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傲霜

作品数:15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常州市卫生局科技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常州市卫生局重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心病
  • 4篇康复
  • 4篇冠心病
  • 4篇病患
  • 3篇心脏
  • 3篇冠心病患者
  • 2篇心肌
  • 2篇血管
  • 2篇内科
  • 2篇内皮
  • 2篇康复运动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房颤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因素
  • 1篇弹力带
  • 1篇党支部
  • 1篇低密度脂蛋白

机构

  • 9篇常州市第二人...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常州市第四人...

作者

  • 15篇朱傲霜
  • 4篇丁志坚
  • 3篇张宇燕
  • 2篇纪元
  • 2篇葛继勇
  • 1篇刘敏
  • 1篇刘欢年
  • 1篇夏野
  • 1篇周学军
  • 1篇王芳芳
  • 1篇李本玲
  • 1篇李海燕
  • 1篇芮逸飞
  • 1篇陈解忠
  • 1篇王宇栋
  • 1篇赵建中
  • 1篇夏蕾
  • 1篇居正
  • 1篇李小娜
  • 1篇徐笑飞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运动医学...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实用护理...
  • 1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常州实用医学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对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raction,AMI)患者外周血中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的数目变化的影响。方法:入选的28例AMI患者(实验组)和30例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AMI患者急性期、恢复期以及对照组血清中Ang-Ⅱ、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α,SDF-1α)的水平,同时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用CD34、VEGF和CD133抗体标定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EPCs占单个核细胞的比率。结果:AMI患者急性期Ang-Ⅱ水平(90.40±6.39)pg/ml明显高于恢复期(72.57±2.42)pg/ml和对照组(69.14±3.73)pg/ml(P=0.002 4),同时AMI患者急性期EPCs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率为为(0.043±0.004)%,明显高于恢复期(0.024±0.010)%和对照组(0.012±0.001)%(P<0.000 1),但AMI患者急性期SDF-1α的水平(171.1±35.81)pg/ml同恢复期(130.30±28.84)pg/ml及对照组(116.50±29.19)pg/ml之间无明显差异(P=0.370 3)。在AMI患者急性期外周血中EPCs和Ang-Ⅱ水平呈负相关,而与SDF-1α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MI患者急性期循环中的Ang-Ⅱ水平及EPCs数量均升高,但是Ang-Ⅱ抑制了EPCs的数量。
朱傲霜丁志坚卢绪章夏蕾李海燕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内皮祖细胞
康复运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康复运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5例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n=53)和B组(n=52)。A组给予冠心病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康复运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磷脂酶A2(LP-PLA2)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IL-6、hs-CRP、TNF-α、ICAM-1、Lp-PLA2和MCP-1水平与治疗前相比较均降低,且B组较A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康复运动是非药物治疗冠心病的有效辅助手段。
夏野朱傲霜刘欢年王本文王宇栋周睿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康复运动炎性因子
心脏康复对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2
2021年
目的:观察心脏康复治疗前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运动能力、动脉僵硬度和血脂的变化,探讨心脏康复对不同动脉僵硬度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7年8月~2019年8月确诊为稳定性冠心病的患者60例,年龄50~80岁,按照动脉僵硬度分为两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10 m/s列入非动脉僵硬组(n=30),cfPWV>10 m/s列入动脉僵硬组(n=30)。所有患者通过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或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保持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均进行无氧阈水平的有氧训练和中高强度的抗阻训练(60%10RM),每周3次,持续12周。有氧训练包括踏车或平板训练,每次运动30 min;抗阻训练在有氧训练后进行,为器械抗阻训练,共4个动作,每个动作训练各2组,每组15次,两组间休息2分钟。干预前后观察2组患者指标的变化,采用心肺运动测试测量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阈(AT);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量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踝肱指数(ABI);取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治疗前两组一般资料、ABI、VO_(2peak)、AT、LDL-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两组VO_(2peak)、AT、ABI均高于治疗前(P<0.01),cfPWV、baPWV、LDL-C均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LDL-C、AB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非动脉僵硬组AT、VO_(2peak)高于动脉僵硬组(P<0.05);动脉僵硬组baPWV下降幅度大于非动脉僵硬组(P<0.01);baPWV降幅与baPWV基线水平呈正相关(r=0.567,P=0.000)。结论:心脏康复治疗具有改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动脉僵硬度、运动能力、血脂的综合作用。基线动脉僵硬度高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治疗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下降更大,并且动脉僵硬度下降幅度与患者基线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呈正相关。动脉僵硬度较高的冠心病患者,经心脏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的提高可能�
戴玲丽朱傲霜丁志坚陈井成徐笑飞王婧萤
关键词:冠心病心脏康复动脉僵硬度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脏康复运动病员服及心脏康复运动病员服套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心脏康复运动病员服及心脏康复运动病员服套装,涉及医疗用品的技术领域,该心脏康复运动病员服包括衣身、缝合在衣身上的左衣袖和缝合在衣身上的右衣袖,衣身、左衣袖和右衣袖均由速干面料制成。衣身的领口包括供头部...
