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凤龙

作品数:36 被引量:369H指数:13
供职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沉积物
  • 4篇柱状沉积物
  • 4篇勘查
  • 4篇海底
  • 4篇海域
  • 4篇表层沉积物
  • 4篇沉积环境
  • 4篇沉积物粒度
  • 3篇地质
  • 3篇多环芳烃
  • 3篇矿产
  • 3篇北黄海
  • 2篇淡水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有机碳
  • 2篇砂矿
  • 2篇生态风险
  • 2篇生态风险评价
  • 2篇生物量

机构

  • 28篇青岛海洋地质...
  • 21篇南京大学
  • 7篇国土资源部
  • 6篇辽东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吉林大学
  • 2篇盐城工学院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2篇中国地质图书...
  • 2篇国家海洋局
  • 2篇海洋沉积与环...
  • 1篇国家海洋技术...
  • 1篇广州海洋地质...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6篇白凤龙
  • 18篇高建华
  • 17篇李军
  • 6篇赵京涛
  • 6篇汪亚平
  • 5篇何拥军
  • 5篇胡邦琦
  • 4篇程岩
  • 4篇窦衍光
  • 4篇王利波
  • 4篇石勇
  • 3篇张道来
  • 3篇魏合龙
  • 3篇严杰
  • 3篇李军
  • 2篇翟滨
  • 2篇邹亮
  • 2篇张现荣
  • 2篇高建慧
  • 2篇冯振兴

