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作品数:8 被引量:43 H指数:4 供职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在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4年 本研究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84例应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环(nickel-titanium memory alloy compression anastomosis ring,CAR)或金属钉吻合器行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Dixon)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评价CAR在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李良庆 吴健生 杨洋关键词:直肠癌切除术 镍钛记忆合金 腹腔镜 吻合环 MEMORY 纳米炭在早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6年 背景与目的: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是新近出现的一种淋巴结示踪剂,该研究旨在评价其在早期低位直肠癌根治手术中淋巴结清扫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低位直肠癌患者6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术前肠镜下注射纳米炭)和对照组,观察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等指标。研究组还获取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两组平均淋巴结检出数和微小淋巴结比例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哨淋巴结检出准确率达90.9%,假阴性率为3.8%,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术前注射纳米炭混悬液是有助于早期低位直肠癌淋巴结清扫,同时SLN活检是可行的。 杨洋 李良庆 陈思曾 王密关键词:直肠癌 纳米炭 前哨淋巴结 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评价丙氨酰-谷氨酰胺(力太)强化的肠外营养在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临床效果的优越性。方法 44例接受手术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肠外营养组和标准肠外营养组。手术前(术前3 d)以及术后早期(术后5 d)添加力太作为强化肠外营养。入院时、术前1 d、术后7 d测定体重、前白蛋白和白蛋白、肝肾功能、血淋巴细胞计数,以及统计术后感染性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入院前、术前1 d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强化组的体重、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血淋巴细胞较标准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组(P<0.05)。住院时间稍有缩短,未发现有肝肾功能异常。结论合并肠梗阻的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力太强化的肠外营养,和标准肠外营养相比,对增强营养纠正氮平衡、提高免疫降低感染率更具有积极意义。 杨洋 李良庆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 肠外营养 结肠癌 经鼻肠梗阻导管治疗非绞窄性小肠梗阻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研究经鼻肠梗阻导管对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非绞窄性小肠梗阻病例,随机抽取30例,分为观察组(经鼻肠梗阻导管)和对照组(普通鼻胃管),观察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等指标。结果平均每天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围变化、症状缓解时间、保守治疗治愈率以及住院时间、费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肠梗阻导管能有效减低非绞窄性小肠梗阻压力,明确病因和梗阻部位,具有简单、有效、经济的优点。 杨洋 李良庆 陈群关键词:小肠梗阻 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行小肠吻合182例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评价应用镍钛记忆合金加压吻合夹(CAC)行小肠吻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行小肠吻合的患者367例,其中使用CAC进行吻合的182例(CAC组);使用管状吻合器进行吻合的185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术后有无发生与小肠吻合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切口感染、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CAC排出时间.结果 两组均未出现与小肠吻合相关的吻合口狭窄和吻合口瘘;CAC组未出现吻合口出血,对照组出现6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组出现切口感染2例,对照组出现3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道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C均于术后8~18 d顺利排出体外.结论 应用CAC行小肠吻合是一种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李良庆 栗大伟 杨洋关键词:小肠吻合 安全性 有效性 ERCC1和TUBB3联合检测对晚期胃癌个体化治疗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基因mRNA联合检测对晚期胃癌个体化化疗疗效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8例晚期胃癌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DCF(多西紫杉醇+顺铂+5-FU)方案,研究组进行ERCC1、TUBB3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针对性地选择DCF方案、FOLFOX4(奥沙利铂+5-FU)方案、FOLFIRI(伊立替康+5-FU)方案、TF(紫杉醇+5-FU)方案。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化疗有效率(RR)和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中位生存时间(mOS)。结果:研究组的RR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mTTP分别为9.5个月和6.4个月,mOS分别为13.7个月和10.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肾损害,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2组生活质量改善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CC1、TUBB3联合检测及基于其基础上的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具有针对性强、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的优点,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可延长生存期。 杨洋 李良庆 陈群 陈辉 潘敦 张琳关键词:晚期胃癌 基因检测 ERCC1 个体化治疗 水囊扩张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2016年 直肠癌是国内外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男性多见。由于近年来腹腔镜技术的快速进步和各种吻合器的广泛应用,使直肠癌手术得到了不断完善和发展,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也较以往明显提高,但术后并发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仍然高达6%-10%。通过内镜下水囊扩张是治疗该并发症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杨洋 李良庆 陈群 陈思曾关键词:扩张术 胃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情况 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胃神经内分泌癌(gastric-neuroendocrine carcinoma,G-NEC)的临床病理、治疗方法及预后,探讨其临床合理选择.方法:根据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新分类,回顾性总结44例经病理诊断为G-NEC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组织病理学特点、临床治疗方式、预后因素等.结果:4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23.5 mo,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0.8%、25.3%、12.0%.统计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的部位、大小与患者的预后无关,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手术方式与患者的预后相关.结论:G-NEC恶性程度高,预后受肿瘤浸润深度、转移情况、手术方式等多因素影响,需加强多学科治疗. 杨洋 李良庆 郑建涛 陈群 王密关键词:神经内分泌癌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