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友文

作品数:74 被引量:266H指数:9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文学
  • 17篇历史地理
  • 11篇文化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哲学宗教
  • 5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艺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5篇文化
  • 11篇神话
  • 11篇传说
  • 9篇信仰
  • 8篇民俗
  • 6篇叙事
  • 6篇农耕
  • 6篇非物质文化
  • 6篇非物质文化遗...
  • 5篇文学
  • 5篇文艺
  • 5篇民间信仰
  • 5篇记忆
  • 5篇传承
  • 4篇意蕴
  • 4篇社会
  • 4篇农耕文化
  • 4篇走西口
  • 4篇习俗
  • 4篇民歌

机构

  • 58篇山西大学
  • 10篇山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民俗学会
  • 2篇上海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商务印书馆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68篇段友文
  • 3篇郑月
  • 2篇高忠严
  • 2篇张小丁
  • 2篇刘金蕾
  • 2篇王旭
  • 1篇卫才华
  • 1篇李梦萍
  • 1篇薛晓蓉
  • 1篇邱萍
  • 1篇乐晶
  • 1篇刘丽丽
  • 1篇刘慧敏
  • 1篇张玲玲
  • 1篇刘彦
  • 1篇杨晶
  • 1篇杨洁
  • 1篇张雄艳
  • 1篇陶博
  • 1篇张鑫

