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阴道
  • 2篇阴道分娩
  • 2篇孕期
  • 2篇妊娠
  • 2篇妊娠并发
  • 2篇妊娠并发症
  • 2篇维生素D
  • 2篇后出血
  • 2篇肥胖
  • 2篇分娩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产后
  • 2篇产后出
  • 2篇产后出血
  • 2篇出血
  • 1篇低置胎盘
  • 1篇孕前
  • 1篇孕前保健
  • 1篇人体质量指数

机构

  • 3篇上海市第一妇...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6篇王伟琳
  • 4篇李婷
  • 2篇苏秀娟
  • 2篇郁君
  • 2篇苏秀娟
  • 1篇刘丹
  • 1篇刘铭
  • 1篇单震丽
  • 1篇裘佳敏
  • 1篇卞政
  • 1篇应豪
  • 1篇盛丽丽
  • 1篇段涛
  • 1篇周健
  • 1篇丁一
  • 1篇裴锦丹
  • 1篇李君

传媒

  • 2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现状及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了解目前孕妇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现状及其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获得2012年12月份至2013年1月份在我院分娩的孕妇的基本信息及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量,查阅孕妇病历及手术记录获得其妊娠相关情...
苏秀娟郁君王伟琳李婷
瘦素、肥胖程序化及相关产科意义
2011年
"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DoHaD)"强调发育可塑期环境和成人慢性疾病之间的密切关联。肥胖症全球流行化,促使人们更关注其发病起源。以DoHaD的角度看,肥胖症的发病起源归因于发育可塑期不良环境造成的肥胖程序化,进而增加成年后肥胖症发病的易感性。瘦素作为联系中枢和外周能量调节的枢纽,在肥胖程序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从机体发育可塑期营养状况与远期肥胖的流行病学展开,在动物实验基础上,综述瘦素在肥胖程序化中的作用及其产科意义。
王伟琳段涛
关键词:肥胖症瘦素产科下丘脑
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被引量:29
2019年
目的:评估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于我院分娩足月单胎孕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MI)、孕期体质量变化及妊娠结局等资料,比较孕前超重、肥胖孕妇与孕前体质量正常孕妇的孕期体质量控制情况及妊娠结局,多因素分析孕前超重及肥胖对孕期体质量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纳入超重孕妇496例(超重组),肥胖孕妇44例(肥胖组)以及体质量正常孕妇(对照组)540例,超重、肥胖及对照组的孕前BMI分别为26.3(2.0)kg/m^2、31.3(2.9)kg/m^2及20.7(2.5)kg/m^2。超重、肥胖组的孕期体质量超标比例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9%、72.7%及41.3%),超重及肥胖组孕妇的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及剖宫产风险均高于体质量正常孕妇。超重及肥胖组的新生儿平均出生体质量高于正常组[分别为(3 528.0±397.4)kg、(3 562.6±417.6)kg及(3 387.8±384.5)kg,巨大儿比例也呈升高趋势(分别为12.3%、15.9%及5.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前超重(OR=3.071,95%CI:2.345~4.022)及肥胖(OR=5.113,95%CI:2.507~10.431)是孕期体质量超标的影响因素,同时对子痫前期(P<0.001)、妊娠期糖尿病(P<0.001)、剖宫产(P<0.05)及巨大儿(P<0.05)风险均有显著影响。结论:孕前超重及肥胖不仅显著影响孕期体质量控制结局(尤其是孕期体质量超标风险),同时对包括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巨大儿风险在内的妊娠结局也影响显著;孕前体质量控制对于超重及肥胖的育龄妇女具有重要意义。
蒋湘卞政袁玲王伟琳应豪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孕前保健产前保健超重体重增长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管理规范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指导价值被引量:85
