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华云

作品数:25 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同位素
  • 7篇锆石
  • 5篇地幔
  • 5篇橄榄岩
  • 5篇包体
  • 5篇捕虏体
  • 4篇玄武岩
  • 4篇岩石
  • 4篇深部
  • 4篇麻粒
  • 4篇麻粒岩
  • 4篇HF同位素
  • 3篇地壳
  • 3篇岩浆
  • 3篇岩石圈
  • 3篇洋壳
  • 3篇稀有气体
  • 3篇克拉通
  • 2篇地质
  • 2篇地幔流

机构

  • 24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 1篇宜昌地质矿产...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5篇汤华云
  • 21篇郑建平
  • 13篇余淳梅
  • 8篇苏玉平
  • 7篇张志海
  • 5篇路凤香
  • 3篇平先权
  • 3篇马强
  • 2篇张瑞生
  • 2篇熊庆
  • 2篇谢淑云
  • 1篇严森
  • 1篇李天福
  • 1篇葛文春
  • 1篇陈红汉
  • 1篇储玲林
  • 1篇朱宗敏
  • 1篇牛贺才
  • 1篇钟增球
  • 1篇叶先仁

传媒

  • 4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D...
  • 2篇岩石学报
  • 2篇矿物岩石地球...
  • 2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世界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2006年全...
  • 1篇2010年全...
  • 1篇2013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的流体及稀有气体组成研究
应用热爆裂质谱测量和高温熔融样品释气技术分别测定了山旺、栖霞和鹤壁新生代玄武岩中橄榄岩捕虏体中的橄榄石颗粒的流体和稀有气体组成.结果表明,鹤壁方辉橄榄岩具低于大气的3He/4He比值0.778Ra和大气成因的Ne、Ar、...
汤华云郑建平余淳梅
关键词:地幔流体稀有气体橄榄石
文献传递
中生代华北南缘带状岩石圈结构特征及其大陆形成演化意义被引量:3
2009年
大陆岩石圈根的形成与破坏是当前固体地球科学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对独具时空特色的华北东部地块南缘信阳中生代火山岩中一系列包括下地壳镁铁质-长英质的麻粒岩、榴辉岩、变辉长岩、辉石岩和上地幔橄榄岩等岩石包体进行了系统的定深、定年研究,建立了华北中生代(~160Ma)多块体结合部位的组成和年龄呈带状结构的岩石圈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形成的动力学过程.在华北南缘地表出露最老~2.85Ga的岩石之下的30km处(上部下地壳),由年龄为3.6~3.4Ga的长英质麻粒岩和辉石岩组成;更深处30~40km位置,则由具古元古代年龄(2.0~1.8Ga)的镁铁质-长英质麻粒岩和变辉长岩构成,其形成过程与华北东部地块与西部地块的碰撞有关,记录着全球性的哥伦比亚超大陆汇聚事件.Hf同位素数据显示在这次重要事件里,既有新生地幔物质加入,也有古老地壳(3.8~3.0Ga)组分的再熔融作用.在来自下地壳更深处的榴辉岩(40~45km)和上地幔橄榄岩(>45km),它们的主要年龄分别是古生代(440~260Ma)和早中生代(228~219Ma),记录着在显生宙不同时期扬子与华北碰撞的动力学过程.
郑建平余淳梅苏玉平汤华云魏启荣张志海路凤香
关键词:中生代岩石包体
宜昌圈椅埫A型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与扬子大陆古元古代克拉通化作用被引量:37
2008年
对侵位于湖北宜昌崆岭杂岩中的圈椅埫花岗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圈椅埫花岗岩富硅、碱,贫钙、镁,富集Ga,Y,Zr和Nb,亏损Sr和Ba,表现出后造山A型花岗岩(A2型)的特征.圈椅埫A型花岗岩的锆石90%是谐和的,并给出平均1854Ma的古元古代岩体结晶年龄.古元古代锆石初始(176Hf/177Hf)i比值为0.280863~0.281134,εHf(t)均为负值(最低为-26.3),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是2.9~3.3Ga(平均3.0Ga),平均地壳模式年龄高达3.6~4.2Ga(平均3.8Ga).表面年龄为中太古代(2859Ma)的锆石有略高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3.4Ga)但相似的平均地壳模式年龄(3.8Ga).这些数据表明形成圈椅埫A型花岗岩的初始物质非常古老,至少老于2.9Ga,甚至可以追溯到冥太古代.与圈椅埫A型花岗岩形成有关的古元古代地壳熔融事件记录着扬子大陆克拉通化过程,可能与Columbia超大陆聚合后-裂解前的伸展作用所引起的深部太古宙地壳拉张垮塌有关。
熊庆郑建平余淳梅苏玉平汤华云张志海
关键词:锆石HF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色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被引量:3
2019年
大学本科专业建设是本科人才培养的根本工程,是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专业的建设历史、专业定位及特色优势,并从制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团队、教学资源、教学改革以及实践培养等多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本专业建设的主要举措、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成效。结合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对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的要求,提出了我校地球化学专业瞄准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而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
