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鲁宏

作品数:28 被引量:192H指数:8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3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溶剂
  • 6篇抗坏血酸棕榈...
  • 6篇L-抗坏血酸
  • 6篇L-抗坏血酸...
  • 5篇脂肪酶
  • 5篇食品
  • 5篇非共沸
  • 5篇大豆
  • 4篇溶剂浸出
  • 4篇浸出
  • 4篇混合溶剂浸出
  • 3篇有机溶剂
  • 3篇生物催化
  • 3篇食品添加剂
  • 3篇棕榈
  • 3篇混合溶剂
  • 3篇己烷
  • 3篇催化
  • 3篇催化合成
  • 2篇蛋糕

机构

  • 17篇无锡轻工大学
  • 1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28篇汤鲁宏
  • 6篇张浩
  • 6篇刘复光
  • 5篇袁红玲
  • 5篇陶文沂
  • 2篇孙云飞
  • 2篇张四义
  • 2篇钱晨
  • 2篇许正宏
  • 1篇丁霄霖
  • 1篇姚惠源
  • 1篇俞富荣
  • 1篇王晓英
  • 1篇尤丽芬
  • 1篇张晖
  • 1篇曹雅晴
  • 1篇孙阳
  • 1篇滕霏

传媒

  • 4篇中国油脂
  • 3篇无锡轻工大学...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食品科学
  • 2篇精细化工
  • 2篇粮食与油脂
  • 1篇应用化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 1篇粮食储藏
  • 1篇江南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中国发酵工业...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2
  • 6篇2000
  • 3篇1999
  • 1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层扫描法测定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被引量:16
1999年
研究了利用薄层扫描法测定 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 L AP)的可行性 ,优选了测定条件 ,建立了测定其含量的薄层扫描法。本法检测范围为 2 5~ 2 0 μg,相对标准偏差为 1 34 % ,回收率为 98 4 %~ 1 0 1 8%。
汤鲁宏孙云飞张浩
关键词: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薄层扫描法食品添加剂
布洛芬甲酯的绿色合成工艺被引量:3
2013年
以布洛芬和甲醇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以甘油作为吸水剂和催化剂分离的溶剂,利用甘油与布洛芬甲酯可自动分层的特性,辅以柱色谱分离,建立了一种布洛芬甲酯的绿色合成工艺。整个工艺路线无三废产生。合成条件经正交实验优化,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反应体系的最佳组成为n(布洛芬):n(甲醇):n(甘油)=1:10.2:1.4,催化剂对甲苯磺酸的最佳添加量为布洛芬质量的1%,最佳转速为300 r/min,最佳反应时间为4h,在该条件下转化率可达97.1%,得率大于95.0%。经液相-质谱联用(LC/MS)检测,色谱纯度为99.9%。
曹雅晴汤鲁宏
关键词:布洛芬对甲苯磺酸甘油医药原料
非共沸烃/醇型混合溶剂浸出大豆的研究──Ⅲ.部分非蒸发溶剂循环工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1996年
实验表明,在25℃下静置后自动分层的混合油体系中,95%以上的大豆毛油被富集在富油相中,而富含乙醇相中的浸出物含量通常只有5%左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混合溶剂浸出技术中采用部分非蒸发溶剂循环工艺的设想方案,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循环使用中的混合溶剂,其取油能力基本没有大的下降,可以在豆片的浸出过程中反复循环使用;残油率指标虽有所上升,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多,呈渐趋平衡的趋势,并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因而有关部分非蒸发溶剂循环工艺的设想方案是可行的,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扩大中试考察验证,以便确定其在工业化规模生产中运用的实际可行性。
汤鲁宏刘复光
关键词:混合溶剂大豆混合油
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的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合成被引量:2
2013年