2014年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VBAC)的管理规范对安全开展和成功推行VBAC的指导意义.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 3年7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2 002例孕妇的资料,对本院VBAC管理规范实施前后试行VBAC的116例有1次剖宫产史的单胎孕妇进行比较,规范实施后的95例为研究组,规范实施前的21例为对照组.采用f或x2检验比较2组孕妇产后出血、子宫破裂、新生儿Apgar评分及入住新生儿病房等母儿结局. 结果 自2012年1月本院VBAC管理规范实施后,VBAC试产率从1.8%(21/1 147)增加至11.1% (95/855),VBAC成功率达97.9%(93/95),仅2例因产时胎儿窘迫和活跃期停滞中转剖宫产终止妊娠.研究组孕妇产时出血[(246±127)ml]低于对照组[(260±35) ml](t=0.50,P>0.05);产褥病率1例(1.0%),高于对照组[0(0.0%)](P>0.05);产后住院(2.1±0.8)d,短于对照组[(2.1±0.5)d](t=0.22,P>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3 290±632)g,显著高于对照组[(2 837±1 057)g](t=2.59,P<0.05);新生儿l min Apgar评分8~l0分88例(92.6%),4~7分7例(7.4%),对照组21例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均为8~l0分(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P>0.05);研究组1 7例(1 7.9%)新生儿入住新生儿病房,显著低于对照组[8例(33.1%)](x2=4.15,P<0,05).2组均无子宫破裂、全子宫切除或母儿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结论 VBAC管理规范对安全开展VBAC和提高VBAC成功率有指导意义,有利于保障母儿安全和降低VBAC失败带来的严重不良预后.
刘铭刘丹李婷王伟琳单震丽盛丽丽苏秀娟周健裘佳敏
关键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子宫破裂
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现状及其对妊娠的影响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目前孕妇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现状及其对妊娠并发症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通过问卷调查获得2012年12月至2013年1月在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分娩的1054例孕妇的基本信息及孕期维生素D的补充量。研究对象的建卡孕周分布在12—18孕周,年龄分布在30.16±3.58岁。查阅孕妇病历及手术记录获得其妊娠相关情况,使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研究对象孕期维生素D补充量的中位数为24000IU(3750~60000IU),仅90(8.54%)名孕妇孕期维生素D补充量达到400IU/天的推荐量。上海户籍的孕妇相对其他户籍的孕妇孕期维生素D补充量达到4001U/天的比例较高(X^2=9.20,P=0.0101〈0.05),无饲养宠物习惯的孕妇相对家中饲养宠物的孕妇维生素D补充量达到400IU/天的比例较高(X^2=6.29,P=0.0430〈0.05)。现有的维生素D的补充量对妊娠并发症及妊娠情况无任何有统计学意义的作用。结论目前孕妇维生素D补充量严重不足,现有的维生素D补充量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之间未发现有相关性。
苏秀娟郁君王伟琳丁一李婷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推荐摄入量
低置胎盘的分娩方式探讨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低置胎盘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30日在我院分娩的单胎头位低置胎盘产妇650例。按是否试产将患者分为试产组和选择性剖宫产组;按分娩前最后一次超声胎盘下缘距离宫颈内口的距离将患者分为低置胎盘1组(下缘距内口≥0mm但<20mm)、低置胎盘2组(下缘距内口≥20mm但<40mm)和低置胎盘3组(下缘距内口≥40mm但<70mm)。分析患者的阴道试产成功率、试产失败原因、产后出血量及分娩期并发症。结果:(1)试产组的试产总成功率为82.64%,低置胎盘1、2、3组的阴道试产成功率分别为62.5%、82.61%和84.65%,其中因产前出血而改行剖宫产的风险分别为31.25%、8.7%和1.49%;(2)低置胎盘1组患者中阴道试产和选择性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590.94±382.79)ml vs(465.68±367.83)ml];低置胎盘2组和3组中阴道试产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剖宫产组[(267.17±104.47)ml vs(388.10±205.61)ml,P<0.0001]及[(293.00±263.731)ml vs(348.59±98.68)ml,P<0.0001]。结论:胎盘下缘距宫颈内口≥20mm不应作为孕妇选择性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裴锦丹李婷苏秀娟王伟琳李君宋蒙九
关键词:低置胎盘阴道分娩分娩方式产后出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