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然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5篇冠状
  • 5篇冠状动脉
  • 3篇心房
  • 3篇球囊
  • 3篇消融
  • 3篇病变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脏
  • 2篇心脏不良事件
  • 2篇血流
  • 2篇血流储备
  • 2篇血流储备分数
  • 2篇射频
  • 2篇射频消融
  • 2篇主要心脏不良...
  • 2篇冷冻
  • 2篇房颤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动脉主干

机构

  • 8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8篇李然
  • 6篇邱春光
  • 5篇陈晓杰
  • 5篇韩战营
  • 4篇卢文杰
  • 3篇陈英伟
  • 3篇孙国举
  • 3篇王徐乐
  • 2篇吴斌
  • 2篇范书霞
  • 2篇刘坤
  • 2篇王玺
  • 2篇潘亮
  • 1篇秦小飞
  • 1篇董建增
  • 1篇单迎光

传媒

  • 4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4
  • 2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0.75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药物治疗的长期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0.75在临界病变(直径狭窄50%~70%)强化药物治疗的长期临床疗效,分析影响因素,并确定合适的FFR界值。方法:从2010-01-2010-12连续选择心肌缺血患者318例,冠状动脉造影(CAG)示临界病变,进行FFR检测,选择FFR≥0.75患者入组试验;强化冠心病二级预防,随访时间平均29个月,终点事件为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共入组107例,发生MACE 23例(21.50%)。基线资料比较:MACE组患者年龄、BMI、LDL-C、HbA1C及hs-CRP值较大,吸烟、高血压、ACS、二支或多支靶血管数及直接PCI患者较多,狭窄程度重,FFR值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级预防后,MACE组LDL-C、HbA1C及hs-CRP仍高于无MACE组(P<0.05)。回归分析得出ACS患者、LDL-C及HbA1C、hs-CRP(随访值)是MA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与FFR值无关。结论:临界病变FFR≥0.75进行冠心病二级预防安全有效,ACS患者、LDL-C、HbA1C及hs-CRP是预后影响因素,FFR<0.75指导PCI安全合理。
韩战营陈晓杰卢文杰吴斌刘坤范书霞李然邱春光
关键词:临界病变血流储备分数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重构的影响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比较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消融(RFA)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在2014年5月-2017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阵发性房颤行CBA或RFA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半年、1年、2年和3年时行12导联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电重构通过P波离散度(Pdis)进行评估,结构重构通过左心房直径(LAD)和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评估。结果:共入选328例患者,经过倾向性评分法匹配后,CBA组和RFA组分别纳入96例患者。消融术后1年、2年和3年,CBA组与RFA组患者的Pdis、LAD和LAVI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且消融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CBA组患者的Pdis、LAD和LAVI均较RFA组更小(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消融术后1年时的ΔPdis、ΔLAD或ΔLAVI是房颤/心房扑动(房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07,95%CI 1.039~1.605,P=0.035;OR=1.301,95%CI 1.089~1.522,P<0.001;OR=1.879,95%CI 1.711~1.963,P<0.001)。结论:CBA和RFA均可有效改善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左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且CBA组患者左心房逆重构可能较RFA组更明显。
王徐乐宋贝贝王玺陈英伟陈晓杰卢文杰李然韩战营邱春光
关键词:心房重构射频消融
心房颤动患者行节段性射频消融隔离上腔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三维电生理方法确定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分布,探讨房颤节段性射频消融隔离上腔静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并且接受上腔静脉隔离术的房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下行上腔静脉隔离,激动标测定位功能性窦房结,三维标测(Carto)系统指导下起搏、标测并定位右侧膈神经,根据上腔静脉隔离术中电位的变化确定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节段性消融上腔静脉完成隔离,分析功能性窦房结、右侧膈神经及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的三维分布情况。术后即刻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并发症(窦房结功能障碍、膈神经麻痹或上腔静脉狭窄),并在术后3、6、9、12个月进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每3个月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每6个月行胸部透视和上腔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估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36例房颤患者年龄(51.6±14.2)岁,男性86例(63.2%),阵发性房颤98例(72.1%),持续性房颤患者38例(27.9%)。17例(12.5%)患者功能性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内,78例(57.4%)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连接处,41例(30.1%)位于连接处以下水平;水平切面从头向足观,83例(61.0%)患者的功能性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前侧壁,34例(25.0%)位于后侧壁,15例(11.0%)位于前壁,其余4例(2.9%)位于后壁或前间隔;136例患者上腔静脉-右心房肌束总共为294条,其中94条(32.0%)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前间隔,76条(25.9%)位于后间隔,21条(7.1%)位于后游离壁,11条(3.7%)位于后侧壁,27条(9.2%)位于前侧壁,65条(22.1%)位于前壁;右侧膈神经位置比较固定,133例(97.8%)患者的膈神经位于上腔静脉-右心房三维重建模型的外侧壁,3例(2.2%)位于前
陈英伟王喆孙莉萍陈晓杰王徐乐李然董建增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消融
比伐芦定与肝素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中的疗效对比
2020年
