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宫颈
  • 2篇预后
  • 2篇鳞癌
  • 2篇淋巴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密度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受体
  • 1篇受体家族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放疗
  • 1篇趋化
  • 1篇趋化因子
  • 1篇肿瘤
  • 1篇转移及预后
  • 1篇外阴
  • 1篇外阴鳞癌
  • 1篇微淋巴管
  • 1篇微淋巴管密度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作者

  • 4篇张彦娜
  • 4篇梁东霞
  • 2篇孙学明
  • 1篇徐丽群
  • 1篇何洁华
  • 1篇孙晋瑞

传媒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肿瘤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术后放疗对外阴鳞癌预后的影响
2011年
目的对比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术后放疗对外阴鳞癌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150例外阴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预后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对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切除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29%、25%、17%、67%(P=0.03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50%、67%、83%(P=0.016),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余治疗方式患者。对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84%vs.46%,P=0.010)和无进展生存率(97%vs.62%,P<0.001)均明显高于外阴广泛切除术+放疗患者。结论对中晚期患者,应争取切除原发灶及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并术后辅以全量放疗,而对早期外阴癌患者,建议在切除外阴病灶的同时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孙学明张彦娜梁东霞
关键词:外阴鳞癌手术放疗预后
非典型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表达与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研究目的 分析非典型趋化因子受体家族(CCXCKR、DARC、D6)在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探索其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为临床早期发现高危患者、进行治疗干预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实验方法 选择2000-...
梁东霞张彦娜
宫颈癌与hpv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6
2010年
梁东霞张彦娜
关键词:宫颈癌HPV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影响及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宫颈癌微血管和微淋巴管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择70例ⅠB2~ⅡB期行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并分析化疗疗效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织中MVD和LMVD水平均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8);MVD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39),LMVD水平与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P=0.017)和淋巴结转移(P=0.049)有关。化疗后MVD和LMVD均比化疗前降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而后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176)。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70.0%(49/70),总完全缓解率为21.4%(15/70);多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浸润深度是影响化疗疗效的独立因素(P=0.018,OR=0.169)。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有效降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MVD水平,缩小肿瘤体积。
孙晋瑞梁东霞何洁华孙学明徐丽群张彦娜
关键词:宫颈肿瘤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