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晓南

作品数:8 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脏
  • 4篇心脏病
  • 4篇先天
  • 4篇先天性
  • 4篇先天性心脏
  • 4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血流动力学
  • 2篇氧饱和度
  • 2篇室间隔
  • 2篇室间隔缺损
  • 2篇手术
  • 2篇四联症
  • 2篇缺损
  • 2篇氙气
  • 2篇小儿
  • 2篇脑氧饱和度
  • 2篇间隔缺损
  • 1篇动力学变化
  • 1篇动脉
  • 1篇心脏瓣膜

机构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儿科研究...
  • 1篇首都儿科研究...

作者

  • 8篇汪晓南
  • 5篇欧阳川
  • 4篇韩丁
  • 3篇卢家凯
  • 2篇罗毅
  • 2篇贾清彦
  • 2篇刘亚光
  • 2篇李稼
  • 2篇杨彦伟
  • 2篇程卫平
  • 2篇金沐
  • 2篇侯思雨
  • 1篇潘守东
  • 1篇董秀华
  • 1篇李书闻
  • 1篇马月华
  • 1篇李刚
  • 1篇林霖
  • 1篇梁孝平
  • 1篇王岳锋

传媒

  • 4篇心肺血管病杂...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麻醉与监护论...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不同年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患儿麻醉诱导期间不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局部脑氧饱和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麻醉诱导期间不同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对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择期VSD修补术患儿44例,按年龄分为≥6个月组(24例)和<6个月组(20例)。入室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建立桡动脉血压监测并使用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仪,使用Fore-Sight连续监测右侧额部rScO_2。调整机械通气参数,分别使P_(ET)CO_2依次维持在30(P_1)、35(P_2)、40(P_3)、45(P_4)mmHg(1 mmHg=0.133 kPa)状态。记录P_1、P_2、P_3、P_4状态时rScO_2、心率、收缩压、重脉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每搏指数、心排血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脉压变异度。结果随P_(ET)CO_2升高,2组rScO_2均明显升高[<6个月组P_1、P_2、P_3、P_4状态时rScO_2分别为(65±3)%、(69±3)%、(74±3)%、(77±4)%;≥6个月组P_1、P_2、P_3、P_4状态时rScO_2分别为(71±6)%、(74±6)%、(78±5)%、(80±4.)%](均P<0.001);随P_(ET)CO_2变化,<6个月组rScO_2变化幅度大于≥6个月组(P=0.011)。随P_(ET)CO_2升高,≥6个月组收缩压、心排血指数、脉压变异度下降,<6个月组体循环阻力指数下降,≥6个月组和<6个月组心率均先下降后上升(均P<0.05)。≥6个月组收缩压高于<6个月组(P=0.024),其余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VSD患儿在麻醉诱导阶段,随着P_(ET)CO_2变化脑氧合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反应良好,年龄较小患儿因脑血管功能储备有限,脑氧合受P_(ET)CO_2波动的影响更大。
汪晓南韩丁杨彦伟李刚欧阳川
关键词:中国医药室间隔缺损脑氧饱和度血流动力学
压力记录分析法用于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循环能量效率研究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应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以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患儿为对照,观察法洛四联征(TOF)根治术中循环能量效率的变化规律。方法:本研究组共纳入96例,其中行VSD修补术的患儿50例(VSD组)及TOF根治术的患儿46例(TOF组)。入室后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桡动脉穿刺置管,常规静脉复合维持麻醉。通过Most Care监测仪分析桡动脉压力波形,监测切皮前(T0)、切开心包后(T1)、拔除主动脉导管后(T2)、术毕(T3)的HR、重脉压(Dicp)、每搏量指数(SVI)、心指数(C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压力升支最大斜率(dp/dt)和循环能量效率(CCE),计算相应时间点的左心室收缩末弹性(Ees)、左心室收缩末动脉弹性(Ea)和心室-动脉偶联(VAC)。结果: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SD组、TOF组内对比,CCE前者在T2、T3比T0均显著降低(P<0.01),在T3比T2显著增高(P<0.01),后者CCE在T2比T0显著降低(P<0.05)。Ees在T1(前者P<0.05,后者P<0.01)、T2、T3(均P<0.01)比T0两组均显著增高。Ea在T2、T3比T0两组均显著增高(P<0.01),TOF组VAC在T2、T3比T0显著降低(P<0.01)。与VSD组比较,TOF组CCE在T0及T1(P<0.01)、T3(P<0.05)时显著降低,VAC在T3时显著降低(P<0.01),Ees在T0、T1、T2(P<0.05)及T3(P<0.01)显著降低。CCE与VAC在T0、T1、T2、T3时均呈明显正相关(P<0.001)。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RPAM法可以客观反映循环能量效率变化。TOF组循环能量效率低下,其特点为心脏畸形矫治术前是以右心和肺循环功能低下为主,心脏畸形矫治术后左心系统功能低下更明显,应更加注重改善左心室弹性与动脉弹性的匹配关系。
韩丁罗毅贾清彦汪晓南李稼欧阳川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法洛四联症心脏手术