研究了一种维生素A棕榈酸酯(vitamin A palmitate)的合成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棕榈酸甲酯作为酰基供体,在固定化酶催化下,在无溶剂体系中与维生素A醋酸酯通过酯交换反应生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对无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维生素A棕榈酸酯的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转速250 r/min;温度60℃;固定化脂肪酶质量分数5%(占反应体系总重);棕榈酸甲酯和维生素A醋酸酯摩尔比1.3∶1。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为3h,转化率为26.93%。此外,研究发现,在反应到达平衡后,连续抽真空,带走反应中产生的醋酸甲酯,反应平衡向产物生成的方向移动,继续反应12 h后,反应转化率可达80%,此时反应液中维生素A棕榈酸酯浓度可高达800 g/L。
滕霏汤鲁宏
关键词:无溶剂体系生物催化视黄醇棕榈酸甲酯醋酸甲酯
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的反应媒体和脂肪酶被引量:11
2000年
对水、庚烷和叔戊醇等几种反应媒体和NOVO4 3 5(Candidaantartica) ,MML (Mucormiehei) ,LIPOLASE ,PPL(Porcinepancreas)等数种脂肪酶对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合成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 ,反应媒体及脂肪酶品种对反应影响极大 .所研究的几种反应媒体中 ,叔戊醇是唯一适用于该反应的反应媒体 .在所研究的几种脂肪酶中 ,NOVO 4 3 5表现出了良好的催化活性 ;MML也有一定活性 ,但不如NOVO 4 3 5,其相对活力只有NOVO 4 3 5的 2 0 % ,其余酶种则无催化活性 .
汤鲁宏张浩
关键词: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脂肪酶
烃/醇型混合溶剂部分基本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1
1995年
以相平衡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己烷—乙醇—水三元体系的部分基本性质,论证了己烷—乙醇—水三元非共沸混合物作为现行溶剂的替代溶剂用于浸出法制油的可行性.
汤鲁宏刘复光
关键词:己烷乙醇混合溶剂相图食用油
以抗坏血酸和食用油脂为原料非水相酶促酯交换法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研究
探讨了以油脂为脂肪酸基供体与L-抗坏血酸非水相酶促酯交换反应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可能性;并以氢化棕榈油、大豆油和海狗油均作为脂肪酸基供体与L-抗坏血酸进行酯交换反应的介质进行了筛选,发现在叔戊醇中用NOVO435催...
袁红玲汤鲁宏陶文沂
关键词:酶法合成脂肪酶有机溶剂
文献传递
干法脱胚 综合利用
汤鲁宏
关键词:综合利用玉米干法脱胚
非水相酶促酯交换法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被引量:9
2007年
研究了一种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AFAE)合成新途径。实验结果表明,氢化棕榈油、大豆油和海狗油等食用油脂作为脂肪酸基团供体,在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下,在有机溶荆中与L-抗坏血酸直接进行酯交换反应形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对反应介质体系的筛选发现,在叔戊醇中用Novozym435催化此反应所得的产物浓度最高。对影响合成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初始油脂底物浓度为200-600mmol/L,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9h。此条件下产物质量浓度可达43.51g/L。
袁红玲汤鲁宏陶文沂
关键词:酶法合成脂肪酶有机溶剂
产有机相催化酯合成活性的脂肪酶菌株的筛选被引量:10
2007年
通过添加10g/L的甲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预培养,然后以透明圈平板筛选法从土壤样品中成功地筛选到了一株耐有机溶剂的产脂肪酶的酵母菌A213,初步鉴定为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sp.)。摇瓶实验表明,A213适宜的产酶培养基为(g/L):酵母膏40g,橄榄油10g,MgSO^4·7H^2O 1g,KH_2PO_45g,最佳培养条件为27℃、初始pH 6.5。脂肪酶活力最高可达67.8 IU/mL;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作用pH为6.5,在70℃以下, pH 5.5~8.5范围内稳定,能直接在叔戊醇溶剂中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袁红玲汤鲁宏许正宏陶文沂
关键词:有机溶剂脂肪酶菌种选育酶学性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