整合与体内生长分化情况。2周后行白蛋白荧光免疫组化(双荧光染色)、血清白蛋白水平检测其功能状况。将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注入治疗性肝再生小鼠肝内,将未分化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入小鼠腋区皮下作为对照,观察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体内成瘤情况。结果:①肝干细胞在受体鼠肝内生长情况:CFDASE标记的胚胎干细胞源性肝干细胞肝内移植1周,受体小鼠肝实质内可见散在绿色荧�
邓小耿宋尔卫闵军张杰陈伦曾炳胜方天翎陈积圣
关键词:胚胎干细胞肝细胞移植诱导分化
术前肠外营养和化疗干预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的影响
2001年
目的 了解术前短期肠外营养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治疗干预前经肠镜活检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CO),肠外营养组(PN),术前单纯化疗组(CT),肠外营养加化疗支持组(PT)。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手术取得标本的增殖情况:DNA指数;细胞周期GO/Gl、S、G2+M(%);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术前肠镜标本和手术取得标本的Ki67指数。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经5~7天治疗后,PN组细胞增殖指标Ki67指数有显著增加;CT组则显著减少(P<0.01),治疗干预后的细胞生物学指标Ki67、S、G2+M各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PN组Ki67、S、G2+M明显增加,CT组明显G2+M减少而S增加,PT组G2+M减少。结论 术前短期肠外营养(5~7天)可能会刺激肿瘤的生长增殖,但亦可能有利于发挥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的疗效。
黎剑陈双曾炳胜
关键词:结直肠癌胃肠外营养化疗
小儿坏死性肠套叠外科治疗84例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小儿坏死性肠套叠的病因、诊断、低压空气灌肠复位的作用、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84例小儿坏死性肠套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原发性肠套叠73例,继发性肠套叠11例。套叠类型回-结肠型68例,小肠型12例,结-结肠型4例。全组均行套叠复位加坏死肠段切除一期吻合术。术前误诊5例,死亡3例。结论 ①局部解剖因素是小儿肠套叠发生的主要原因;②B超检查有助于肠套叠的诊断;③对于复发性肠套叠不宜反复多次地进行低压空气灌肠复位;④手术原则是对于高度怀疑肠管坏死的不能姑息,应积极切除,但同时亦应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活力的肠管及回盲瓣。
邓小耿曾炳胜郑绍宽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手术治疗并发症
体外诱导小鼠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研究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 基于肝脏发育生物学进展,建立有效诱导胚胎干细胞(ESC)向肝细胞分化的体外培养体系。方法 小鼠ESC细胞系E14,在内含1000U/ml的rmLIF的无饲养层高糖DMEM培养基中培养,去除rmLIF后用悬滴培养法制备成拟胚体。依次加入10^-7M的Dexamethasone、10μg/L的FGF-4、25μg/L的HGF等诱导因子,继续培养1~2周。然后取分化细胞,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白蛋白和CK8/18的表达、RT-PCR检测白蛋白和转甲状腺蛋白等肝细胞特征性蛋白的mRNA转录水平。糖原染色、尿素合成功能检测则对其功能进行检验。结果 ESC体外培养生长旺盛,呈”巢状”克隆性增殖。去除rmLIF后悬浮培养,一般2~3d可制备成拟胚体。序贯加入Dex、FGF-4和HGF等诱导因子进行分化培养后,约于ED12可见分散、克隆样增殖的小上皮样细胞集落,ED19左右有较多细胞分化为多角形的肝细胞样细胞。免疫组化染色,见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表达肝细胞特有的白蛋白以及CK8/18等蛋白。RT-PCR显示有白蛋白、转甲状腺蛋白等的mRNA转录。糖原染色见胞浆内存在红色颗粒,呈阳性反应;尿素合成功能检测显示,培养液内可见尿素氮的逐日升高,说明细胞具有肝细胞特有的糖原合成、尿素合成和分泌功能。结论 加入FGF-4、HGF和Dex等肝脏胚胎发育时期的关键性调控因子的体外培养体系可以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样细胞。
邓小耿闵军张杰曾炳胜方天翎陈积圣
关键词:细胞培养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儿童胰母细胞瘤1例被引量:1
2003年
胰母细胞瘤为儿童罕见恶性肿瘤,由于病灶隐蔽而难于早期发现.待其并发上消化道梗阻、出血或梗阻性黄疸等情况发生时往往又由于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而难于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现就本院最近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邓小耿陈双曾炳胜
关键词:胰母细胞瘤恶性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儿童
三七总皂甙对大鼠肝化脾增量的影响
2001年
