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清山

作品数:8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戴南组
  • 3篇盆地
  • 3篇高邮凹陷
  • 3篇古近系
  • 3篇凹陷
  • 2篇苏北盆地
  • 2篇层序
  • 1篇地温梯度
  • 1篇地下储气
  • 1篇地下储气库
  • 1篇杏树
  • 1篇杏树岗油田
  • 1篇序结构
  • 1篇盐穴
  • 1篇盐穴地下储气...
  • 1篇油藏
  • 1篇油藏温度
  • 1篇油田
  • 1篇原油
  • 1篇原油性质

机构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8篇李清山
  • 6篇纪友亮
  • 3篇胡斌
  • 2篇史长林
  • 1篇潘春孚
  • 1篇丁国生
  • 1篇林晓华
  • 1篇完颜祺琪
  • 1篇郑雅丽
  • 1篇单敬福
  • 1篇卢春红
  • 1篇周勇
  • 1篇谭振华
  • 1篇张善文
  • 1篇陈岑
  • 1篇赵艳杰
  • 1篇王勇
  • 1篇王勇
  • 1篇张东
  • 1篇成群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油气储运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科学与环...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注水开发对原油性质的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砂岩油藏长期注水开发,注入水对储层孔隙中的原油物性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原油密度、黏度、含蜡量、凝固点逐渐增大;原油黏度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含水率在20%以下,原油黏度上升幅度较大,含水率为20%~85%时,原油黏度上升幅度比较平稳,含水率90%以上时,原油黏度上升幅度又变大;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原油性质变化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水洗前后原油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也发生变化,水洗后相同密度原油所对应的黏度明显增加,相同密度、黏度的原油所对应的凝固点明显升高。原油性质变化机理研究表明:油藏温度变化、原油轻质组分分离、脱气和注水水质是引起原油性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史长林纪友亮李清山谭振华
关键词:注水开发原油性质含水率注水水质油藏温度
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戴一段物源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在分析了高邮凹陷戴南组沉积期构造和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利用重矿物组合分析法、矿物成分分析法、砂岩质量百分含量法、地震反射波组形态分析法和古地貌分析法,对戴南组戴一段的物源进行了分析.认为高邮凹陷中东部戴南组戴一段北部物源来自于柘垛低凸起,存在4个主要物源,南部物源主要来自通扬隆起区以及东南部的吴堡低凸起,存在5个主要物源.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戴南组戴一段的沉积体系分布图.
纪友亮王勇李清山胡斌
关键词:物源分析高邮凹陷
盐穴地下储气库大尺寸管柱造腔方式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为了研究大尺寸管柱造腔方式在我国特殊地质条件下的适用性,以我国某盐矿多夹层含盐地层为造腔目标,设计多套造腔地质方案开展模拟预测,分析其现场应用的可行性,并对造腔速率、耗电量等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单井建腔的钻井、造腔、注气排卤等工程费用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建造单腔有效体积38×104 m3的盐腔,大尺寸与常规尺寸造腔管柱组合的造腔方式相比,可以节约工期约30%,降低能耗约58%,节约单井建腔投资约17%。因此,大尺寸造腔管柱组合的造腔方式在加快造腔进度、节约成本、降低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必要加强攻关研究与推广应用。
郑雅丽完颜祺琪丁国生赵艳杰李清山
关键词:盐穴地下储气库造腔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层序发育模式及控制因素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根据岩心、钻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高邮凹陷的主力勘探层系——古近系戴南组进行了层序地层综合研究。首先,根据层序边界的识别标志对层序进行划分,将戴南组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和8个四级层序,并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其次,建立了2种层序发育模式,一种为完整型湖泊层序发育模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另一种为不完整型湖泊层序发育模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构成。最后,通过分析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认为构造沉降速率是控制三级层序结构的主要因素之一,气候变化引起的湖平面变化和沉积物供应速率是控制四级层序结构的主要因素。
