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细胞介素-1α及IL-1RA与多发性硬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α(IL-1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与东北地区汉族人群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关系。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进行IL-1α和IL-1RA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IL-1α和IL-1R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MS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α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MS易感性无相关性。
- 毕胜韩丽丽潘尚哈王雪婷王振峰隋丹王真奎赵维纳李毅任亚静刘国军巩凤超钟华
- 关键词:IL-1ΑIL-1RA多发性硬化基因多态性
- 组织蛋白酶B在β-淀粉样蛋白刺激星形胶质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 2010年
- 目的:研究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与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诱导炎性反应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四唑盐法检测细胞活性,加入不同浓度溶解状态的Aβ1-40后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上清CB水平。结果:在5~60μmol/L溶解状态的Aβ1-40作用24 h的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没有受到影响,其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星形胶质细胞逐渐出现肿胀、坏死。40~60μmol/L的溶解状态Aβ1-40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上清中检测到CB。结论:Aβ1-40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其释放CB,提示CB的神经毒性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实现的。
- 姚丽芬王振峰杨颖许芳赵广健徐春晶
- 关键词:组织蛋白酶B淀粉样Β蛋白星形胶质细胞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基因多态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 cy)水平及M THFR基因多态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化学检测法测定37例VD患者的血浆总H cy水平,并与40例同龄对照组及40例非痴呆脑梗死组比较,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M THFR基因多态性,同时测定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结果VD患者血浆总H 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P<0.001)和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M THFR基因型有3种,即纯合子(T/T)型,杂合子(T/C)型,纯合子(C/C)型。3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VD组血浆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和非痴呆脑梗死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VD发病的一个新的危险因素。
- 毕胜潘尚哈隋丹王真奎王雪婷韩丽丽王振峰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基因半胱氨酸维生素B12
- 多发性硬化与白细胞介素-1关系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IL-1),尤其是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及IL-1β血清含量与东北地区汉族多发性硬化(M S)的关系。方法多聚酶链反应(PCR)对54例M S患者的血清进行IL-1β和IL-1RA基因多态性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中IL-1β含量。结果IL-1β和IL-1RA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在M S和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L-1β血清含量M S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IL-1β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M S易感性可能无相关性。IL-1β可能在M S发病中起到促进作用,参与启动炎症过程和组织损伤。
- 韩丽丽王雪婷王振峰隋丹王真奎毕胜
- 关键词:IL-1ΒIL-1RA多发性硬化基因多态性
- β-淀粉样蛋白对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组织蛋白酶B作用的研究
- 2010年
- 目的研究β-淀粉样蛋白(Aβ)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形态学以及分泌组织蛋白酶B(CB)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鉴定;观察加入不同浓度溶解状态的Aβ1—40后细胞形态学改变,采用四唑盐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上清CB表达水平。结果将不同浓度新鲜Aβ1-40加于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培养24h,各浓度Aβ1—40对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均无明显影响(P〉0.05);随时间延长,经40~60μmol/L Aβ1-40处理的星形胶质细胞逐渐出现肿胀、坏死;经15、20、25μmol/L Aβ1—40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上清中检测到CB表达,随Aβ1—40浓度增高可见蛋白质显影增强且带形清晰。结论Aβ1—40可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并诱导其释放CB,提示Aβ激活的星形胶质细胞及其释放的CB可能在AD发病中起着一定作用。
- 姚丽芬王振峰徐秀芝王真奎隋丹
- 关键词:星形细胞淀粉样Β蛋白组织蛋白酶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