氙气延迟后处理诱导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活化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氙气延迟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n=16):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Xe组)、脊髓缺血再灌注+PI3K/Akt阻断剂组(I/R+wortmannin组)、脊髓缺血再灌注+阻断剂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组(I/R+DSMO组)、脊髓缺血再灌注+PI3K/Akt阻断剂+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wortmannin+Xe组)、脊髓缺血再灌注+阻断剂溶剂DMSO+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DMSO+Xe组)、假手术组(Sham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观察记录大鼠后肢运动功能,于缺血再灌注后4 h(n=8)和48 h(n=8)行尼氏染色、TUNEL染色检测存活及凋亡指数,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脊髓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减少、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Akt水平显著增高(P<0.05)。I/R+Xe组较I/R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增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提高、凋亡数量显著减少,p-Akt水平显著增高(P<0.05)。I/R+wortmannin+Xe组较I/R+Xe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下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减少、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Ak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氙气延迟后处理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刘诗瑶侯思雨杨彦伟汪晓南金沐董秀华卢家凯程卫平
关键词:氙气脊髓缺血再灌注
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改良体-肺动脉分流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使用压力记录分析法(PRAM)监测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改良体-肺动脉(m BT)分流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以此作为选择容量治疗或强心治疗的依据。方法:选择28例择期行m BT分流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主要诊断法洛四联症19例,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6例,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3例,月龄2~24个月,中位月龄10.6(6.2,18.9)个月,体质量(10.5±5.1)kg,Nakata指数平均(125±41)mm^2/m^2。在切皮前(T0)、切心包1 min(T1)、部分阻断肺动脉1 min和10 min(T2、T3)、部分阻主动脉后(T4)、人工血管开放通血1 min和10 min(T5、T6)、术毕(T7),记录循环周期效率(CCE)、心排血指数(CI)、心每搏指数(SVI)、收缩压(SBP)、重脉压与舒张压差值(Pdic-a)、压力升支最大斜率(dp/dt_(max))、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脉压变异度(PPV)。结果:各时间点dp/dt_(max)的平均值均>1.0 mm Hg/ms(1mm Hg=0.133k Pa)。人工血管通血前(T0-T4),T3点CCE、CI、SVI均处于最低点,其中CCE_(T3)明显低于CCE_(T0-T1)(P均<0.05),CI_(T3)明显低于CI_(T0-T2)(P均<0.01),SVI_(T3)明显低于SVI_(T0-T2)(P<0.01,P<0.01和P<0.05);Pdic-a_(T4)处于最低点,显著低于Pdic-a_(T0-1)(P<0.01和P<0.05);SVRI_(T3)处于最高点,明显高于SVRI_(T0)(P<0.01)。人工血管通血后(T5-T7),T5点CCE、CI、SVI、Pdic-a均处于最低点,其中CCE_(T5)明显低于CCE_(T7)(P<0.05),CI_(T5)明显低于CI_(T6-T7)(P均<0.05),SVI_(T5)明显低于SVI_(T6-T7)(P均<0.05),Pdic-aT5明显低于Pdic-aT6-7(P<0.01);PPVT5明显高于PPVT6-T7(P<0.01)。在T6和T7点,PPV与Pdic-a呈显著负相关(r=-0.51,r=-0.53,P均<0.01)。结论:m BT术中血流动力学维护重点,在人工血管通血前以强心为主,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护心功能,在人工血管通血后通过扩容维护有效循环血容量。通过CCE、CI、SVI、dp/dt_(max)、PPV、Pdic-a等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精准判断液体治疗和应用正性肌力药治疗的权重,从而积极防治患儿术中�
汪晓南刘亚光韩丁贾清彦欧阳川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室间隔缺损和法乐四联症患儿心脏手术中区域脑氧饱和度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使用Fore-Sight近红外光谱仪比较室间隔缺损(VSD)和法乐四联症(TOF)患儿心脏手术中区域脑组织氧饱和度(rScO_2)变化。方法:选择3~36个月龄患儿共60例,其中VSD组28例,TOF组32例。在麻醉诱导后(t_0)、切开心包(t_1)、体外循环全流量后5 min(t_2)、脱机前5 min(t_3)、脱机时(t_4)、改良超滤结束(t_5)、术毕(t-_6)记录各时点rScO_2、脉搏氧饱和度(SpO_2)、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每搏量指数、心指数、体循环阻力指数、动脉压力升支最大斜率(dp/dt max)。结果:(1)两组患儿:rScO_2均在脱机时(t4)处于最低点,与t_0点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5);t_5时rScO_2、每搏量指数、心指数、dp/dt max较t4时均显著增加(均P<0.001)。