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炼

作品数:24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肉瘤
  • 5篇肿瘤
  • 5篇细胞
  • 4篇CT诊断
  • 3篇影像
  • 3篇原发性
  • 3篇分化
  • 3篇肝细胞
  • 3篇肝肿瘤
  • 3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血管
  • 2篇胰岛
  • 2篇胰岛样细胞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影像表现
  • 2篇肉瘤样
  • 2篇细胞分化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机构

  • 21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工程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中铁大桥局集...
  • 1篇黄陂区人民医...
  • 1篇安徽省黄山市...

作者

  • 24篇杨炼
  • 15篇陈立波
  • 6篇韩萍
  • 3篇徐海波
  • 3篇孔祥泉
  • 2篇潘华雄
  • 2篇王国斌
  • 2篇王春友
  • 2篇姜小兵
  • 2篇梁波
  • 2篇王冬冬
  • 2篇汪晶
  • 2篇柳曦
  • 2篇冯敢生
  • 2篇由法平
  • 2篇范茜茜
  • 2篇马翔
  • 1篇何军
  • 1篇周承凯
  • 1篇戴文

传媒

  • 5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放射学实践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1
  • 1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NA在HBV从感染经由肝硬化到肝癌进程中表达谱的变化被引量:28
2009年
目的:分析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HBV感染到肝硬化再到肝癌进程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miRNA芯片技术检测人正常肝脏、乙型肝炎肝硬化、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miRNA表达谱的差异.实时定量PCR检测上述3种肝脏组织中芯片结果差异性表达的miRNA,验证芯片结果的可信性.结果:与正常肝脏组织相比,乙型肝炎肝硬化和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超过2倍的microRNA有6个,分别为:hsa-miR-602、hsa-miR-129-5p、has-miR-210、hsa-miR-671-5p、hsa-miR-30b*及hsa-miR-572;表达下调超过2倍的miRNA有8个:hsa-miR-143、hsa-miR-199a-5p、has-miR-195、hsa-miR-27a、hsa-miR-99a、hsa-miR-519e、has-miR-130a及hsa-miR-597.这些正常肝脏组织相比有差异表达的miRNA,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HBV相关性肝癌组织中表达量无明显差别.结论:从HBV感染到肝硬化再到肝癌进程中伴有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且变化主要发生在进程早期.
马兆龙杨炼陈立波黄金明王冬冬王国斌
关键词:微小RNA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胰岛样细胞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体外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MSC)定向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的可能性,为进一步诱导分化胰岛细胞治疗糖尿病奠定实验和理论基础. 方法:对Wistar 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进行体外培养,通过不同的条件诱导MSC向胰岛样细胞分化:LN 组,10 mmoL/L尼克酰胺+1 mmoL/Lβ-巯基乙醇的L-DMEM(含20 mL/L FBS)预先诱导24h,10mmoL/L 尼克酰胺+lmmol/Lβ-巯基乙醇的无血清H-DMEM诱导10h.HN组,含20 mmoL/L尼克酰胺的L-DMEM (20 mL/L FBS)预先诱导24 h,20 mmoL/L尼克酰胺的无血清H-DMEM诱导10h.诱导细胞形态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分化细胞表达Insulin 和Nestin.向3只Streptozotocin(STZ)诱导糖尿病大鼠皮下种植MSC分化胰岛细胞1×107,1 wk后观察大鼠血糖水平变化. 结果:LN、HN组细胞均可见部分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增生,形成胰岛样细胞团,部分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对照组细胞未见明显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显示Insulin在诱导细胞呈显著表达,Nestin在分化前细胞显著表达.皮下种植MSC分化胰岛细胞可有效降低STZ 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 结论:体外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存在可行性,本实验将可能为临床糖尿病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陈立波姜小兵杨炼
关键词:骨髓基质干细胞细胞分化胰岛样细胞MSC