目的比较比伐芦定与肝素应用于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效果。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NSTE-ACS并行PCI治疗的500例患者,其中比伐芦定组(50例)和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法筛选出肝素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用药后5 min、用药后30 min、术后即刻、停药后1 h、停药后2 h的活化凝血时间(ACT),并观察两组患者30 d内出血及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用药后5 min ACT均>250 s。PCI术前两组患者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5 min、用药后30 min、术后即刻比伐芦定组ACT高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1、2 h比伐芦定组ACT低于肝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随访,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及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肝素相比,比伐芦定应用于NSTE-ACS行PCI术的患者,术中抗凝稳定性更好,术后短期内并没有增加出血及MACCE事件发生。
王晓娜潘亮李然王徐乐邱春光孙国举
关键词: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肝素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或射频导管消融术后新发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生情况及预后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比较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冷冻球囊消融(CBA)与射频导管消融(RFCA)术后新发无症状脑梗死(NACI)的发生情况和预后。方法:连续入选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267例房颤患者,随机分为CBA组(n=133)与RFCA组(n=134)。术前和术后24 h内行头颅3.0T MRI检查,记录基线、术中和术后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房颤消融术后发生NACI的危险因素。进行1年临床随访,记录房颤复发及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CBA组和RFCA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相似,消融术后NACI(15.04%vs.12.69%)和1年房颤复发率(24.19%vs.25.95%)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既往脑卒中史(OR=3.113,95%CI:1.444~6.714)、术中电转复(OR=3.148,95%CI:1.399~7.138)和手术时间(OR=1.027,95%CI:1.005~1.050)均是消融术后发生NACI的危险因素(P均<0.05)。随访1年时,术后出现NACI的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出现NACI的患者(10.81%vs.1.83%;OR=6.485,95%CI:1.546~27.195,P=0.011),死亡(2.70%vs.0.46%)和血管性认知障碍(5.41%vs.1.38%)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CBA和RFCA术后NACI的发生率相似,术后出现NACI的患者预后不良。
卢文杰潘亮王玺陈晓杰陈英伟李然韩战营秦小飞孙国举邱春光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无症状脑梗死
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病变的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索冠状动脉(冠脉)旋磨术(RA)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严重冠脉钙化病变的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5月—2021年7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冠脉严重钙化行RA的患者31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RA/DCB组(57例)和RA/药物洗脱支架(DES)组(261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征、术中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随访期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线临床资料、术中并发症、院内不良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A/DES组较多合并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弥漫性病变等复杂解剖类型(均P<0.05)。随访期间RA/DES组MACCE(18.77%vs.12.28%)及靶病变血运重建(13.79%vs.7.02%)发生率较RA/DCB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叉病变(HR=2.284,95%CI:1.063~4.908,P=0.034)、植入物总长度(HR=1.023,95%CI:1.005~1.047,P=0.014)、SNYTAX评分(HR:1.047,95%CI:1.013~1.082,P=0.006)是RA-PCI术后远期MACCE发生的危险影响因素。结论:RA联合DCB可对部分适合的钙化病变进行安全有效的治疗。
董昊喆龚深圳单迎光李然李一鸣卢旭鹏孙国举
关键词:钙化病变冠状动脉旋磨术药物洗脱支架
血流储备分数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叉病变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左冠状动脉(冠脉)主干分叉病变处主支置入支架后分支血管(回旋支)口部受累后血流储备分数(FFR)指导介入治疗的安全合理性。方法:连续选择35例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患者,给予LM-LAD跨越式支架置入术(Cross-over),经定量冠脉造影(QCA)测量术后LCX口部狭窄程度,狭窄≥75%给予FFR测量,FFR<0.8给予支架干预,并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术后FFR<0.8组的LCX口部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狭窄<75%组最大[(0.2±0.6)mm∶(0.6±0.4)mm∶(1.5±0.2)mm,P<0.001];FFR<0.8组的LCX口部狭窄最重,狭窄<75%组最轻[(94.2±2.5)%∶(81.6±4.7)%∶(53.8±13.1)%,P<0.001];FFR<0.8组的FFR值比FFR≥0.8组显著减小[(0.71±0.11)∶(0.85±0.12),P<0.001],两组QCA数值与FFR数值显著相关(r=-0.94,P<0.001)。3组MAC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FR可显著减少左主干分叉病变Cross-over支架术后受累LCX口部的介入治疗,且安全合理。
韩战营陈晓杰卢文杰吴斌刘坤李然范书霞邱春光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左主干分叉病变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的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3年
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Coronary No-reflow Phenomenon,NR)指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或静脉溶栓治疗,其梗死的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ive Artery,IRA)再通后,冠状动脉造影排除病变部位因内膜撕裂、管壁夹层、血栓栓塞、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心外膜血管痉挛等因素,
李然邱春光韩战营
关键词: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病理生理学急性心肌梗塞支架内血栓形成静脉溶栓治疗ARTERY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