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双双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安部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蛋白
  • 4篇易损斑块
  • 4篇间充质干细胞
  • 4篇斑块
  • 4篇充质干细胞
  • 3篇心肌
  • 3篇脂蛋白
  • 3篇甲基苯丙胺
  • 3篇间质干细胞
  • 3篇骨髓间充质
  • 3篇骨髓间充质干...
  • 3篇苯丙胺
  • 3篇丙胺
  • 2篇蛋白质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动脉
  • 2篇毒性
  • 2篇血管

机构

  • 16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州市刑事科...

作者

  • 16篇王双双
  • 7篇杨升华
  • 5篇孔根现
  • 3篇王慧君
  • 2篇何琼
  • 2篇杨敏慧
  • 2篇杜大勇
  • 2篇柳杨
  • 2篇李运田
  • 2篇谭晓辉
  • 2篇薛峰
  • 1篇刘长晖
  • 1篇蒋知新
  • 1篇邬真力
  • 1篇温勇伟
  • 1篇何薇
  • 1篇孙玉发
  • 1篇刘超
  • 1篇白浪
  • 1篇陆晓和

传媒

  • 2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 1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对兔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P)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MSC组,VP组,稳定斑块(SP)组,每组10只。分别于细胞移植后3d、1周、2周采集兔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10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右侧颈总动脉分别行HE染色观察镜下病变,并测量纤维帽/脂核横截面厚度的比值。结果 SP组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结构完整,纤维帽较厚,斑块内炎性细胞较少,未见斑块破裂。VP组斑块中心可见大量脂核,表面覆盖较薄纤维帽,肩部可见残存泡沫细胞和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斑块可见破裂和(或)血栓形成。MSC组形态介于之间。MSC组和SP组纤维帽/脂核比值明显高于VP组(P<0.01)。与VP组比较,MSC组各时间点hs-CRP、TNF-α和IL-6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与SP组比较,MSC组和VP组各时间点hs-CRP、TNF-α、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 MSC可降低斑块不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增加抑炎因子及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王双双杨升华孔根现薛峰何薇蒋知新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移植颈动脉疾病C反应蛋白质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
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盐皮质激素受体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雷米普利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R)表达及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择SD大鼠39只,选用慢性心力衰竭造模成功SD大鼠26只,随机分为慢性心力衰竭组(心衰组,13只)、雷米普利治疗组(治疗组,13只),另设假手术大鼠为对照组(13只)。雷米普利治疗4周时,用心肌Masson染色法测定大鼠心肌胶原密度,放射性免疫法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印迹检测心肌MR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显著升高,MR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心肌胶原密度显著增加(P<0.01);与心衰组比较,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显著降低.MR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心肌胶原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雷米普利不仅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组织中AngⅡ、ALD含量,还可能通过下调心肌MR的表达来抑制心肌纤维化。
邬真力王双双许顶立邓烈华温勇伟杜智勇
关键词:雷米普利受体盐皮质激素心室复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21-plex线粒体SNPs复合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遗传多态性中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应用SNaPshot技术建立线粒体SNPs高通量检测体系并对广东汉族人群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方法:从线粒体基因组中选择21个SNPs位点,自行设计引物进行复合位点扩增,其PCR产物进行纯化和复合单碱基延伸并结合毛细管电泳,实现对线粒体多个SNPs位点的高通量检测。结果:建立了21-plex线粒体SNPs复合检测体系,并调查这21个SNPs位点在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的多态性,共检测到9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为97.1%。结论: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所建立的线粒体SNPs复合检测体系,在法医学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何琼刘超王双双刘长晖孙德华王慧君
关键词:线粒体复合PCRSNAPSHOT
甲基苯丙胺所致大鼠心肌损伤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MA)导致的大鼠心肌的形态学和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建立MA中毒模型组和对照组,检测两组大鼠心率、血压变化及HE染色观察大鼠心脏形态学变化,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肌钙蛋白(Tn-T)和脑利钠肽(BNP)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A组大鼠心率、血压显著升高;MA组大鼠心肌HE染色可见心肌损伤性改变,血清中Tn-T、BNP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苯丙胺可导致大鼠心肌损伤,引起心功能减退。
王双双谭晓辉刘增甲王慧君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心肌肌钙蛋白T脑利钠肽
急慢性甲基苯丙胺中毒大鼠机体的毒性损伤作用研究
研究背景: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苯丙胺药物强烈的兴奋作用以及相对易于...
王双双
关键词:甲基苯丙胺心肌毒性血清蛋白质组学
文献传递