汤华云余淳梅谢淑云
关键词:地球化学本科教学
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CCSD-PP1)橄榄岩地幔属性及动力学意义被引量:5
2007年
早中生代的扬子大陆向华北大陆的深俯冲碰撞作用以及中、新生代的华北东部岩石圈减薄作用是国际大陆动力学问题研究的两个热点。然而,把它们有机联系起来,探讨深部岩石圈演化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还很少。报道了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先导孔(CCSD-PP1)橄榄岩的矿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这些橄榄岩亏损玄武质组分(如低w(CaO+Al2O3)、高Mg#等),并经历了中元古代来自软流圈的碳酸岩熔体的交代作用和早中生代的超高压再平衡过程。结合已发表的华北捕虏体橄榄岩资料,对这一橄榄岩的原始地幔属性进行了分析。发现CCSD-PP1橄榄岩与华北古老岩石圈地幔组成相似,是早中生代来自华北岩石圈的构造侵入体。早中生代华北岩石圈的伸展减薄与苏鲁超高压变质岩石的折返提供了早期软流圈物质上涌的构造体制。
郑建平汤华云张志海余淳梅张瑞生路凤香杨经绥李天福
关键词:苏鲁造山带
鄂霍茨克洋与太平洋构造域叠合的岩浆作用与成矿响应被引量:5
2017年
课题拟重点开展华北北缘及其邻区燕山期岩浆-成矿作用的时空分布规律、成岩-成矿性质及形成背景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时空背景下岩浆-成矿作用的类型,查找典型构造带上岩浆的岩石化学及同位素组成的时空演变规律,明确古鄂霍茨克洋和太平洋俯冲体系对区内岩浆作用的制约,限定古洋壳向华北地块俯冲、转换的时限。分析岩浆-金属成矿作用区岩浆产生的物理化学条件、运移演化过程、源区性质及记录的壳幔相互作用,并在剖析典型资源矿产聚集区燕山期成矿类型及成矿机理基础上,探讨岩浆性质、成岩过程与成矿类型、成矿作用的关系,建立岩浆-成矿作用与古洋壳俯冲叠合的内在联系,构建成岩-成矿作用与块体俯冲拼合的动力学过程。同时,将深源岩石包体示踪和地球物理资料有机结合,开展不同地区深部岩石圈组成、结构,以及深部过程与浅部响应的综合研究。
郑建平牛贺才汤华云任钟元葛文春苏玉平李益龙
关键词:岩浆作用燕山期
华北克拉通南缘晚侏罗世蓝田岩体成因及其构造演化意义
位于华北和扬子克拉通之间的秦岭造山带,是东亚最重要的缝合带之一(Dong et al., 2013),由北向南依次包括华北中部带南缘、北秦岭、南秦岭和扬子克拉通北缘四个构造单元。秦岭造山带经历了从早古生代到中生代的多阶段...
周阳余淳梅汤华云郑建平段蓉杜要增
文献传递
岩石探针和地震探测手段约束华北深部地壳结构组成及演化被引量:4
2021年
厘清大陆深部地壳形成、演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对于了解板块构造、揭示壳幔相互作用至关重要.针对华北深部地壳物质组成、结构及演化等问题,本研究在限定其地震学结构特征基础上,结合深部地壳岩石捕虏体的来源深度(定深)、化学和物理性质(定性)和形成年龄(定年)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华北深部地壳多维度物理、化学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华北陆块地壳厚度变化于30~48 km,全地壳和地壳内部各层均呈现东薄西厚特征.东、西部地壳虽然厚度上有明显差异,但内部结构特征有一致性,即整体上较少典型的高速基性下地壳,平均P波波速(~6.3 km/s)、密度(2.72~2.78 g/cm^(3))并呈中性岩石特征.深部地壳岩石捕虏体除斜长角闪岩外主要成分包括基性和酸性的麻粒岩.中生代时期华北陆块部分地区地壳存在榴辉岩捕虏体,指示了当时局部地区曾存在厚达45 km的地壳,但现今地震学剖面并未显示;此外,有些地区(如汉诺坝)基性岩石捕虏体揭示出新生代基性岩浆底侵,难以在地震学模型中识别.因此,岩石探针与地震探测结果的结合,将更有助于全面认识深部地壳结构组成和演化.
郑建平夏冰平先权平先权魏颖苏玉平汤华云
关键词:地壳结构地震学深部地壳捕虏体华北陆块
大别造山带碧溪岭橄榄岩中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在详细形态和内部结构研究基础上,对碧溪岭橄榄岩锆石进行了配套的U-Pb年龄和Hf同位素分析。碧溪岭橄榄岩锆石主体是变质成因的,但有少量岩浆锆石残留。这些锆石主体给出了220~210Ma的变质生长/重结晶作用年龄;一颗具较高Th/U比值的锆石给出646Ma的近协和年龄,限定了早期岩浆结晶作用的最小年龄。真正的侵位年龄可以由745Ma的上交点年龄来限定;210~222Ma则记录着深俯冲陆壳折返过程中的锆石生长。除少数颗粒的ε_(Hf)为负值外(-2.9),大部分锆石的ε_(Hf)是正的(高达+8.1)并具新元古代的亏损地幔模式年龄(0.6~1.0Ga,平均0.8Ga)。这些结果说明碧溪岭橄榄岩的初始物质是扬子大陆岩石圈内新元古代岩浆堆积作用产物。这样的岩浆堆积物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侵入于扬子的深部地壳之中(如底侵)并部分混染了古老地壳组分。它们随扬子向华北之下深俯冲碰撞和造山带折返过程中经历着复杂的变质改造作用。
郑建平孙敏Griffin WL钟增球汤华云张志海
关键词:扬子地块大别造山带
华北深部地壳形成和改造过程:麻粒岩包体研究
@@通常情况下,大陆岩石圈地幔与其上覆地壳形成年龄应该是耦合一致的。然而,强烈的软流圈与岩石圈、地壳与地幔相互作用可以使这一耦合受到破坏。我国的华北地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克拉通之一,中、新生代的克拉通破坏作用,使之成为研...
郑建平余淳梅刘庆生汤华云马强
关键词:地壳形成麻粒岩包体地质构造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