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姗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肠道
  • 2篇胆酸
  • 2篇肿瘤
  • 2篇脱氧
  • 2篇脱氧胆酸
  • 2篇菌群
  • 2篇肠道菌
  • 2篇肠道菌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通路
  • 1篇肿瘤发生
  • 1篇肿瘤发生发展
  • 1篇微生态
  • 1篇微生态失衡
  • 1篇微生态学
  • 1篇息肉
  • 1篇息肉恶变
  • 1篇腺瘤
  • 1篇腺瘤癌变

机构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曹海龙
  • 4篇王姗
  • 3篇王邦茂
  • 2篇鄢芳
  • 1篇罗沈晖
  • 1篇朴美玉
  • 1篇宋淑莉
  • 1篇曹晓沧

传媒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大肠肿瘤的发生被引量:6
2014年
近年来大肠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在大肠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肠道微生态改变发挥着重要作用.肠道菌群与肠黏膜长期直接接触,直接影响肠道内环境的稳态.1990年Mareel将微生态学的概念引入肿瘤研究中,提出肿瘤-宿主生态系统的概念.现就肠道微生态失衡与大肠肿瘤发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王姗曹海龙鄢芳
关键词:肠道微生态失衡大肠肿瘤肿瘤发生发展肠道菌群微生态学
脱氧胆酸促进Apc^(min/+)小鼠肠道息肉恶变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脱氧胆酸(DOC)对肠道息肉恶变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4只4周龄Apcmin/+小鼠(该小鼠可自发形成肠道腺瘤)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用水)及DOC组(含0.2%DOC饮用水),12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肠道息肉数目、大小及分布。HE染色评价息肉病理类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标记物(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Wnt通路关键分子β-catenin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DOC组肠道息肉总数较对照组增加165%(57.00±3.07 vs 21.50±4.69,P<0.001),其中小肠中段和远段的息肉数量分别增加了153%和371%。DOC组小肠息肉大、中、小直径(>2 mm、1~2 mm和<1mm)息肉数量与对照组对比分别增加89%(10.38±4.41 vs 5.50±2.93,P<0.05)、295%(30.62±7.73 vs 7.75±4.59,P<0.001)和112%(13.50±5.78 vs 6.38±2.45,P<0.01)。HE染色示DOC组75%远段小肠和近段结肠发生黏膜内癌,余25%为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而对照组仅为腺瘤未见癌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DOC组PCNA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增加81%(90.83±2.60 vs50.10±4.51,P<0.001),β-catenin由胞膜向胞质和胞核移位,cyclin D1胞核内表达增加(β-catenin:87.75±4.35 vs 56.30±4.29,P<0.001;cyclin D1:71.93±4.01 vs 35.40±3.02,P<0.001)。结论 DOC可能通过干预Wnt通路促进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细胞增殖,促使肠道腺瘤发展成为肠癌。
王姗曹海龙罗沈晖宋淑莉孔辛月王邦茂
关键词:脱氧胆酸肠道肿瘤WNT信号通路
结肠炎相关肠癌的发病机制及化学防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结肠炎相关肠癌是在炎症性肠病背景下发生的大肠癌,可能是由于肠道慢性持续性炎症导致组织异型增生并最终癌变,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结肠炎相关肠癌因其高死亡率和治疗困难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应用药物进行化学防治可降低癌变风险。本文就结肠炎相关肠癌发病机制及化学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孔辛月曹海龙王姗朴美玉王邦茂
关键词:发病机制化学防治
次级胆汁酸诱导Apcmin/+小鼠肠腺瘤癌变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次级胆汁酸诱导Apcmm什小鼠肠道腺瘤癌变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将20只4周龄Apcmin/+小鼠均分为Apcmin/+对照组、Apcmin/+脱氧胆酸组,将20只4周龄野生型C57BL/6J小鼠均分为野生型对照组、野生型脱氧胆酸组。对照组常规饮水,脱氧胆酸组饮用水中含0.2%脱氧胆酸。收集给药0周及12周Apcmin/+小鼠粪便,焦磷酸测序法分析肠道菌群变化。12周后处死,观察各组小鼠肠道腺瘤数目、大小及分布。采用HE染色评价腺瘤病理类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采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两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野生型小鼠肠道均未出现肿瘤。Apcmin/+脱氧胆酸组小鼠肠道腺瘤总数较Apcmin/+对照组明显增加(57.00±3.07比21.50±4.69,t=20.03,P〈0.01),以最大径为1~2mm的腺瘤增加最为显著(30.62±7.73比7.75±4.59,t=8.04,P〈O.05),腺瘤癌变率较Apc—片对照组也明显上升。Apcmin/+脱氧胆酸组小鼠肠道肿瘤PCNA阳性细胞百分比较Apcmin/+对照组显著增加[(90.17±2.14)%比(41.97±4.26)%,t=31.97,P〈O.01)],肿瘤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减少[(1.40±1.12)%比(7.50±0.65)%,t=14.90,P〈0.01]。Apcmin/+脱氧胆酸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在菌门水平上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比值(0.5867土0.1484)较其对照组(O.3873±0.0136)明显升高(t=2.36,P〈0.05);在菌属及菌种水平上Apcmin/+脱氧胆酸组致病菌数量增多,益生菌数量明显降低。结论脱氧胆酸能诱导Apcmin/+小鼠肠道菌群失衡。并可涌讨增加肠道肿瘤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使肠道腺瘤发展成为肠痛。
许梦雀曹海龙王姗曹晓沧鄢芳王邦茂
关键词:脱氧胆酸肠道菌群癌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