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3篇细胞
  • 3篇关节置换
  • 2篇丹参
  • 2篇丹参注射液
  • 2篇性关节炎
  • 2篇置换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转染
  • 2篇髋关节
  • 2篇髋关节置换
  • 2篇髋关节置换术
  • 2篇膝骨
  • 2篇膝骨性
  • 2篇膝骨性关节炎
  • 2篇疗效
  • 2篇临床疗效

机构

  • 10篇郧阳医学院附...
  • 5篇十堰市中医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十堰市人民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14篇李伟
  • 4篇王建忠
  • 3篇高鸿雁
  • 3篇谢祥仁
  • 2篇肖庆方
  • 2篇张平
  • 2篇李勇
  • 2篇张功礼
  • 2篇彭秀娟
  • 1篇时志斌
  • 1篇王坤正
  • 1篇官小丽
  • 1篇况丽
  • 1篇禹志宏
  • 1篇张明宇
  • 1篇谭金海
  • 1篇曹洪

传媒

  • 2篇湖北中医杂志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郧阳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6全国...
  • 1篇中国药学会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子间神经鞘瘤并骨折1例
2010年
李勇李伟
关键词:骨折手术治疗
丹参注射液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综合征
<正>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其它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而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1年9月至2004年10月对丹参注射液预防人工...
李伟
文献传递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手术并发症的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120例采取颈椎前路手术减压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其中采用自体减压碎骨植骨融合、钛网植入、锁定钛板固定者60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锁定钛板固定者60例。结果发生并发症8例,发生率6.7%。其中切口感染1例,硬膜外血肿1例,喉上神经损伤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脊髓损伤加重1例,螺钉松动移位并钛网下沉1例,钛网下沉并颈椎畸形1例。颈椎前路手术解剖结构复杂多变,手术视野小,操作难度大,易出现并发症。出现并发症及时诊断和处理,可预防瘫痪、死亡等严重后果的发生。
李伟
关键词:颈椎病减压术手术后并发症
近5年膝骨性关节炎的针灸选穴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膝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积液、关节内摩擦音,严重的可能出现活动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关节变形甚至残疾[1]。膝骨性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且发病率的提高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2]。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病因,目前无明确的发病机制,所以膝骨性关节炎在治疗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西医目前主要用手术和药物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李津彭秀娟张平裴久国李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针灸
胸腰段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回顾23例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分析发生误诊的原因,以及纠正误诊的方法。临床上椎骨内肿瘤容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原因在于忽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过多地依赖影像学检查、以诊断收集资料而不是以分析收集资料推导诊断,违背了正常的诊断程序。椎管内肿瘤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史、疼痛特点以及临床表现有明显不同,只要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仔细的体格检查并结合必要的影像学资料,两者是可以鉴别的。CT和MRI在术前诊断中有重要作用,肿瘤全切术是首选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恶性肿瘤手术加放疗能改善预后。
李伟
关键词: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椎间盘移位
丹参注射液预防髓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综合征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退行性骨关节病及其它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患者需要接受人工关节置换.而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1年9月至2004年10月对丹参注射液预防人工髋关节...
李伟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人工关节置换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BMSCs骨保护素/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mRNA的表达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观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BMSCs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NF-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mRNA表达情况,探讨长期应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另一病理机制。方法取2007年3月-2008年3月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自愿捐赠的骨髓及股骨头骨组织35例(实验组)和股骨颈骨折患者自愿捐赠的骨髓及股骨头骨组织21例(对照组)。两组男女比例均为4∶3;年龄41~70岁,其中实验组平均55.34岁,对照组平均55.33岁。实验组患者最近2年内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超过3周或大剂量冲击治疗超过1周,对照组患者从未接受超过1周的激素治疗。骨组织标本行多聚甲醛固定后石蜡包埋,HE染色。所取骨髓采用贴壁法分离培养BMSCs,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技术检测BMSCs OPG mRNA和RANKL mRNA的表达水平,并计算OPG mRNA/RANKL mRNA比值。结果HE染色示实验组未见完整的骨小梁和骨单位,可见不连续骨碎片,碎片骨陷窝内骨细胞大部分消失,周围有大量炎性肉芽组织。对照组可见完整骨单位由板层骨构成,板层骨连续完整,围绕血管呈同心圆排列,小梁骨陷窝内可见骨细胞。BMSCs RTQ-PCR检测:实验组OPG mRNA表达量为0.37±0.12,RANKL mRNA1.12±0.39,OPG mRNA/RANKL mRNA比值为0.37±0.17;对照组OPG mRNA0.47±0.13,RANKL mRNA0.84±0.24,OPG mRNA/RANKL mRNA比值为0.61±0.2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致股骨头坏死可能与其调控BMSCs OPG和RANKL表达有关。