经组织间隙注射Dextran Gd-DTPA兔腘窝淋巴结MRI——一种新型MR对比剂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经组织间隙注射Dextran Gd-DTPA行兔腘窝淋巴结MR成像,探讨该新型淋巴靶向对比剂在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Dextran Gd-DTPA增强组和Gd-DTPA对照组,其中增强组18只,对照组4只。增强组分为3个小组:①反应正常组6只;②反应增生组6只,于双侧兔腓肠肌注射蛋黄乳胶;③肿瘤转移组6只,于双侧兔腓肠肌注射VX2肉瘤细胞混悬液。增强组行MRI平扫后,再经双侧趾蹼间隙注射10μmolGd/kg Dextran Gd-DTPA后30 min及1、3、6、12和24 h行腘窝淋巴结脂肪抑制T1WI扫描,测量标准化信号强度(SI)及增强率(En%),描绘浓度-信号强度曲线及时间-增强相应曲线。Gd-DTPA对照组4只,平扫后再经双侧趾蹼间隙注射50μmol Gd/kg Gd-DTPA后5、10和20 min行腘窝淋巴结脂肪抑制T1WI扫描。同时在体外检测Dextran Gd-DTPA溶液中质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并计算R1值。结果:Dextran Gd-DTPA的T1值约0.03556 s,R1值约33.37 l/(mmol.s),Dextran Gd-DTPA经趾蹼间隙行腘窝淋巴结成像的达峰时间约1 h,正常组及反应增生组淋巴结均表现为明显强化,信号可均匀,亦可不均匀;VX2肉瘤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强化不明显,信号可为环状、不规则偏心缺损等不均匀的强化模式,类似邻近肿瘤的强化特征。定量分析发现,VX2肉瘤转移性淋巴结在脂肪抑制T1WI上的标准化SI和强化率(E%)2个指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反应性增生组。在最佳达峰点,正常组Dextran Gd-DTPA的增强率远高于Gd-DTPA对照组。结论:Dextran Gd-DTPA作为组织间隙淋巴靶向对比剂,用量小,强化效应明显,可以鉴别良恶性淋巴结病变。
杨炼柳熙徐海波焉国平韩萍
关键词:淋巴结对比剂
经肝动脉或瘤体注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治疗兔肝癌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瘤体内直接注射或经肝动脉注射载有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HSV TK)基因的EB病毒表达质粒 pDR2 /TK、丙氧鸟苷 (GCV )对原位兔肝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 制作兔原位肝癌模型 (VX2 ) ,瘤体注射或经肝动脉注射质粒 pDR2 /TK ,腹腔注射GCV连续 10d。RT PCR检测肝癌HSV TK表达 ;螺旋CT监测肝癌大小 ,并观察兔存活时间。结果TK基因导入 10d后 ,直接注射组TK在肝癌组织强表达 ,癌旁组织弱表达 ,正常肝组织不表达 ;肝动脉注射组TK基因在肝癌表达稍强于癌旁及正常肝组织。直接注射组肿瘤大小 ( 3 .5 5± 0 .3 9)cm ,与经肝动脉注射+肝动脉结扎组肿瘤大小 ( 3 .70± 0 .3 7)cm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但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瘤体直接注射TK基因 +GCV治疗组动物平均存活时间 ( 5 9.8± 3 .3 )d、肝动脉注射组 +肝动脉结扎组( 5 4.8± 4.5 )d明显长于各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对实验性兔肝癌 ,瘤体内直接注射或经肝动脉注射导入治疗基因后 ,HSV TK/GCV系统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丁庆吴在德陈孝平陈立波阿卜杜詹永强杨炼张帆胡俊波
关键词:瘤体注射基因治疗肝癌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
40例原发性空、回肠肿瘤的X线诊断分析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提高对空、回肠原发性肿瘤X线诊断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40例空、回肠原发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和X线资料。结果 空、回肠原发性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包括 :( 1)充盈缺损 ;( 2 )肠腔狭窄 ;( 3 )粘膜破坏、管壁僵硬 ;( 4 )龛影 ;( 5 )肠梗阻或肠套叠 ;( 6)肠管移位 ;( 7)肿瘤附近肠管出现激惹征。 40例患者X线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者 2 1例 ,诊断正确率为 5 2 .5 %。结论 恰当的X线检查方法可以提高空、回肠原发性肿瘤的术前诊断正确率。
杨炼王孝英陈立波熊伟戴文
关键词:原发性空肠肿瘤回肠肿瘤X线诊断病理类型
同轴活检穿刺针在CT导向腹部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同轴穿刺针在腹部病变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7G或19G同轴穿刺针对40例腹部疾病患者41个病灶在CT导向下进行穿刺活检,病灶位于肝脏(n=13)、腹膜后(n=24)、腹腔(n=2)、盆腔(n=2),病灶大小为1.0 cm×1.0 cm^10.1 cm×12.3 cm。结果:40例41个病灶均成功进行了穿刺活检及细胞学检查,40个进行了病理检查。经手术证实和临床随访观察,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其中恶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92%(23/25),良性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86.7%(13/15)。所有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导引下同轴穿刺针穿刺活检是腹部病变的一种简单、安全、准确的诊断方法。
吴汉平梁波韩萍熊斌杨炼田志梁刘永华雷子乔