传媒

  • 8篇民俗研究
  • 6篇民间文化论坛
  • 5篇文化遗产
  • 4篇山西师大学报...
  • 3篇文史知识
  • 3篇中国文化研究
  • 3篇西北民族研究
  • 3篇民族文学研究
  • 3篇中原文化研究
  • 3篇贵州民族大学...
  • 2篇晋阳学刊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北大学学报...
  • 2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文艺争鸣
  • 1篇语文研究
  • 1篇中国农史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 3篇2024
  • 11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文化空间建构: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的当代传承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文化空间”作为一个专有概念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推动着传统文化保护体系的立体化与多元化。文化空间以时间与空间为向度,以高度聚合的精神符号或文化意象为核心,在物理层、文化层与价值层三个维度展现传统文化内在因子的交融性与复杂性。忻州赵氏孤儿传说主要为口头文本形态,以物理基质与社会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了以程婴等为代表的救孤义士的忠义精神。立足于文化空间的保护理念以及忻州的文化地域性,忻州赵氏孤儿传说的保护与发展需要在整体的文化关联中建构自身的文化空间特色,与晋南、晋东等地的赵氏孤儿传说形成跨区域的文化呼应,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段友文刘国臣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
“后申遗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的多元构成与通力合作
2015年
以2004年8月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标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式启动并走上了国际合作的道路。在十余年的时间里,相继评审公布了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围绕项目申报与保护而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谓波澜壮阔,有声有色。2014年7月,国务院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公布,意味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以申报各级各类非遗项目为重心的工作接近尾声,非遗保护即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即“后申遗时代”。
段友文郑月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申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舜族三迁:舜帝传说中的部族融合及其文化意蕴被引量:1
2021年
传说作为部族文化的符号载体,承载着族群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特征。舜帝传说类型的阶段性地域演绎,揭示了舜部族的迁徙轨迹,反映了舜部族文化与其他文明的关系。具体可以从部族文化的多层体系来看,图腾崇拜信仰的演变整合与物质生产文明的相互作用,体现了舜部族与太皞氏及东南沿海文明的代际传承关系;部族间制度建设与心意信仰的相互渗透,展示了中原地区与南方部族的深度融合及南方部族对中原文明的文化认同。舜帝传说中的多元部族文化意蕴体现了部族的迁徙融合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其融合方式在传说体系中由战争向和平的集中转折与阐释,展现了和合的性格特征在舜帝形象及传说情节中的建构历程,和合成为华夏文明久传不衰的内在精神力量。
柴春椿段友文
关键词:图腾崇拜
炎帝神话与华夏农业文明的形成被引量:1
2023年
炎帝作为中华文明始祖之一,其角色认定经过历史上不断地建构和转换而定型,与之相关的炎帝神话承载着先民真切的文化体验和华夏民族的集体记忆。炎帝部族在历史上处于游牧文化向农耕文化的过渡时期,通过神话传说追溯炎帝部族的发展、迁徙与扩布,可以了解华夏农业文明演进的历程。炎帝部族自秦陇姜水地区向古上党地区、中原地区乃至湘赣地区分散迁徙,于战争冲突与部族融合中推动农耕文化的传播。炎帝具有农神、火神、雨神多重身份,正是初民适应自然环境开创农业文明的诗性表达。晋陕湘三省地方化的炎帝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以及近代“炎黄子孙”的话语表达,体现了炎帝文化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独特民族精神。
段友文林玲
关键词:民间信仰农耕文明
山西煤区民俗与煤神崇拜被引量:2
1993年
山西被誉为“煤炭之乡”,是我国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据探测证明,山西的煤矿储量达两千亿吨,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煤炭年产量约二万五千吨,输送到全国的大多数省份,对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地下丰富的煤炭蕴藏,繁衍了地面上从事煤炭开采的特殊行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培育了与煤相关联、以煤为载体的煤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富有代表性的一个类型。着眼于山西区域范围,探寻煤业习俗和煤神崇拜将成为系统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段友文
关键词:能源重化工基地多神崇拜中国民俗文化煤矿工人
萧红、萧军小说黑土地民俗叙事的地域特色与精神气质
2017年
在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园地里,以萧红、萧军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秉承鲁迅开创的启蒙精神,延续着'五四'以来对乡村、妇女两大题材书写的传统,通过民俗叙事展示了东北黑土地独特的地域精神。萧红真挚细腻的情感、卓尔不群的才情和萧军坚韧强悍、粗犷刚烈的'大勇者'个性让他们在文学的天地中激扬文字,驰骋出无限风光。二人都有在东北成长的经历,黑土地默默地哺育着他们,滋润着两个激情澎湃的灵魂。'
段友文陈娟娟
关键词:文学黑土地民俗
周氏兄弟文学创作的民俗意识比较被引量:2
2010年
薛晓蓉段友文
关键词:文学创作兄弟现代文学史青年时期弃医从文
南蛮盗宝型传说母题的文化阐释被引量:2
1998年
南蛮盗宝型传说广泛流传于北方广大地区,它的情节母题可归结为三类:形象母题——盗宝的南蛮子与护宝的北方民众、物件母题——宝与取宝的“钥匙”、观念母题——宝物隐藏之地与南蛮识宝之术。这些母题的神话原型可追溯到黄帝蚩尤之战,蚩尤在传说中置换成代表南方商人的南蛮,黄帝置换成北方民众,传说中的宝物则象征黄帝与蚩尤争夺的盐池。这类传说尤其与风水文化关系密切,宝物所藏之地、南蛮识宝之术两个母题与风水术有难解之缘。
段友文
关键词:南蛮风水术
山西省平顺县九天圣母庙民俗文化考被引量:1
2008年
山西省平顺县的九天圣母庙,200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文利用田野调查与文献资料综合分析的方法,参阅大量古典文献资料,研究九天圣母庙庙宇的历史变迁及相关的民间传说,以玄女神话为背景,以圣母庙会为依托,从独特的视角,分析民众对天神信仰的原因、方式、心理特征等。
李梦萍段友文
关键词:庙会民俗文化
太行革命根据地抗战歌谣的时代特征被引量:1
2015年
抗战文艺是中国现代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抗战歌谣是抗战文艺中璀璨夺目、振奋人心的壮丽篇章。以左权民歌为代表的抗战歌谣产生在太行山这一特殊的地域文化空间,肩负起了特定时代赋予文艺的使命,苦度灾荒、生产自救、誓死抗敌、热爱和平等内容得到了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太行抗战歌谣不仅在当时具有无可替代的功能,即使在今天对文艺如何走向民间、贴近人民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段友文刘金蕾
关键词:抗战歌谣左权民歌文艺功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