王建忠高鸿雁王坤正李伟时志斌张明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股骨头坏死BMSCS细胞因子
重组逆转录病毒hVEGF_(165)基因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重组逆转录病毒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retrovirus pLXSN/hVEGF165)基因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h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从健康志愿者全骨髓中分离培养人hMSCs,体外扩增纯化后随机分为4组:①retrovirus pLXSN/hVEGF165组:培养液中加入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1×1010OPU/ml,孵育24h后换普通培养液继续培养;②retrovirus pLXSN组:培养液中加入逆转录病毒空载体,其余处理与retrovirus pLXSN/hVEGF165组相同;③阳性对照组: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④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各组细胞处理后2周,免疫组化观察VEGF表达,Von Kossa染色检测人hMSCs中骨胶原结节形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经多次换液传代,人hMSCs呈均一梭形形态。处理后retrovirus pLXSN/hVEGF165组与阳性对照组细胞形态逐渐趋于扁平,突起减少。retroviruspLXSN组和空白对照组形态无明显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见VEGF主要在胞浆内表达,retrovirus pLXSN/hVEGF165组VEGF表达明显强于其他3组。Von Kossa染色retrovirus pLXSN/hVEGF165组与阳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红色骨胶原结节形成,显著多于retrovirus pLXSN组和空白对照组。retrovirus pLXSN/hVEGF165组与阳性对照组培养上清液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retroviruspLXSN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基因重组逆转录病毒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染对人hMSCs成骨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李伟高鸿雁王建忠谢祥仁肖庆方
关键词:逆转录病毒基因转染骨生成
形状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治疗锁骨骨折
2005年
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以期找到一种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治疗锁骨骨折38例,其中锁骨中段骨折21例,外1/3骨折17例(粉碎性骨折19例).结果锁式接骨器固定者,平均随访1年,6~14周愈合,根据韩平良等的疗效标准,优2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2.1%.结论使用形状记忆合金锁式接骨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
李伟张功礼谭金海禹志宏王建忠
关键词:记忆合金锁骨骨折
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后人骨髓基质细胞的成骨分化
2009年
背景:现阶段诱导骨髓基质细胞分化成骨的方法大致分为在化学药物作用、细胞因子作用以及转基因作用下的分化等。目的:观察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转染对人骨髓基质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2在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临床研究所和骨关节科完成。材料:人骨髓基质细胞取自健康成年男性自愿者。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相关病毒由课题组前期构建。方法:抽取健康志愿者髂前上棘骨髓,采用全骨髓法分离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后取50%融合的P2代细胞,随机分为4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1×1010OPU/mL,孵育24h后换为普通完全培养液继续培养。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组加入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复制缺陷性腺相关病毒,其余处理与前组相同。阳性对照组向培养液中添加地塞米松、抗坏血酸和β-甘油磷酸钠。空白对照组仅加入普通完全培养液,不进行特殊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Von Kossa染色检测人骨髓基质细胞中骨胶原结节形成。结果:处理后2周,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与阳性对照组的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基本相似(P>0.05),而β半乳糖酐酶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组、空白对照组的培养上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主要在骨髓基质细胞的胞浆内表达,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3组。腺相关病毒介导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和阳性对照组可见大量红色骨胶原结节形成,�
李伟高鸿雁王建忠谢祥仁肖庆方
关键词:骨髓基质细胞腺相关病毒基因转染骨生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