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滨

作品数:526 被引量:2,261H指数:21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03篇期刊文章
  • 94篇专利
  • 19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6篇农业科学
  • 48篇生物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医药卫生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29篇大豆
  • 187篇基因
  • 56篇性状
  • 51篇转基因
  • 49篇植物
  • 47篇抗性
  • 42篇蛋白
  • 39篇疫霉
  • 38篇育种
  • 37篇根腐
  • 37篇根腐病
  • 36篇疫霉根腐病
  • 36篇种质
  • 33篇豆种
  • 32篇大豆疫霉
  • 31篇大豆品种
  • 31篇大豆疫霉根腐...
  • 25篇抗病
  • 20篇线虫
  • 19篇胞囊

机构

  • 492篇东北农业大学
  • 56篇黑龙江省农业...
  • 31篇中国农业科学...
  • 27篇教育部
  • 9篇淮海工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 7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黑龙江省农垦...
  • 7篇通辽市农业科...
  • 5篇国家大豆工程...
  • 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哈尔滨市农业...
  • 3篇吉林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国家教育部
  • 2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524篇李文滨
  • 161篇韩英鹏
  • 78篇赵雪
  • 74篇滕卫丽
  • 59篇张淑珍
  • 54篇李永光
  • 51篇宁海龙
  • 47篇王志坤
  • 44篇徐鹏飞
  • 38篇武小霞
  • 34篇张大勇
  • 32篇李文霞
  • 30篇刘珊珊
  • 30篇赵琳
  • 29篇李冬梅
  • 26篇赵琳
  • 26篇吴俊江
  • 25篇姜振峰
  • 22篇邱丽娟
  • 19篇王金生

传媒

  • 172篇大豆科学
  • 49篇东北农业大学...
  • 42篇中国油料作物...
  • 38篇作物杂志
  • 17篇基因组学与应...
  • 16篇大豆科技
  • 11篇作物学报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华北农学报
  • 4篇黑龙江农业科...
  • 4篇中国农学通报
  • 4篇全国作物生物...
  • 3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大豆通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Journa...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核农学报
  • 2篇马铃薯杂志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年份