传媒

  • 1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海洋学报
  • 3篇海洋通报
  • 2篇地球化学
  • 2篇矿物学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矿床地质
  • 1篇海洋地质动态
  • 1篇第四届全国沉...
  • 1篇第四届全国成...
  • 1篇第六届全国成...
  • 1篇中国地理学会...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鸭绿江河口外海域柱状沉积物稀土元素的分布特征及物源指示被引量:10
2013年
通过对鸭绿江河口外海域CH01柱状样沉积物进行稀土元素(REE)地球化学分析,结合粒度参数研究,分析了其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周边河流进行了对比,揭示了它的物质来源。结果显示:CH01柱状样沉积物以砂为主,稀土元素平均含量与全球沉积物稀土元素平均含量相当。经过球粒陨石标准化,发现其为典型的陆源沉积。CH01的主要稀土元素参数与长江、黄河及朝鲜半岛上的河流差异明显,与鸭绿江沉积物的分异特征最接近,说明研究区物质来源主要是鸭绿江径流输运的陆源碎屑物质。
严杰高建华李军白凤龙
关键词:稀土元素北黄海
天然气水合物系统的环境效应被引量:20
2016年
环境效应是天然气水合物科学体系中重要一环,同时,有关该领域的调查研究也是人类安全、环保、经济、科学地利用水合物资源的可靠保证。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所孕育的独特的生态系统、与之关联的重大地学、环境问题以及资源的勘探开发均是充满魅力而又富有挑战的科学新领域。梳理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有关水合物环境效应的大部分研究工作,综述了与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有关的生物效应、化学效应和物理效应的研究现状及内容,着重强调了与该领域相关的基础问题和焦点问题,展望了该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希望藉此为我国的水合物环境效应调查与评价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参考依据,并能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兴趣与重视。
魏合龙孙治雷王利波张现荣曹红黄威白凤龙何拥军张喜林翟滨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环境效应海底地质灾害
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2年
通过对比鸭绿江河口不同地区柱状样的粒度参数及敏感组分变化规律,分析了河口不同地区沉积动力环境和沉积特征的差异;结合代表性柱状样的210Pb测年,分析了柱状样在不同时期自然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沉积特征变化。结果表明,西水道主要受潮流作用而含有泥沙互层,粒度参数变化小;西岸潮滩受潮流和波浪作用含有贝壳碎屑,并在顶部出现粗化层。近几十年来,鸭绿江河口地区沉积特征的变化主要由于人类活动对水沙入海通量的影响:1941年以前柱状样的波动沉积特征反映了河流山溪性特征;1941—1970(1980)年随水沙入海通量减少而呈现砂含量降低、粉砂增加的特征;1970(1980)—1990年由于水沙入海通量变化较小,而呈现沉积物组成和敏感组分保持稳定的特征;但1990年后随水沙入海通量的进一步降低,邻近河口区域的沉积物出现明显的粗化。
冉隆江石勇高建华刘月李富祥白凤龙李军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水沙通量
晚更新世以来台湾浅滩西部地层结构与古环境演化被引量:7
2014年
根据对台湾浅滩西部地质浅钻的沉积相、粒度和AMS14C年代分析及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解释,本文研究了浅滩大型沙波区的地层结构与沉积环境演化。台湾浅滩西部保存了三期海相层和两期陆相层。下部的海相层(DU6)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5.1期,以潮间带—潮下带浅海沉积为主;中间的海相层(DU4)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3期,以滨岸—潮间带沉积为主;上部的海相层(DU2和DU1)为形成于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海侵砂和潮流砂。两期陆相层(DU5和DU3)为沟谷充填沉积,可能形成于氧同位素4和2期。冰后期海侵过程形成的中粗砂层构成了沙波的基底部分(DU2)。沙波的主体部分(DU1)形成于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主要由中粗砂和含砾中粗砂组成。沙波的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主要众数组分-1~3,形态尖陡;概率累积曲线多为两段式,跃移组分含量高于80%,悬移组分不足20%,滚动组分缺失或很少。潮流砂(DU1)的平均粒径与分选系数呈良好的正相关,反映潮流的淘洗作用越强,沉积物粒径越粗、分选越好。
王利波李军李军陈正新赵京涛白凤龙胡邦琦窦衍光
关键词:台湾浅滩沉积环境晚更新世
北黄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为研究北黄海北部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于2016年7月在北黄海北部采集31个表层沉积物,并对沉积物中16种PAHs、总有机碳(TOC)和粒度进行分析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总含量范围在3.54~93.07 ng/g之间,平均含量34.50 ng/g,在辽东半岛东岸多环芳烃的分布呈由近岸向外海逐渐递减的趋势,总体看该区域PAHs的污染处于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表明该海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燃烧源和石油源。该区域有机碳的分布受鸭绿江物质输入的影响,自东向西含量逐渐递减。粒度则呈现长山列岛以东,颗粒较粗;长山列岛以西,颗粒较细,空间变化相对较小。进一步分析表明,PAHs的分布主要受鸭绿江、辽东沿岸中小河流以及黄河的物质来源的影响;此外,该区水动力条件也是影响多环芳烃分布的重要因素。
刘强高建华石勇艾乔盛辉张道来李军白凤龙
关键词:多环芳烃黄河北黄海
制定《滨海砂矿地质勘查规范》的意义及关键问题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自'十五'以来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评价、水工环地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实验技术方法和资料信息等多个专业研制和修订了地质调查标准,这些标准都是目前地质调查工作急需的规范、规...
白凤龙魏合龙
关键词:矿砂储量估算资源评价
文献传递
辽东湾湾口海域柱样沉积物的粒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2013年
通过对辽东湾湾口海域两根柱样沉积物(LDC30和LDC25孔)的岩性和粒度参数特征分析,并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对该海域早全新世以来的沉积环境和物源演变过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两孔的岩性和粒度特征均可划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沉积物的砂含量和平均粒径均明显大于下部。两孔下层沉积物为该海域全新世海侵开始至约高海平面(~7kaBP),海平面逐渐升高过程中的滨岸浅海沉积,而上层沉积物为全新世最大海平面以来的潮流沉积产物。同时,LDC30和LDC25孔的物质来源在上下两层不一,主要受控于海平面变化导致的沉积环境演变和气候变化控制的河流沉积物输入。
赵京涛胡邦琦李军白凤龙徐东浩李国刚张现荣
关键词:沉积物粒度海平面变化
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的多环芳烃(PAHs)污染状况,测定了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的32个表层沉积物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探讨了浙闽沿岸泥质区多环芳烃的分布、来源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PAHs总浓度介于(12.95~156.05)×10-9,相对于其他区域属于较低水平。特征分子比值法和SPSS分析结果均表明本研究区域中PAHs主要来源于煤炭、石油的燃烧,并有部分石油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浙闽沿岸泥质区南部表层沉积物PAHs存在一定程度的生态风险,应当多加留意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护。
郭俊丽郭俊丽杨旸高建华盛辉张晨晨张道来
关键词:多环芳烃生态风险评价
长江口与舟山海域柱状沉积物粒度特征对比及其物源指示意义被引量:25
2009年
对取自长江口南槽口门南部和舟山群岛海域的8个柱状沉积物陆源碎屑进行了粒度分析,对比了其粒度特征。结果表明,除舟山群岛峡道的站位(ZSC7孔)样品外,其他各站位沉积物的粒度组成和粒度参数均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利用粒度参数间的关系,可以判定舟山群岛外侧与长江口外沉积物中的陆源碎屑来源相近。在舟山群岛的峡道内,由于特殊的峡道沉积作用,形成了与其他海域明显相异的沉积物组成和粒度特征。研究认为,对于具较单一来源的临近海域沉积物,利用粒度数据可以较为简单地判断沉积物的物质"亲源性"。
周连成李军李军高建华白凤龙
关键词:物源分析粒度参数舟山海域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鸭绿江流域入海水沙通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为探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植被变化和水库修建活动)对入海水沙变化的影响,运用HydroTrend3.0.4水文模型,对1958—2012年,3种情景模式(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驱动下)鸭绿江流域的入海水沙进行模拟,定量估算出流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入海水沙通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958—2012年间气候变化驱动、人类活动驱动以及两者共同作用的流域年入海径流量分别为264.5×10~8、264.3×10~8和263.7×10~8 m^3/a,年入海输沙量达到5.53、1.62和1.59Mt/a,而流域多年实测入海径流量与输沙量分别为259.2×10~8 m^3/a和1.48Mt/a。气候变化驱动下,不同年际间的降雨量变化(即暴雨和干旱的频率和强度)是导致鸭绿江流域年均入海径流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而频发的山洪是年均入海输沙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气候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流域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成为鸭绿江流域年入海输沙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流域人类活动对入海输沙量变化的贡献量为3.94Mt/a,其中流域植被变化导致水土流失量增加1.20Mt/a,而流域大坝拦截了5.14Mt/a的入海沉积物,76.4%的入海沉积物被鸭绿江流域的梯级水库所拦截。因此,估算1940年鸭绿江流域修建水库前,其入海输沙量达到6.73Mt/a,约为现在鸭绿江入海输沙量的5倍。
盛辉高建华刘强艾乔汪亚平白凤龙李军
关键词:气候变化鸭绿江流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