目的:探讨促进肝化脾增量及缩短其再生周期的新途径。方法:应用三七总皂甙于自体肝细胞脾内移植(IHAT)的动物模型上,分别于移植术后2周对病理组织学、电镜形态、肝化脾匀浆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及^(99m)Tc-HIDA 摄取试验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三七总皂甙组(A 组)脾内肝细胞水肿、变性程度较轻,肝化脾匀浆 ALT 含量达(928.0±268.1)u/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99m)Tc-HIDA 摄取试验时 A组离体肝化脾显影较清晰,其放射性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B 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甙在移植早期对脾内肝细胞有一定的抗损伤保护作用,从而促进了肝化脾的增量。
邓小耿陈积圣陈伟强曾炳胜区庆嘉
关键词:肝细胞移植肝再生三七总皂甙
巨脾切除加自体脾腹膜后移植术治疗儿童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巨脾大部分切除加自体脾腹膜后移植术对儿童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 经临床确诊的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并巨脾患儿 2 7例 ,其中男 1 2例 ,女 1 5例 ,年龄 4~ 1 4岁 ,平均 (6 .7± 1 .6)岁。对 1 995~ 1 999年的 1 5例患儿施行巨脾全切除术 (对照组 ) ,2 0 0 0~ 2 0 0 2年的 1 2例患儿施行脾大部分切除加自体脾腹膜后移植术 (实验组 ) ,随访半年以上者 2 4例 ,将两组的Hb平均值、血清抗体水平、99mTc 脾扫描、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疗效观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①术前两组Hb平均值皆约为 60 g/L左右 ,术后 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Hb先升高后呈下降趋势 ,但实验组与对照组Hb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术后 1周、3个月实验组IgM水平分别为 (0 .54± 0 .1 3)g/L和 (0 .62± 0 .1 5)g/L ,对照组为 (0 .2 2± 0 .0 5)g/L和 (0 .2 8± 0 .0 7)g/L ,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而IgG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③对照组发生OPSI(切脾后全身凶险性感染 ) 1例 ,死亡 1例 ,实验组发生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④实验组有 6例术后 1年行99mTc 脾扫描可见脾组织显影。结论 ①脾切除术对儿童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有?
邓小耿曾炳胜张杰陈积圣
关键词:Β-地中海贫血儿童巨脾切除术
大肠癌患者术前肠外营养对化疗的影响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了解术前短期肠外营养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初步评价大肠癌患者术前短期(5~7天)肠外营养的意义及其对化疗的影响。方法:治疗干预前经肠镜活检证实为大肠癌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肠外营养组、术前单纯化疗组、化疗加肠外营养支持组。干预前后测量病人的体重和三角肌皮褶厚度以及检测血中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数、IgG、IgM、IgA、C3、C4、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肌酐和血尿素氮水平。流式细胞计数仪检测手术取得标本的增殖情况:(1)细胞核DNA相对含量;(2)DNA指数;(3)细胞周期G0/G1,S,G2+M(%)。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术前肠镜标本和手术取得标本的Ki67指数。观察伤口愈合时间,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5~7天治疗后,肠外营养组的营养指标白蛋白、转铁蛋白在干预后显著增加(P<0.01);术后单独化疗组白蛋白、转铁蛋白显著减少(P<0.01);肠外营养加化疗组治疗后白蛋白、转铁蛋白有明显增加(P<0.05)。免疫功能指标肠外营养组IgA、IgM、C4有明显增加(P<0.05);术后单独化疗组营养指标有显著减少P<0.01;肠外营养加化疗组IgA、IgG、IgM、C3有明显增加(P<0.05)。细胞增殖指标Ki67指数肠外营养组有显著增加;术后单独化疗组则显著减少(P<0.01)。
黎剑陈双曾炳胜
关键词:大肠肿瘤胃肠外营养化学疗法
腹腔镜辅助下改良Soave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巨结肠被引量:1
2003年
邓小耿陈亚进曾炳胜
关键词:巨结肠根治术SOAVE结肠腹腔镜辅助直肠肌鞘
小儿坏死性肠套叠外科治疗93例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小儿坏死性肠套叠的病因、诊断、低压空气灌肠复位的作用、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对经手术治疗的 93例小儿坏死性肠套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9例原发性肠套叠 ,14例继发性肠套叠。套叠类型为回 结肠型 73例 ,小肠型 15例 ,结 结肠型 5例。全组均行套叠复位加坏死肠段切除一期吻合术。术前误诊 5例 ,死亡 3例。结论 :①局部解剖因素是小儿肠套叠发生的主要原因 ;②B超检查有助于肠套叠的诊断 ;③对于复发性肠套叠不宜反复多次地进行低压空气灌肠复位 ;④手术原则是对于高度怀疑肠管坏死的不能姑息 ,应积极切除 ,但同时亦应尽可能多地保留有活力的肠管及回盲瓣。
邓小耿曾炳胜郑绍宽陈伟强
关键词:外科治疗并发症儿童病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