  • 12篇2023
  • 11篇2022
  • 9篇2021
  • 18篇2020
  • 15篇2019
  • 13篇2018
  • 22篇2017
  • 33篇2016
  • 35篇2015
  • 40篇2014
  • 32篇2013
  • 39篇2012
  • 36篇2011
  • 60篇2010
  • 29篇2009
  • 26篇2008
  • 25篇2007
  • 25篇2006
  • 19篇2005
  • 15篇2004
5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马铃薯优化再生系统的建立被引量:33
1995年
本试验研究了六种培养基系统对马铃薯东农303,Favorita和极早三个品种来源的不同外植体的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筛选出了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最佳外植体大小及最佳培养基系统。适合植株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叶片;最佳外植体大小为叶片0.5cm2、茎0.5cm、块茎0.25cm2×0.3cm,适合于茎、块茎及叶的有效培养基系统分别为:①MS+3mg·L-1BA+0.01mg·L-1NAA(ph5.6)4周MS+0.3mg·L-1GA3(oH5.6);②MS+1.75mg·L-1ZT+0.87mg·L-1IAA(pH5.8);③MS+2.25mg·L-1BA+0.186mg·L-1NAA(pH5.8)2周MS+5mg·L-1GA3+2.25mg·L-1BA(ph5.8)。
双宝李文芙李文滨陈伊里田兴亚吕文河王凤义朱祥春秦昕
关键词:马铃薯再生率
全文增补中
杂交F_2代大豆食心虫抗性性状分析被引量:6
2006年
以对大豆食心虫不同抗感材料8004、合丰25、8604、1068、9001、85164、黄宝珠和国育100-4大豆品种(系)为亲本,组配抗×中(8004×合丰25)、中×感(9001×85164)和感×抗(黄宝珠×国育100-4)杂交组合,对F2代性状的相关性[x1]分析结果表明,大豆食心虫虫食率与虫食粒数、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和茎杆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中×感(9001×85164)、感×抗(黄宝珠×国育100-4)杂交组合中虫食率与荚皮颜色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感×抗(黄宝珠×国育100-4)杂交组合中发现,虫食率与茸毛密度正相关性极强。由此表明,矮杆主茎节数少、单株粒数少、籽粒小、直立性强不倒伏、荚皮颜色浅、茸毛密度小的大豆品种不利于大豆食心虫的产卵和危害,有降低虫食率的趋势。
赵桂云李文滨韩英鹏滕卫丽宿飞飞王继安
关键词:大豆食心虫虫食率抗性性状
蛋白质GmFULc在调控植物产量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蛋白质GmFULc在调控植物产量和/或光周期和/或株高和/或开花时间中的应用,其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实验证明,提高大豆中蛋白质GmFULc的表达量和/或活性,得到转基因大豆;与野生型大豆相比,转基...
赵琳李文滨孙晶哲
文献传递
克隆启动子方法的比较及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基因的表达调控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热点之一。启动子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顺式元件,启动子的克隆对于研究基因表达调控、构建基因工程载体、表达目的蛋白有着重要的意义。启动子克隆的方法很多,从常用的启动子陷阱技术筛选启动子到PCR方法的应用,基于PCR克隆启动子技术有:载体锚定PCR、反向PCR、接头PCR、交错热不对称PCR等,为克隆启动子提供了更可靠,更合理的方法。文章着重介绍了几种启动子的克隆方法,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前景。
郝迪萩赵琳陈李淼李文滨
关键词:启动子反向PCR
SMV3对抗感大豆品种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用透射电镜观察了SMV3对感病品种合丰25和抗病品系东农93-046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MV3对感病品种合丰25的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叶绿体肿胀、片层严重扭曲、模糊不清、叶绿体膜瓦解仅剩片层结构;嗜锇颗粒增加较多,有大量的风轮状内含体出现,产生大量的束丝包裹病毒粒子;线粒体数目增加较多,细胞核核膜降解,核仁完全融解等。而抗病品系东农93-046接种SMV3 21d后细胞超微结构破坏较轻,少数细胞出现核质轻微边聚,线粒体增多,叶绿体片层有部分断裂,嗜锇颗粒增加,叶绿体外膜产生异形增生物,出现小泡囊等。
滕卫丽李文滨韩英鹏邱丽娟王春英栾非时
关键词:大豆花叶病毒叶片细胞超微结构
大豆TST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模式分析
2018年
TST为典型膜结合蛋白,具有高度保守序列,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和细胞中。文章根据NCBI网站、Phytozomes数据库和MEGA软件分析大豆基因组中TST同源基因生物信息,发现大豆相关数据库中有8个大豆TST相关基因拷贝,其中5个TST基因与拟南芥和甜菜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大豆TST基因时空表达模式,确定GmTST2.1基因发挥拷贝作用;克隆GmTST2.1基因并分析其生物信息发现,GmTST2.1蛋白质由734个氨基酸组成,PI为5.1不稳定疏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片层结构组成,有典型N端跨膜结构域-中间胞质区-C端跨膜区结构域特征。研究分析GmTST基因生物信息学和表达模式,为进一步验证GmTST基因生物学功能提供借鉴和理论基础。
李文滨张永艳王金阳徐玲秀宋伟赵雪韩英鹏
关键词:大豆生物信息学分析
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QTL定位
本研究以东农L13 与合农60、黑河36 分别杂交衍生的156 个株系"A-RIL1360"和134个株系"A-RIL1336"两个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分析了2013 年克山环境和2014 年哈尔滨两个环境下的大豆蛋白...
李文霞何月鹏李文滨董全中司敬博宁海龙
关键词:大豆脂肪含量QTL
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效应被引量:14
2007年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设计方法,建立了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综合作用模型。根据该模型探讨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影响的规律。氮、磷、钾肥对大豆脂肪含量的单因素效应、二因素互作效应受到其它因素水平的影响。氮肥对脂肪含量的影响均为增加效应,增加速度随着氮肥编码值增高而加快。磷肥和钾肥对脂肪含量的作用有正有负。获得绥农14号大豆品种21.5%以上的脂肪含量,相应的施肥措施为:施N量为0.07~0.13g/kg,施P2O5量为0.11~0.37g/kg,施K2O量为0.04~0.10g/kg,采用这个比例施肥有95%的可能使大豆品种绥农14的脂肪含量高于21.5%。
宁海龙宋秀吉王雪依崔荣彬王建立李文滨胡国华李文霞
关键词:大豆脂肪含量氮磷钾肥
农杆菌介导大豆子叶节系统的两个问题突破被引量:5
2008年
为解决大豆子叶节系统存在的再生和检测问题,对影响丛生芽伸长和植株检测的因素进行研究。以大豆品种黑农35的子叶节为外植体,利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影响再生系统丛生芽伸长的因素及水平,将转基因小植株的叶片培养愈伤组织以提取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检测。结果表明,丛生芽伸长的最佳组合为继代培养基与初始芽诱导培养基的6-BA浓度比为1/5,芽伸长培养基中添加50mgL-1Glu、0.5mgL-1GA3、0.5mgL-1ZT;South-ern杂交信号说明利用叶片培养的愈伤组织能够提取足够量的基因组DNA。
李文霞李文滨吕文河宁海龙
关键词:大豆子叶节愈伤组织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毒素是大豆疫霉根腐病的主要致病因子之一,而毒素对大豆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还未见报道,用不同浓度的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叶片,为揭示毒素在细胞水平的致病机理及寄主抗毒素的机理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较高浓度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1)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的离体叶片后,不论是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片细胞内部结构都遭到了明显的破坏。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1)处理抗感品种离体叶片后,抗病品种细胞内部结构基本上比较完整,而感病品种叶片细胞内部结构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叶绿体嵴变形,基粒片层已经基本消失,叶绿体膜已经解体,线粒体空泡化严重。说明只有在适宜浓度毒素处理下,才能在细胞超微结构上区分出抗感品种在抗性上的差异。
张淑珍徐鹏飞吴俊江李文滨陈维元于安亮王金生陈晨靳立梅李岑
关键词:大豆疫霉根腐病毒素超微结构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