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凯平

作品数:16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星团
  • 11篇疏散星团
  • 3篇星系
  • 3篇星系团
  • 3篇银河星团
  • 3篇疏散
  • 3篇光度
  • 3篇光度函数
  • 3篇恒星
  • 3篇测光
  • 2篇星云
  • 2篇照相测光
  • 1篇星等
  • 1篇数字化
  • 1篇天体
  • 1篇天体照相
  • 1篇天体照相仪
  • 1篇天文
  • 1篇天文底片
  • 1篇天文学

机构

  • 16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中国科学院国...

作者

  • 16篇田凯平
  • 10篇赵君亮
  • 6篇束成钢
  • 3篇何燕萍
  • 2篇陈力
  • 1篇万籁
  • 1篇姜佩芳
  • 1篇经加云
  • 1篇王叔和
  • 1篇赵永恒
  • 1篇邵正义
  • 1篇姚保安
  • 1篇应晓
  • 1篇蒋世仰
  • 1篇黄卫红
  • 1篇傅承启
  • 1篇唐正宏
  • 1篇金文敬

传媒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4篇天体物理学报
  • 3篇天文学报
  • 2篇天文学进展

年份

  • 1篇2007
  • 4篇2000
  • 1篇1997
  • 4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0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疏散星团M11的研究:3.团星分布的两点相关函数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本文首次利用两点相关函数,对著名中年疏散星团M11团星的空间分布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无论对全部成员星还是不同星等的成员星,它们的自相关和交叉相关函数都能很好地以幂律形式描述.不同星等成员星的自相关和交叉相关计算表明,M11已经历了一定的动力学弛豫,出现了质量的空间分层效应.
应晓傅承启束成钢田凯平赵君亮
关键词:疏散星团
天文底片保存和我国天文底片数字化的建议被引量:4
2007年
阐述了国际上天文照相底片数字化工作的进展:底片的保存、底片数字化的意义和相关技术。扼要地介绍了国际虚拟天文台的情况及其与底片数字化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天文底片资料的保存现状,并提出了底片数字化建议:成立由各天文台专家组成的全国底片数字化协调小组,建立各单位保存底片的信息库、改进底片的保存条件、有步骤地对有价值底片上的全部目标进行扫描,以便将其与现代高精度的观测资料相结合,开展有意义的课题研究。
金文敬唐正宏王叔和姚保安田凯平陈力赵永恒蒋世仰
关键词:天文学
Coma星系团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1995年
Coma团是离我们最近的典型富星系团之一。对此,人们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并且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本文中着重介绍有关Coma团的成员判定、结构、光度函数、动力学和次结构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简单介绍目前的最新研究动态。
田凯平邵正义黄卫红
关键词:星系星系团
疏散星团M11的研究1.自行测定与成员研究
1996年
本文利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40厘米双筒天体照相仪所拍摄得的10对底片(历元差16─70年),经PDS测量仪测量,共确定了疏散星团Mll天区872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其中85%以上恒星的自行测定精度好于±0″.1/百年.利用所测得的相对自行和新的数学模型,确定了不同星等组恒星的分布参数并计算了团中心距r≤25'内785颗恒星的成员概率,其中成员概率大于0.7的恒星共有541颗.详细的讨论表明,新方法不仅在理论上更为严格,实用上也是可行的,可以使星团成员确定取得更为合理的结果.
束成钢赵君亮田凯平
关键词:疏散星团
Virgo星系团的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对Virgo星系团中央6°天区内的成员星系作了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的研究。成员星系是以视向速度作为判据并合理地考虑了密度分布因素后确定的。研究表明,该天区全部成员星系的光度函数为Schechter型,而各类S星系的光度函数则为Gauss型,且峰值位置按Sa→Sd序列向暗端移动,宽度亦逐渐变宽;Virgo团质量函数与恒星质量函数一样可以用指数形式来描述,文中还利用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对该团的形态和质量分层进行了讨论,并计算了该天区团的总光度。
束成钢赵君亮田凯平
关键词:星系团光度函数
疏散星团NGC1750和NGC1758的研究 Ⅰ.自行和成员判定
2000年
利用历元差最大达 6 8年的 2 0张底片 ,得到了金牛座暗星云 1° .5× 1° .5范围内的 540颗恒星的相对自行 ,其精度为 0 .6 7mas/a ;并根据该运动学资料以及改进后的最大似然法成功地确定了NGC1750和NGC1758两个星团的分布参数和它们的成员概率。
田凯平
疏散星团NGC1750和NGC1758的研究 Ⅱ.照相测光和天体物理性质
2000年
利用上海天文台 1.56m反射望远镜 1992~ 1993年拍摄的测光底片的PDS测量结果 ,采用P .B .Stetson所提供的照相星等归算方法 ,得到了 789颗恒星的B ,V星等 ,并与GJTR的测光结果进行了比较。同时在已经得出疏散星团NGC1750和NGC1758天区恒星的自行和测光结果的基础上 ,确定了两个星团包括面密度、半径、HR图、距离、年龄、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等在内的基本参数 ,并对运动学特征也进行了讨论。从而 ,进一步证实了这一天区确实存在着两个独立的动力学系统。
田凯平
关键词:照相测光
疏散星团M11的研究:4.CM图、光度函数和分层效应被引量:1
1997年
利用上海天文台 40cm天体照相仪底片资料所提供的疏散星团M1 1天区 (团心距r≤2 5′)内的 785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和成员概率 ,讨论了M1 1的CM图、年龄、距离、半径、光度函数、质量和分层效应 ,得到M1 1的距离为 1 659pc ,年龄为 (1 .8— 2 .2 )× 1 0 8年 ,半径约为 2 4 .5pc ,光度质量 4354M⊙ ,位力质量 50 0 0M⊙ ,在确定光度函数时 ,提出了一种考虑样本天区不完备的修正办法 ,以便从观测光度函数导出现时光度函数 .分析表明 ,作为一个中等年龄的疏散星团 ,M 1 1中的团星已表现出较明显的空间质量分层效应 ;而另一方面 ,尽管存在速度质量分层效应 。
束成钢赵君亮田凯平
关键词:疏散星团光度函数星系团
42个疏散星团成员表
赵君亮万籁田凯平经加云徐宗
针对Sandan方法存在缺陷-自行矢点图整修的不确定性作了重要改进,首次提出按统计决策原理确定具体成员的概念,发表了《42个疏散星团成员表》一书,按最大似然原理和统计决策理论,对42个疏散星团的56分自行资料进行了系统的...
关键词:
关键词:著作星等恒星银河星团星团
疏散易团M11的研究──相对自行和成员概率
1996年
本文绘出了疏散星团M11中心25’×25’天区内872颗恒星的相对自行、自行测定误差以及团中心距r≤25’范围内785颗恒星的成员概率,并对有关问题作了简单的讨论。
束成钢赵君亮田凯平姜佩芳
关键词:疏散星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