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红南

作品数:41 被引量:31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篇天文地球
  • 7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储层
  • 12篇油气
  • 7篇油田
  • 7篇剩余油
  • 7篇盆地
  • 6篇油藏
  • 6篇非均质
  • 5篇地质
  • 5篇剩余油分布
  • 4篇低渗
  • 4篇低渗透
  • 4篇应力场
  • 4篇砂岩
  • 4篇注水
  • 4篇课程
  • 4篇教学
  • 4篇凹陷
  • 4篇储层非均质
  • 3篇地层
  • 3篇三角洲

机构

  • 37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化工...
  • 6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部钻探工程...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山东宝莫生物...

作者

  • 41篇李红南
  • 5篇国景星
  • 5篇张立强
  • 5篇张世奇
  • 4篇林承焰
  • 3篇刘太勋
  • 3篇纪友亮
  • 3篇任拥军
  • 3篇刘伟
  • 3篇张宪国
  • 3篇王金友
  • 3篇任丽华
  • 2篇任怀强
  • 2篇蔡传强
  • 2篇郭松
  • 2篇安天下
  • 2篇黄石岩
  • 2篇朱兆群
  • 2篇徐守余
  • 2篇王德军

传媒

  • 3篇石油实验地质
  • 3篇中国地质教育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高教论坛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油气井测试
  • 1篇石油教育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能源与环保
  • 1篇第二届全国“...
  • 1篇纪念李四光诞...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1篇199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应用型专业课中的实践探索——以“油气田地下地质学”为例被引量:3
2019年
转变教学观念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前提,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关键,改变考核制度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论文从树立"5种意识"和实现"4个转变"入手,重点阐述了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研究性教学方案设计,方案实施过程中层次化教学、基于教学内容科学选择教学方法以及突出研究与分析能力提升的多元化考核方式改革探索等,并对实施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剖析。
国景星李红南张立强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教学方案设计案例式教学
河南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末端扇沉积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被引量:1
2012年
本文以濮城油田沙二上2+3砂层组为例,分析了末端扇储层的沉积特征,建立了末端扇沉积模式,确定了剩余油分布。末端扇储层分为近端亚相、中部亚相和远端亚相,中部亚相的分流河道微相是主要储集砂体。剩余油平面上主要集中在分流河道侧翼过渡区及近水道漫溢、远水道漫溢和分散的井网难控制的小透境体中,垂向上集中在正韵律顶部和反韵律底部等物性差的地方。二砂组主要富集在S23、S24小层的近气顶区,三砂组主要富集在S34、S35小层的濮53、文17断块构造高部位及注采不完善的地区。
李红南于文文刘伟
关键词:濮城油田剩余油
临邑洼陷下第三系火成岩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综合应用矿物岩石学、储层地质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新方法及新技术,研究了临邑洼陷下第三系火成岩的发育规律、储集层特征与成藏机理。研究认为火成岩的形成与分布同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并根据火成岩的结构特...
王金友李红南
文献传递
豫冀鲁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和油气富集规律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华北沉降区广泛发育了巨、大、中、小和微型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是郯庐断裂中新生代应力方式、廊力场发生复杂演化,在研究区伴生或派生了不同级序应力场的产物,控制不同级序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分布。油气主要富...
李红南刘伟蔡传强刘泽容
关键词:旋扭构造体系郯庐断裂应力场油气富集规律
文献传递
文南油田文33断块沙二下亚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在岩石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和压汞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对文南油田文33断块沙二下亚段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储层孔隙结构分为3种类型.研究表明,该区储层以Ⅰ、Ⅱ类孔隙结构为主,孔隙和喉道类型多样,孔喉...
李红南李存贵张辉
关键词:断块孔隙结构成岩作用文南油田
文献传递
东营凹陷非均质储层压裂选层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由胜利油田探井压裂井的统计可知,近岸水下扇的压裂效果最好,滩坝相次之,扇三角洲较差,浊积扇相最差。影响探井压裂效果的主要因素是地质静态参数,而对于非均质储层,压裂增产主要受到压裂改造有效半径内最好物性储层的影响,可降低单井测试物性下限。通过典型井分析,认为东营北部的砂砾岩体压裂增产效果受压裂裂缝沟通的物性最好的储层影响;东营西部滩坝相的压裂增产效果受改造半径内坝砂出现的几率影响。对非均质储层,应该进行大型压裂,沟通有效储层,取得增产效果。
于文文李红南吴平
关键词:东营凹陷非均质储层压裂选层
低孔-低渗砾岩储层量化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玛北斜坡区三叠系百口泉组(T1b)发育低孔-低渗砾岩储层,开发难度较大。为寻找高产层位,为油田后期开发部署提供可靠依据,针对T1b储层开展了量化评价研究。以动、静态资料相结合,多参数综合分析为思路,参考试油资料,优选出沉积微相、岩心平均渗透率与流动带指数的乘积、核磁孔隙度与厚度的乘积、τ2谱峰数、压力恢复速率及其曲线形态、含油级别、地层电阻率等作为储层评价指标。确定各指标的分类标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将T1b储层划分为4类。经验证,储层评价结果与实际试油结论基本符合,应用效果好。
李红南封猛胡广文李雪彬万雪蓉张野
关键词:砾岩储层
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上有独特优势。本文以岩屑录井教学案例为例,通过引入大量的正反两面勘探实践案例、英模人物等方式,将石油英模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融入教学,提升境界,激励担当,激发学习兴趣;将哲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融入教学,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方法论剖析专业问题,拓展了课程深度和广度;将科学精神和职业伦理融入教学,引领学生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科学精神铭记于心,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教学质量相互促进。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将理想信念、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等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教学,使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实现了“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
张立强张立强孙廷彬林腊梅林腊梅
关键词:知识传授课程建设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研究被引量:31
1994年
本文运用层序地层学原理,讨论了影响陆相湖盆地层层序发育的4大因素。将东营凹陷第三系划分出2个层序6个体系域。确定出湖盆中湖侵体系域存在4种类型,并建立了它们的发育模式。最后,利用古地磁资料,确定出了第1层序的缓慢沉积段,并对深水环境准层序的划分进行了探讨。
纪友亮张世奇李红南
关键词:陆相湖盆层序地层学体系域准层序
豫冀鲁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和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8
2009年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华北沉降区受郯庐断裂中新生代应力方式及应力场的影响,广泛发育了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控制了不同级序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分布。油气主要富集在内旋回层和撒开端,弧形断裂内侧和构造运动活跃期形成的低级序扭动构造中,对指导油气勘探开发有重要意义。
李红南刘伟蔡传强刘泽蓉
关键词:旋扭构造体系郯庐断裂应力场油气富集规律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