(2) TOF组患儿:组内t_5和t_6与t_0相比,rScO_2及SpO_2均显著增加(P均<0.05);与VSD组比较,TOF组t_0~t_2时r ScO_2显著降低(P均P<0.05),改良超滤后r ScO_2增加比率更大(P<0.05); t_0和t_1时点rScO_2和SpO_2呈显著正相关(r=0.35,P<0.05及r=0.64, P<0.01)。(3)患儿总体样本年龄、体重与rScO_2在t_0、t_1、t_3、t_4、t_5和t_6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改良超滤后心指数增加和rScO_2增加成正相关(r=0.41,P<0.05),且两者增加量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r=-0.30;r=-0.34,均P<0.05)。结论:rScO_2与年龄和体重有密切关系。与VSD患儿比较,TOF患儿在双心室矫治术前脑氧供低下,经矫治术其脑氧合明显改善;改良超滤使机体血流动力学状况和rScO_2得到改善,其中TOF患儿和年龄较小的患儿受益更大。脱离体外循环前后易发生脑氧降低,临床应加强脑氧供-需平衡的维护。
韩丁刘亚光欧阳川汪晓南潘守东罗毅李稼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脑氧饱和度近红外光谱仪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的比较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对比观察舒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麻醉效果,对气管插管反应的抑制作用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50例瓣摸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30例,主要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为舒芬太尼;芬太尼组20例,主要麻醉诱导和维持药物为芬太尼。对两组在麻醉诱导阶段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的总用药量、麻醉过程稳定性以及麻醉恢复质量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循环的影响相似,芬太尼组的循环波动较舒芬太尼明显;舒芬太尼组在总药量为2.19±0.16μg·kg^-1的条件下,麻醉过程平稳,术中单次追加药物的次数显著少于芬太尼组;术后,舒芬太尼组病人循环进入稳定状态的时间显著早于芬太尼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停止使用呼吸机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早于芬太尼组。结论:与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在瓣膜性心脏病麻醉中具有更强的有效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在麻醉过程中的平稳性,术后恢复质量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卢家凯卿恩明梁孝平王成彬李书闻汪晓南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心脏瓣膜置换术麻醉
急性主动脉夹层术体外循环期间50%氙气静态膨肺对氧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手术围术期病死率和并发症均明显高于其它心脏手术。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活性氧增加和抗氧化剂减少与主动脉夹层手术围术期转归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Stanford A型夹层手术体外循环(CPB)期间给予50%氙气静态膨肺,观察围术期氧自由基变化情况并初步探索氙气作用机制。方法:发病14d以内的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并拟行急诊手术者共100例,根据CPB期间静态膨肺气体随机分两组:对照组50%氧气(5cm H_2O,1cm H_2O=0.098k Pa);氙气组50%氙气(气道压5cm H_2O)。记录患者围术期临床指标,并于诱导后(T_0),术后10min(T_1),术后6h(T_2)和术后24h(T_3)抽取静脉血测量氧自由基,包括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总抗氧化能力(TAOC),;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指标、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血生化学指标无明显差异,但氙气组术前控制血压例数多(64%vs.38%,P=0.009),Euro SCORE评分高(P=0.021)。住院病死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氙气组患者术前血清MDA及MPO水平达峰值,而对照组患者血清MDA及MPO水平在术后10min达峰值。两组MDA(P=0.000,0.050)及MPO(P=0.000,0.050)时间效应及时间-治疗交互作用明显。围术期TAOC及TSOD在两组中都有升高,时间效应明显(P=0.000,0.000),但时间-治疗交互作用不明显(P=0.757,0.134)。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CPB期间50%氙气静态膨肺可以明显抑制术后氧自由基的释放,提高机体抗自由基损伤的能力。
汪晓南马志高金沐侯思雨王岳锋马月华王嵘程卫平卢家凯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氙气氧自由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机械通气的呼吸管理策略被引量:10
2018年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麻醉、体外循环及应激均可加重肺功能损伤,且小儿本身心肺循环异常,呼吸功能薄弱,术后早期通气/血流比值失衡及肺功能损伤仍是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患儿预后。不同类型的先心患儿在心脏矫治手术前后的呼吸管理上有较明显的差别,术中对肺部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估及机械通气参数的调整是机械通气肺保护管理策略的重点。
王菲林多茂汪晓南林霖欧阳川马骏
关键词:机械通气先天性心脏病小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