纪友亮王勇李清山胡斌
关键词:层序格架高邮凹陷苏北盆地
大庆油田杏树岗杏一、二区东部葡Ⅰ332a—葡Ⅰ11细层沉积体系再认识被引量:5
2011年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岩心、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等资料的综合研究,重建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杏树岗地区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组葡I332 a—葡Ⅰ11细层单元沉积模式。认为在杏北油田"脉动隆升作用"(所谓脉动是指下伏隆升中心波动迁移现象)是曲流复合带有规律摆动的内在动力因素。在此理论指导下,重建了该区各细层单元沉积微相平面展布模式。平面上在主力油层葡Ⅰ1—Ⅰ3共识别出了2种亚相、14种沉积微相。综合研究认为,杏树岗葡I332 a—葡I22细层属于三角洲上分流平原相,以高弯曲分流河道砂沉积为主,点坝砂相对发育;葡Ⅰ212细层属于三角洲下分流平原相,以低弯曲分流河道砂沉积为主;葡Ⅰ211—葡Ⅰ11细层属于内前缘干枝状三角洲沉积。该区沉积相的精细研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单敬福张东陈岑成群李清山
关键词:杏树岗油田
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新方法在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的应用被引量:7
2011年
准噶尔盆地车—莫古隆起侏罗系顶部和白垩系底部之间发育剥蚀面(K/J不整合),恢复古隆起剥蚀厚度是盆地分析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在广泛分析各种剥蚀厚度恢复方法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该区埋藏史和地温史分析,提出了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的新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古隆起开始抬升时形成的包裹体与抬升剥蚀结束时形成的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差和古地温梯度,计算剥蚀量。用该方法恢复了车—莫古隆起的剥蚀厚度,沙1井和盆4井的剥蚀厚度分别为390~438m和361~406m。包裹体测温恢复剥蚀厚度的计算方法简单,关键是要通过埋藏史、地温史分析和镜下观察包裹体发育部位等综合手段,找到地层抬升开始前和抬升结束时形成的包裹体。该方法适用于后期沉积厚度远大于剥蚀厚度或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发育多个不整合面的剥蚀厚度恢复。
史长林纪友亮李清山刘德宏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剥蚀厚度流体包裹体地温梯度
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及其沉积相模式被引量:43
2012年
扇三角洲是苏北盆地高邮凹陷戴南组较为发育的一种沉积类型,集中分布在凹陷南部陡坡带一侧,是该区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根据岩芯、测井、地震、粒度等资料,对高邮凹陷古近系戴南组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邮凹陷戴南组的沉积相模式。根据单井沉积相、连井沉积相分析以及地震剖面反射特征和砂地比图综合分析,确定了戴南组各亚段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编制了戴南组各亚段沉积相分布图。结果表明: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地形陡,存在扇三角洲发育的条件,也存在反映浅水环境的岩性特点,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低反映了近物源的条件,还发现反映牵引流和重力流共存的沉积构造特点;从地震反射特征上看,反射结构不稳定,并发现向盆地边缘加厚的楔形地震相。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戴南组扇三角洲相各微相进行了分析,共划分出扇三角洲平原、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亚相,并进一步划分出水上分流河道、漫滩沼泽、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和席状砂等微相,最后详细阐述了各微相的沉积特征。
纪友亮李清山王勇胡斌
关键词:沉积相扇三角洲戴南组古近系高邮凹陷苏北盆地
莱阳凹陷莱阳群层序特征及其对走滑活动的响应被引量:2
2011年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利用莱阳凹陷较完整的地质露头、地震和钻井岩心等资料,在莱阳凹陷莱阳群共识别出2个区域性不整合界面SB1、SB3,1个局部不整合面SB2,将莱阳群作为一个二级构造层序,以其内部的次一级局部不整合面SB2为界,分为SQ1(瓦屋夼组)、SQ2(止凤庄组—曲格庄组)两个三级层序。根据SQ2内部层序结构及其沉积特征,将其划分为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反映了由走滑强烈拉张经走滑拉张相对平静向走滑挤压转化的构造演化过程,主要表现为冲积扇和冲积扇—冲积平原—河流相沿桃村—东陡山断裂向北东方向不断迁移,并导致莱阳凹陷东北部的抬升和剥蚀。
潘春孚纪友亮张善文林晓华卢春红周勇李清山
关键词:层序界面体系域层序结构走滑活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