改良液氮冻伤法建立易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改良液氮冻伤法制作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VP)模型,验证改良法是否优于传统的造模方法。方法雄性新西兰白兔24只随机分为改良方法组(A组)和传统方法组(B组)各12只。分别按照改良方法及传统方法造模,6 w末各组随机抽取4只兔子(A1组=4只,B1组=4只)检测斑块形成状况。A组6 w末、B组10 w末剩余兔子(A2组=8只,B2组=8只)以液氮激发斑块破裂。激发48 h后取出右颈总动脉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MMP)-1水平。不同时间点分别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兔血脂水平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高脂3 d后兔血脂水平已明显升高,1 w后达基础水平的4~15倍;血脂变化曲线可见第1周血脂上升最为明显。与基线水平相比,高脂喂养1 w后两组兔血清hs-CRP即明显升高,至激发前进一步升高,激发后hs-CRP较激发前明显升高;各时间点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大体观察及HE染色可见6 w末A1组兔已形成明显的AS化斑块,而B1组兔斑块较小;激发后48 h两组兔子的右颈总动脉均可见AS表面内皮损伤,部分形成血栓;两组易损斑块在组织结构上无明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见两组斑块处均有MMP-1蛋白的大量表达。结论改良液氮冻伤法可构建易损/破裂粥样硬化斑块,较传统方法明显缩短成模时间,节约造模成本,更快速,更高效。
王双双王丽丽杨升华孔根现蒋知新
关键词:血脂炎性因子
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可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VP)模型,并静脉输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验证MSCs对VP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3组,VP组(n=8)制作VP模型;VP+MSCs组(n=8)制作VP模型后即刻静脉输注1×107 MSCs;SP组(n=8)制作稳定斑块模型。12周末处死所有动物,取右侧颈总动脉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并测量纤维帽厚度和脂核横截面厚度的比值。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斑块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结果 H-E染色结果:VP组斑块中心可见大量脂核,斑块表面覆盖较薄纤维帽,在斑块肩部可见残存泡沫细胞和大量炎细胞浸润,部分斑块可见破裂及(或)血栓形成;SP组镜下可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结构完整,纤维帽较厚,斑块内炎细胞较少,未见斑块破裂;VP+MSCs组形态介于两者之间。帽/核比值SP组>VP+MSCs组>VP组,VP组与VP+MSCs组和S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sson染色结果:SP组平滑肌细胞和弹力纤维含量高于其他两组,VP+MSCs组次之,VP组最少。斑块内MMP-2表达水平:VP组斑块内MMP-2大量表达,主要位于纤维帽和脂质核心;与VP组相比,VP+MSCs组和SP组MMP-2的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P+MSCs组MMP-2表达高于SP组(P<0.01)。结论 MSCs静脉输注干预兔VP模型,可降低斑块不稳定性,其机制可能与减少炎性细胞聚集、降低MMP-2含量、减少胶原纤维降解有关。
王双双杨升华王丽丽孔根现高玉龙蒋知新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间质干细胞移植基质金属蛋白酶2
兔眼前房积血并发高眼压时角膜的病理改变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实验性前房积血继发高眼压时角膜组织的病理改变。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各10只,每组随机一眼作为实验眼,另一眼作为对照眼;第一、二、三组实验眼前房内注射自血形成高眼压,维持时间分别为3、5、8d,对照眼做同样的操作,注射生理盐水。术后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情况,于第3、5、8d分别测量3组实验兔的实验眼及对照眼的角膜厚度;并取3组兔实验眼及对照眼角膜并分别进行光镜检查,观察前房积血形成高眼压的实验眼随着时间延长有无角膜血染发生;角膜基质水肿、弹力纤维变化、新生血管等情况;嗜酸细胞、纤维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变化情况,以及角膜各层病理变化与对照眼进行比较,结果用两个重复测量因素的方差分析进行角膜厚度的组间比较,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动物模型成功建立,术后第三组角膜水肿最重,角膜厚度最大,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0)。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角膜基质弹力纤维间隙增大,纤维扭曲变形很重。角膜边缘区可见新生血管长入,可见嗜酸细胞浸润,可见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纤维细胞;三组均显示后半部分水肿较前半部分明显。结论实验性前房积血并发高眼压的角膜组织的病理结果显示:随着时间延长角膜水肿越来越重;前房积血并发高眼压8d角膜未出现血染,此时角膜后弹力纤维可见断裂现象,这预示:此时应积极处理高眼压及前房出血,若不积极治疗,可能会引起不可逆的病理改变。
王凤云陆晓和张彩霞白浪张静钟彦彦王双双
关键词:前房出血高眼压病理改变实验兔
CFSE标记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荧光染料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的条件及其对R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全骨髓贴壁法分离纯化Rb—MSCs并进行鉴定;CFSE在不同条件下标记Rb—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及荧光强度;CCK.8法检测标记细胞的增殖能力,成骨成脂诱导检测标记细胞的分化能力,ELISA法检测标记细胞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能力。结果原代Rb-MSCs呈梭形,集落样生长;传代后细胞变为形态均一,排列有序的成纤维细胞样,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标志物符合MSCs表型。与其它标记条件相比,10μmol/L终浓度CFSE标记Rb-MSCs10min,标记率达100%,且荧光强度高。标记细胞的增殖能力及分泌VEGF的能力与未标记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标记细胞具有成骨及成脂的分化能力。结论CFSE标记Rb—MSCs是一种简单且高效的方法,适用于短期标记。且标记后Rb—MSCs的增殖能力、分化能力及分泌能力不受影响。
王双双孔根现杨升华薛临先张清华蒋知新
关键词:骨髓细胞细胞学间质干细胞细胞学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易损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当今社会,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急性冠脉综合征与脑卒中)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与生命,是公认的健康头号威胁,有着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致死的主因,同时正在快速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头号杀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王双双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易损斑块动物实验炎性因子心脑血管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