赵珊珊朱傲霜李小娜谭孝霖
文献传递
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心绞痛缓解治疗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血管内科用心绞痛缓解治疗装置,包括螺纹杆、第一伸缩杆、第一套管、连接杆、第二伸缩杆、第二套管、电动伸缩杆和按摩滚筒,在所述第二套管的两端均滑动插接有第二伸缩杆,处于所述第二套管内部的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套接...
张宇燕朱傲霜葛继勇
文献传递
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预防老年房颤患者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比较老年房颤患者长期服用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对象选自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且需要实施抗凝治疗的患者,研究起始时间为2015年3月20日,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达比加群酯组(达比加群酯110mg口服,2次/d)和华法林组(口服华法林,定期门诊随诊调整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保持在2~3之间),随访2年,比较2组患者预防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性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按患者年龄分层(<60岁组,60~<80岁组,≥80岁组),比较颅外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截至2015年11月,共纳入患者180例,男性114例(63.3%),女性66例(36.7%);<60岁者65例(36.1%),60~<80岁者108例(60.0%),≥80岁者7例(3.9%)。达比加群酯组患者90例,华法林组90例。随访2年期间,2组患者中发生卒中/非中枢神经系统栓塞事件者各6例,颅内出血事件各5例;发生颅外出血事件者华法林组为12例,达比加群酯组为16例,2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P >0.05)。比较2组不同年龄患者颅外出血发生情况,达比加群酯<60岁组患者颅外出血发生率低于华法林组(11.4%比13.3%),60~<80岁和≥80岁组患者颅外出血发生率高于华法林组(分别为19.6%比12.2%、50.0%比33.3%),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老年房颤患者长期服用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预防卒中的有效性和颅内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相似,高龄老年患者的颅外出血风险尚需扩大样本做进一步研究。
陈井成纪元朱萌周学军朱傲霜
关键词: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抗凝药卒中
一种心脏内科用康复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内科用康复带,包括前胸板,所述前胸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侧弹力带,其中一条所述侧弹力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可调背板,另一条所述侧弹力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带。该心脏内科...
陈井成朱傲霜
文献传递
极低密度脂蛋白代谢因素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7年
目前冠心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1]表明,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作用在不同环节所导致的疾病。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和糖耐量异常、肥胖、心血管家族史。目前,血脂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人类脂代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
王欢欢赵建中朱傲霜
关键词:极低密度脂蛋白冠心病代谢
有氧运动联合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测试的影响
2018年
目的分析有氧运动联合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动脉硬化测试的影响,为冠心病患者的心脏康复提供新的方法及监测指标。方法对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确诊为冠心病行心脏康复的50名患者分别给予规范的治疗药物,同时根据患者心肺运动测试结果,在心电监测下指导规律运动36次,进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每次1h,共36次)。检测并比较运动前后受试者动脉硬化指标(双侧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双侧踝臂指数(ABI)、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结果LDL-C、LP(a)、NT-BNP水平运动后分别较前下降了0.39mmol/l、0.05g/l、164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DL运动后较前上升了0.04mml/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氧运动联合体外反搏治疗,双侧ABI均高于治疗前(左侧1.02±0.05 vs 1.06±0.05,P=0.007;右侧1.03±0.36 vs 1.07±0.37,P=0.050),双侧baPWV均低于治疗前,但左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侧13.9±2.58 vs 13.59±2.72,P=0.545;右侧13.39±1.85 vs 12.62±1.94,P=0.012);cfPWV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科学规律运动及体外反搏治疗,均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胸闷胸痛症状,ABI及baPWV均有一定程度改善,提示ABI可能可以作为冠心病运动康复治疗的参考指标。
朱萌朱傲霜
关键词:有氧运动体外反搏冠心病
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测定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分析periosti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8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2例)和52例健康体检者血浆periost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periostin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血浆periostin蛋白水平除在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无显著性外,其余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在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且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稳定型心绞痛组。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水平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93,P<0.01)。结论血浆periostin蛋白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periostin蛋白水平增高可能是冠心病发病危险的一个生物指标。冠心病患者血浆periost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呈正相关,periostin很有可能通过血管生长调节等途径导致粥样硬化斑块的生长及不稳定性进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杨汆丁志坚朱傲霜刘小宇马玲娣王芳芳
关键词:冠心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