关键词:活组织检查
原发性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与CT特征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总结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与CT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类肝脏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CT特征性表现.结果:8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岁,均出现上腹部胀痛,其中6例(6/8)出现发热,但血常规提示WBC计数正常,HBsAg均为阳性,血清甲胎球蛋白2例正常,余6例平均约123 g/L,肝功能均为Child-Pugh A级,7例无肝硬化基础.8例肉瘤样肝细胞癌均为巨块型,直径约5-10 cm,以单发、团块状、囊实性病变为主,多无肝硬化背景(7/8例).6例CT平扫表现为囊实性低密度影,其内见条状分隔影(2例)及散在分布的条状、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4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余2例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影,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3例可见门静脉癌栓.结论:肉瘤样肝细胞癌的临床与CT特征具有肝细胞癌及肉瘤的双重特征.
杨炼陈立波
关键词:肝肿瘤肉瘤样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Ephrin-B2在人胰腺癌的表达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Ephrin B2基因及其受体在人胰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方法 通过Westernblot检测 5例人正常胰腺和 15例不同分化程度胰腺癌中Ephrin B2基因的表达 ,HPIAS图象分析仪分析各组样本相对密度。结果 人正常胰腺组织中无Ephrin B2基因表达 ,无转移性胰腺癌中明显表达 ( 0 .90± 0 .0 3 ) ,转移性胰腺癌中Ephrin B2基因表达 ( 1.0 1± 0 .2 2、1.0 0± 0 .3 1)较无转移性肿瘤表达明显升高 (P <0 .0 5 )。结论 Ephrin B2基因在人胰腺癌中异常表达 ,其可能通过和受体相互作用参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调控。
陈立波杨炼王春友
关键词:胰腺癌基因表达生物学行为
淋巴靶向性MR造影剂Dextran—Gd—DTPA对兔腘窝VX2肉瘤转移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新型淋巴靶向造影剂Dextran-Gd-DTPA对良、恶性淋巴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取12只新西兰大白兔(24个腘窝淋巴结)分成2组:正常组及VX2肉瘤腘窝淋巴结肿瘤转移组各6只。经双侧趾蹼间隙注射Dextran—Gd-DTPA后行MR增强扫描,计算标准化信号强度(sI)和增强率(En%)。同时在体外检测Dextran-Gd-DTPA溶液中质子的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并计算R1值。结果Dextran-Gd-DTPA的T1值为0.03556s,R1值为33.37·L(mmol·s)^-1。正常组淋巴结明显强化,增强率约100%;VX2肉瘤转移性淋巴结表现为强化不明显,增强率为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extran-Gd-DTPA经组织间隙给药明显增强正常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强化效应不明显,这种新型MR造影剂对鉴别良恶性淋巴结有重要价值。
杨炼徐海波孔祥泉冯敢生鄢国平陈立波
关键词:肉瘤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上调HepG2细胞中SMYD3的表达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HBV是否通过调控组蛋白甲基化酶SMYD3的表达参与肝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方法通过向肝癌细胞HepG2转染HBx筛选出表达HBx蛋白的细胞株HepG2HBx。用激光共聚焦定位细胞内HBx蛋白和SMYD3蛋白的表达;实时逆转录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H/3x前后HepG2细胞中SMYD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HBx前后HepG2细胞增殖、凋亡的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HBx转染后HepG2细胞中SMYD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上调(SMYD3 mRNA:0.18±0.05与0.98±0.15,F=37.240,P〈0.05;SMYD3蛋白:0.28±0.03与0.58±0.06,F=21.042,P〈0.05)。转染HBx后HepG2细胞凋亡率下降(7.90%±0.42%与2.23%±0.14%,P〈0.01),细胞增殖能力增强(28.46%±4.33%与36.46%±0.17%,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能够上调HepG2细胞中SMYD3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HBx可能通过SMYD3-组蛋白甲基化途径抑制HepG2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殖。
杨炼任俭何军陈立波
关键词:肝细胞遗传学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